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
杭州以西湖之美而闻名于世界。但在很古的地质时期,杭州西湖是一一个浅海湾,今天西湖北部的宝石山和南边的吴山两面环抱,成为这个海湾伸向大海中的两个海岬。以后由于强大潮汐带来大量的泥沙,加上宝石山、吴山这两个海岬分别在南北两头挡住,因而泥沙渐渐的沉积,变成沙洲,最后宝石山的沙洲和吴山沙洲相连,把海湾和大海分隔开来,于是形成了西湖和杭州的地形。
相传大禹治水,大会诸侯于会稽山(浙江绍兴南),曾在杭州地区舍杭登陆。“杭”古代指两船相并的方舟,舍杭即离开舟之意。后人就把这里统称禹杭,禹与余同音,渐渐叫余杭了。解放后在杭州附近地下发掘很多古代遗址,证明早在三千五百年以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
杭州古称钱唐。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37年)秦始皇巡视会稽郡,“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水,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杭州宝石山麓至今还流传着关于秦始皇缆船石的故事。钱唐县在西汉武帝元狩年间(公元前122- 117年)一度 曾为会稽郡的治所,汉以后,改称钱塘,钱塘是海防大堤,据史书记载原在钱唐县东一里,汉郡议曹华信,建议召郡人筑海防大堤,以防潮汐侵蚀。塘修成后,改钱唐为钱塘,浙江也政称钱塘江。泰汉的钱唐县,据《水经注》记载在“浙江(钱塘江)东径灵隐山山下有或塘古县”,即今灵隐山至钱塘江一带。
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北方连年战争,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杭州也随之繁荣起来。东晋钱塘县属吴郡,南朝陈时为钱塘郡的治所。
隋文帝在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了陈朝,废钱塘郡另设置杭州,治于余杭(今杭州西)。这是杭州最早见于史书记载,而钱塘县则成为杭州的一个属县。不久,杭州迁治钱塘县,并扩大原钱唐县范围,把新城、海盐县均并入钱塘县。这时的钱塘县治由灵隐山移向凤凰山下柳浦,越来越接近今杭州市。开皇十一年(公元 591年),杨素发动军民依凤凰山筑州城。周长三十六里,这是杭州史上第一次筑城的明确记载。南北大运河开凿后,南自余杭(杭州),北达涿郡(北京) ,全长四千多里,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杭州由原来的一个普通县一跃而为“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的大郡治,为以后杭州的繁荣奠定基础。
杭州真正繁荣是从唐代才开始的。代宗时,李泌任杭州刺史,决定利用西湖的水源解决全城的饮水。于是在涌金门到钱塘门之间开凿了六口大井,用“开阴实”办法,即在井与西湖之间理瓦管或竹管,引西湖的淡水入杭州城内,供居民饮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当时城北一带经常闹旱灾,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他克服了重重阻力,发动居民在武林门、钱塘门外兴筑- 长堤。把西湖水拦蓄起来,作为农田灌溉之用。从此杭州记郊几万亩肥田免受旱灾,还保护了西湖,这对杭州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把原来杭州西城外白沙堤改称白堤,且在白堤的尽头西湖最幽美的风景区孤山筑白公祠纪念他。由于长期经济发展,杭州人口急剧上升。隋代杭州居民只有一万五千余户,唐初增加到三万余户,中唐时期达八万六千余户。此时杭州已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了。城区也由城南江岸一带向西北方向发展到武林门一带。
五代十国时期,钱缪建立的吴越国定都于杭州,从此杭州由东南一一经济中心一跃为政治中心。 当时,中原正是战争纷乱时期,杭州却没有受到战乱的破坏,很多名胜古迹一直保存到今天。钱缪定都杭州后,在凤凰山下筑“子城”,此城在唐州治基础上进行扩展,周长五十余里,以后又在外围筑罗城,周长达七十里,这时的杭州城东濒钱塘江,南至六和塔,西至雷峰塔,北至艮山门。
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佛教极盛,当时的杭州有“佛国”之称,许多寺院与名塔大都创建于这个时期,保存至今的有六和塔、保俶塔等。
北宋时期,杭州已发展成对外重要贸易港口。端拱二年(公元988年)在城区东南保安门外,设置对外贸易机构一市舶司。宋代著名的诗人苏东坡曾两次来杭州任州事,他在任职期间整修了城内运河及西湖:对抗州的经济发解决 城内运河因海潮泥沙的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淤积,苏东坡先把潮水引入城东茅山运河,这里人口稀少,待水清后再引入城内航运干道一盐桥运河。 苏东坡还疏浚了西湖。宋初以来,西湖年久失修,照宁五年(1072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西湖草塞水涸,葑草已占湖面三分之一。
元祐四年(1089年)他再任杭州知州时,西湖的葑草面积达二分之一。杭州居民痛借地说,再过二十年就没有西湖了。于是苏东坡发动二十万民工,把面积达二十五万亩葑田全部打涝干净。用挖出的葑泥在湖中修筑了一条横贯南北的长堤,并在堤上建桥植树,成为一条美丽的湖上通道,这就是著名的“苏公堤”,简称“苏堤”。苏堤建成后,苏东坡还在湖中立了三座石塔,作为分界的标记。石塔以内,不准种植菱芡,以防淤塞。这三座石塔就是今天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
宋朝南渡后建都杭州,改称临安。此后一百五十年,杭州成了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国都的南迁,中原人口大量南移,作为国都的杭州人口增加更多,北宋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 ,杭州仅二十万户,二十九万口,到了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3年),增加到三十九万多户,一百二十多万口,一跃而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自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58年)开始,南宋在吴越都城基础_上扩建宫城和外城。南宋的宫城在风凰山一一带,北至风山门,西至万松岭,东至候潮门,南至江岸。在这方圆九里之地,兴建了大殿三+座、堂三十三、阁十三、斋四、楼七、台六亭十九。除此之外,还有密布杭州内外的行官三十七处,御花园十一处。同时又扩大了罗城。此城南跨吴山,北到武林门,东靠钱塘江,西近西湖的大城。气魄雄伟,建城门十三,城墙高达三丈,厚约丈余,城外有十余丈宽的护城河。
南宋杭州城,有一条贯串南北的大街,称御街,也称杭城天街。天街南端自凤山门(旧称宗阳门)而北达中正桥(俗称斜桥),全长一万三千五百余尺,用石板铺成。天街把整个杭州城分成两大部分,天街两侧,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南朱把罗城内外划分成十三厢,厢下分坊,全城共有九十余坊。坊是城内居民基层单位,呈正方形,四边均有围墙。城内又有茅山、盐桥、市河和小河等河流贯穿全城,通航方便。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达杭州,称杭州为“天城”,是“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南宋的手工业以丝织、印刷、瓷器、造船及军火工业最为发达。在北宋时曾在杭州设立织务,专管纺织品的销售,以供宫廷之用。南朱迁都杭州后,原汴京的织锦院迁往杭州,设于三桥址(今红门局),拥有织机多达三百架,工匠达千余人。这时的杭州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造船业十分发展,已能制造载运量达上万石,长二十文的大型海船,能载五、六百人。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南宋统治阶级消遣挥霍之需,南宋造船业又以制造西湖游船、龙舟精巧而闻名。
为了适应商业的发展,绍兴三十年(公元160年)南宋王期还发行会子,用以替代铜钱。随同商业的发展,杭州的夜市通育买卖,十分兴隆。与此同时杭州城外郊区市镇也得到迅速发展。南宋定都杭州,是杭州发展史上直要时期,为今天的杭州奠定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