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过一段时间,我每天坚持阅读,人生没有发生改变,常常自我怀疑,我还要坚持吗?
直到有一天遇见董卿说的一句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没有书的心灵是荒芜的土地。
于是我毅然走在阅读的路上,幸运地遇见了临海心理协会会长王海红老师,参与了每周四的读书分享会,在书的海洋中,幸运地遇见了周志建老师的《拥抱不完美》,其中一个章节《不要拒绝你的孩子长大》让我再次产生了兴趣,发现了阅读的美好!
一、这是一个关于女人自我探索疗愈的故事
主人翁叫雅月,她是一个单亲妈妈,和女儿相依为命,她也一直是妈妈眼中的大女儿,始终摆脱不了妈妈对她的唠叨、担心以及无形的控制,直到有一天,她的心里萌发了独自外出旅游的念头,于是大胆挑战。
从第一步开始,先和女儿商量,女儿竟然轻易地答应,超出她的想象;接下来克服内心障碍,向母亲大胆的提出,最终说服了妈妈,当她说出自己的需求时,那份平静和淡然,母亲被牢牢的影响,雅月内在的力量在碰撞中成长,也深深影响了母亲,最终母亲答应,告知她需要注意自我保护,祝福她。
雅月最终战胜了自我的恐惧,一步步着手行动,实现了去日本欣赏高藤宗熊大师的建筑作品梦想;回来后惊喜地发现孩子变了。
二、咨询的时机与人生的重大改变
当志建老师得知咨询对象做出人生重大行动后,主动邀约,希望倾听她的人生故事。这份愿意,愿意花时间倾听过程感悟,他在认真倾听咨询对象在过程中做什么,想什么?需要面对什么,克服什么?到最终又收获了什么?
雅月在不断倾听和述说中,最终行动实现,还收获孩子的变化,她变得更加有力量。
作为咨询师,我们需要看到咨询对象的改变,哪怕微小的改变。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值得我们去聆听,去陪伴,去探索,当对象改变的时候,我们也随之疗愈。
三、咨询对象行动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回到书中,雅月去日本最想要干什么?值得探索,她最想去看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那安藤忠雄又是谁呢?查看百度才知道,原来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建筑师大师,他获得了建筑师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建筑奖。
看到他的作品才知道光线、自然在作品中的呈现,让我们的灵魂和眼睛都得到了洗涤。原来做任何事情只要用心都可以突破。
突破自我,可以在自己兴趣点上不断挖掘,去发现,去探索,不断磨练,让自己的才能超过90%的人,就能成就独一无二的你。就像安藤忠雄,他使用这个技能帮助人类有着良好的居住、工作、阅读等空间体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能源,影响建筑行业,发挥建筑的真正意义,构建人类的美满生活,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四、最好的学习是学习后的行动
我们在倾听别人的故事,说自己的故事以及阅读等信息输入后,进行自我对照反思,从而引发行动,才能做出自我改变,最终以一种奥妙的灵性产生变化,自然而然的变化影响了另一个的变化,而后者又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另外一个人,就这样一级一级的扩散,一个人的影响力逐渐形成这个社会的美好。
就像本书阅读中引发了我对建筑的重新认识,安藤忠雄大师给到我思维的波动,也给了我的东院区建设的部分体验有了更好的理解,那神圣的自然光是多么棒的一个体验啊!
一个好的设计,也可以说让地下城变得光线引入,这个发现,让我眼界打开,感受到世界的巨大,我想这就是我们阅读的意义,不断的拓宽视野,让我们能在原地抵达的世界彼岸。
志建老师用非常细腻的文笔给了我很多的指引,我们可以从很多的指引当中读出自己对文字的理解。
仅仅短短的五页文字,我们就能对另一个世界产生好奇,使用不同的思维运用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比如家、科室、单位等。尊重自然,减少欲望,达到和谐,我想那这样的读书会这样的阅读是最棒的,因为它最终影响了我们的思维让行动发生了改变。
五、阅读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本次读书会与其说分享,不如说是自我的一种梳理。没有阅读不可能遇见志建老师,不可能遇见安藤忠熊,不可能引发自己对于下一步东院区供应室建设关于建筑布局装修的主题阅读冲动。
未来的东院区供应室建设一直是我的一个盲点,我视之为高山,曾经想过放弃;但当最近的自己越来越靠近触摸时,发现它越来越迷人,充满了很多的可能性和塑造性,仿佛在孕育一个新的生命,那独一无二的生命。
我想自己虽然参观过国内多家医院,汇总各方经验,但始终无法跨越障碍,抵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内心非常期待自己能以一定的高度来看待建筑的布局设计。我想该是我出发的时刻了,我该聚焦相关问题的主题阅读,翱翔在巨人的上方,多角度看待布局及建筑大师的作品,让自我的审美及知识达到另外一个高度,否则未来的供应室就是其他医院的翻版,没有自我设计的精神内涵。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多学一点知识,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读书开拓了我们灵魂的广度和宽度,使我们能在跌宕起伏的生活里拥有处变不惊温柔安定的内心。
同样,对于孩子来说,我也需要去探索、陪她探索,就像雅月的母亲最终放手,让离婚的女儿外出旅游。不再拒绝孩子的成长,让他在错误中成长,即便跌倒那又怎样,让他在行动中逐渐构建认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董卿还说: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那种清新、新鲜、水灵时的生机勃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它能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悄悄地对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