美文网首页
转载:杨铁村祖传手工挂面迎风飘香

转载:杨铁村祖传手工挂面迎风飘香

作者: 杨小乐_b9ef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17:51 被阅读0次
手工挂面是石潭镇杨铁村的传统手艺

 抑扬顿挫的秦腔,地道纯正的面香,伴着满天的繁星,和着劳作的幸福,不时从65岁的杨天德老人家飞出来。

细、白、筋、光若发丝,晾晒风干的手工挂面

11月25日2时许,礼泉石潭镇杨铁村40多户村民,和杨天德老人家一样,早早起床。

和面、醒面、盘条、绕条、二次醒面、拉条、三次醒面,当艳阳高照时,一条条发酵好的面条已经攀上3.5米高的架子。

和面、醒面、盘条、绕条、拉条、上架

竹竿两侧一划一拉,数十根面条“眉色飞舞”,瞬间犹如瀑布而下,一根挨着一根,笔直挺立,好似接受主人的“检阅”。

手工挂面是石潭镇杨铁村的传统手艺,流传几百年,方圆几十里出名,只是春节前制作,是走亲戚的礼品。而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村里几位老人叫醒了沉睡的绝活工艺。

“采用优质小麦面粉,用的是矿泉水,加的是食用碘盐,没有任何添加剂。”从事十多年手工挂面制作的村民巨健康介绍道,“我们这儿后山前原、西面环沟,远离公路、空气清新,东西绝对是绿色产品、从来不出村,周围的商店定期取货!”

说话间,细、白、筋、光,若发丝、晾晒风干的挂面,被轻轻放上面板,切八寸长短,用马莲草扎成小把,装入纸箱。

晾晒、切段、装箱

营养丰富、工艺独特,面条细白、耐煮味香,这还不够。精明的杨铁村村民现在也抱成团,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40多户群众走在致富的大道上。

  这不,杨铁村在外的人,自己贴钱,也要把祖传手艺嫁接到电商,发到微信,在朋友圈“共享”,扩大市场,以现代的方式,助推村民致富。

  杨铁村的手工挂面真出彩!

相关文章

  • 转载:杨铁村祖传手工挂面迎风飘香

    抑扬顿挫的秦腔,地道纯正的面香,伴着满天的繁星,和着劳作的幸福,不时从65岁的杨天德老人家飞出来。 11月25日2...

  • 挂面飘香

    那时候 吃一碗绿豆面只是个梦想 因为 缺钱更缺粮 不是乡里人把传统的浪面手艺收藏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愧对一副空皮囊...

  • 2018-12-26

    做个快递员,给朋友去送手工挂面。

  • 手工挂面出自哪里?

    相传,古时军卒和百姓不分酷暑严寒日夜苦干,家人为使亲人能吃上面条,便把擀好切细的面条挂在竹竿上晒干捆把,连同调好的...

  • 飘香村

    文|蕾拉 1. 疯人 那起初是我在战后回到京町,听舅爷讲的事情。 不过我舅爷这个人,从三十几岁起就疯疯癫癫的。我父...

  • 大别山手工挂面

    大别山区有句歇后语:老母鸡汤下挂面——有言(油盐)在先。这里就说到挂面。如果您要到大别山去,可别忘了尝一尝...

  • 大鱼厨房|张爷爷酸汤手工空心挂面(堪比西贝莜面村哦)

    我一直很喜欢“西贝莜面村”的“张爷爷酸汤手工空心挂面”。每次打卡的必点餐品。一碗巴掌大小的面,食材简单,汤汁浓...

  • 挂面

    挂面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经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挂面始于元代,到建国前大部分都是手工制作,靠太阳晒...

  • 风中的银丝

    很久没用了,做挂面用的面缸,面杖长了霉头,自从有了机器和添加剂,手工的挂面也就失去了市场,以前做面的人家,要么引进...

  • 悠悠庭院梅,枝头花自开。 冬日傲雪寒,迎风飘香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载:杨铁村祖传手工挂面迎风飘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jp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