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二的时候,我们换了班主任。
瘦瘦小小的女孩子,大学刚毕业,比我们大不了几岁。
她站在台上有点紧张,说完自我介绍后羞涩的笑了,台下倒彩声一片。
但是,同学们至今最想念、最感恩的老师,就是她。
她课讲得不是特别的好,长得也不那么漂亮,站在讲台上也不那么威严。
我们这群青春期叛逆的熊孩子,上课总是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小动作,其他的老师看见了,无一例外的都要训斥两句,要是再遇上学生故意捉弄,惩罚的手段就更“凶残”了。
孩子们不习惯尊敬专业和学识,也不服从于说教与暴力,他们只因为喜欢做而做。
这位班主任从来不用情绪管教学生,比如,上着课,突然停下来用纤细的手,指指那位看课外书的同学调侃的说:哟哟哟,咱们班的大作家又在刻苦学习了,将来出书了送本给老师可好?不过千万别送言情小说啊,我可是理科生!
一番话说得“大作家”讪讪的笑,再也不好意思偷偷开小差,但是作家梦却从此萌芽了,偶尔编出来的散文和诗句,还会拿去给她看。
一个成年人,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还能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心理状态,用自己的温暖去抚慰孩子。你接触到她,就好像被包裹在棉花糖里,满脑子想的都是要好好表现,让她的目光停留在你身上。
后来我们都知道,高情商的她在家庭中,在母亲的角色里,一样做得很出色!
2
与我们班主任对比最明显的家长,用《爸爸去哪儿》中的陈小春来举例合适不过了。
陈小春是很典型的被情绪控制的家长,他用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去看待孩子,如果孩子不如他的期望去做,他就会情绪失控。
比如,第一期节目中,他让小小春快点走,小小春有点磨蹭,不太配合,于是他黑脸了(对,黑脸的速度简直不要太快)。就如同我们遇到的很多老师一样,上课时只要发现有学生开小差,马上丢粉笔头,罚站,用直尺打手。如果有学生顶嘴,老师暴跳如雷,叫家长,开处分单。
他们都好像跟这群简单的孩子有深仇大恨,咬牙切齿让孩子觉得痛才罢休。
事实上,这样的家长和老师很多见,而他们偏偏都是教育者!
幸运的是,小小春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他不仅能接收到爸爸的坏情绪,还能够自己消化掉负面投射。
受到责骂,他没有委屈,没有像很多被父母斥责的孩子一样,陷在错误与责备里又害怕又恐惧。他看到了爸爸的坏情绪,并且在成人负面情绪的压迫下,坦然的问:“你怎么了?你可以不生气了吗”?
对呀,你可以不生气了吗?你怎么总爱生气呢?你这样让我很不舒服,我不喜欢。
可以勇敢的表达内心感受,可以坦然的原谅他人的伤害,我们完全能预见,小小春的人生定然是幸福的,他身边的人也能获得幸福。
孩子也有自己的喜好,他们喜欢情绪平和的大人,他们愿意听取诚恳的建议,而不是带着负面情绪的无端指责。
对于家长来说,教育并不是非要达到某种目的,正确的是用爱和积极去温暖和引导孩子。
在亲子教育中,家长更应该明白,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首先要有控制情绪的能力,他需要觉察到自己内心的感受,勇敢的将拒绝说出口,这样的亲子关系才会沟通顺畅,孩子才会懂得原谅别人,成全自己。
这也是一个成年人获得快乐和传递幸福的能力。
有人问,为什么陈小春和应采儿脾气都这么火爆,儿子的性格却这么好呢?
父母相爱确实是最大的影响,但是应采儿对儿子潜移默化的影才功不可没。
从应采儿往期在节目中的采访来看,其实她和上文中说到的班主任很像,她的脾气火爆属于性子急,说话粗暴、动作野蛮,而不是负面情绪的倾泻。
她是香港以笑容著称的演员,个性开朗阳光,是天生的乐观派。她内心的正能量足以温暖在童年不幸,青春艰辛中成长,内心极度阴霾的陈小春,甚至彻底的改变了陈小春的生活态度。
每一个人都喜欢靠近温暖阳光,他们在积极的正能量里不断向上,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爱情中如是,亲情中如是,友情、师生情中亦如是。
看过这两位用积极情绪影响学生,影响爱人,影响孩子的女人才发现:
幸福,其实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