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哉!同时读《红与黑》两个译本
最近开始看《红与黑》,是一部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我比较了两个译本,一个是北京大学法语系一级教授张冠尧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个是翻译家罗新璋译的,出自果麦出版社。
我看了上卷大约七个章节,个人更喜欢张冠尧的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有译本序,告读者,感觉精工细作一些。
看到内容的时候,感觉张冠尧的译本更准确,更流畅,更优美。
《红与黑》分上下两卷,每一卷再分章节。每一章节都引用一段名言或者名著里的话来开篇。
在第八章 纷纭世事的开篇,“罗本”(这样称呼 ,不是对翻译家不敬,是为了简洁)这样译:
于是就有叹息,因压抑而更深邃,
还有偷偷的一瞥,因偷觑而更甜美,
还有火一般的羞红,尽管不是出于犯罪。
——《唐璜》第一章第七十四节
而“张本”是这样译的:
强忍叹息,愈显沉痛,
暗送秋波,更感情浓,
虽不负疚,脸亦绯红。
——《唐璜》第一章第七十四节
这两段诗文的翻译,应该说有高下立现之感。
接下来再比较一段文字,先介绍一些背景:
于连是木匠的儿子,他向往上层社会的地位和生活,拿破仑是他崇拜的偶像,仅凭一把长剑便成为天下的主人。他决心用自己的才智努力往上爬。他发现当今的世道,成为一名神甫不仅地位高,而且收入竟是拿破仑时期名将的三倍。他立志学习神学,把一部拉丁文的新约圣经背得滚瓜烂熟。
在于连成功地进入市长家,成了一名体面的家庭教师之后,一名侍女爱上了他,并告知了跟于连有师生之谊谢朗神甫,请他从中说合。这位侍女刚刚继承了一笔小小的遗产——一年五十路易的年金。但于连从没把侍女放在眼里,而那笔小小的年金对他更是不屑一顾。他以漂亮的说辞地婉拒了这桩亲事。但是,阅人无数的谢朗神甫看出了藏在于连心中的野心。他意味深长地对于连说了一番话,这里也可以对比两个译本的风采。这段话虽然比较长,但说得太精彩,让人看得意犹未尽。
“罗本”:
“我的孩子,你对自己的心思,也要检点检点,”教士皱着眉头说,“这笔财产,可保温饱有余。假如是为了舍身奉教,而不屑一顾,我当然要向你致贺。我在维璃叶当本堂神甫,于今已有五十六年;然而,据种种迹象看来,我的职务,就要给斥革了。这件事,很伤我的心,不过好歹每年还有八百法郎收入。我讲这一细节,是想告诉你,不要对神甫一职抱什么幻想。如果想攀附权势之辈,永生天国的希望,就没份儿了。要想发迹,势必去刻薄穷民,奉承区长、市长、名流,投他们所好,为他们效劳。这种行为,社会上称为处世之道。对一个世俗中人,与灵魂的得救倒也并非完全水火不容。但处于我们的地位,就应该有所选择:不是追求尘世的富贵,就是向往天国的福祉,别无折中之道。小朋友,你回去,好好考虑考虑。三天之后给我一个肯定的答复。我很难过,看到你性格深处郁积着一股热情,表明你还没有教士必备的那种克制功夫和舍身精神。以你的聪明,我可以预言你前途如锦。不过,允许我说句老实话,”善良的神甫说到这里,眼角噙着泪水,“作为一名教士,对你的灵魂能否得救,我不无担忧。”
“张本”:
“孩子,你心里怎么想的你可要注意。”神甫皱着眉头说道,“如果你是一心向神,而置一笔可观的财产而不顾,那倒是虔诚可嘉。我当维里业的本堂神甫已经整整五十六年了。从各种迹象来看,我的职位快保不住了。我感到难过,可是我还有八百法郎的年金。我告诉你这件事的目的,是要你对做教士这一行不存在幻想。如果你想投靠有势力的人,那肯定会万劫不复。你可能会发财,但这要就要损害穷苦人的利益,讨好副区长、市长,就是那些有地位的人,并投其所好:这种上层社会称为八面玲珑的行为对一个俗人来说,倒不一定与灵魂得救水火不容。但以咱们的身份,就必须作出抉择。人间富贵还是天堂净土,绝无折中可言。亲爱的朋友,三思吧。三天后再切实的答复告诉我。我难过地看到,在你心灵深处,隐约燃烧着一股热情,说明你凡心未尽,难舍人间富贵,做教士绝对不能如此。我对你内心的揣测是不会错的。我老实告诉你,”善良的神甫噙着眼泪又说道,“作为教士,我真为你的灵魂能否得救担忧。
觉得哪种翻译好,真的见仁见智。我确实是更喜欢后者,语言更柔滑流畅,更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我之所以喜欢神甫的这段话,是喜欢他的观点。老神甫的确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他内心的价值观是非常清楚明晰的。于连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老神甫一眼就洞穿了他。于连的结局,也确实是万劫不复。
我喜欢这部作品,关注于连的命运。在阅读的时候,我常常在手机上看“张本”,电脑上同步看“罗本”。看到有意思,或者有疑问的地方,两边相对照一下。这种对照,让阅读又增了一层意趣,仿佛在观赏翻译家之间的高手对决,体会那些微妙的意韵之别,决非“过瘾”二字可以简单形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