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认为人生本质上是一个「探索——优化(explore -- optimize)」问题:你应该不断探索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在选定的方向上努力优化。
这是一个终生的、动态的过程:「你人生的使命就是发现你人生的使命,你的目的就是发现你的目的。」「目标是在你临死前一天,你终于成为了你自己。」
想象人生是一个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游戏有一些规则,比如学习成绩好很可能会得到表扬,工作很可能会得到回报,违法犯罪很可能会受到惩罚;但是游戏并没有关于“胜负”的说法,没人知道做到哪些点算赢。
在你创建账号之前,你可能会听说过一点“攻略”:大多数人都是从小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努力学习考大学,大学毕业后听老板、老婆和丈母娘的话努力工作,最关键的任务是供一套房,如果钱多就再供一套房……然后你发现供房这个任务能干三十年,等供完也该退休了。这时候有条件的可以游山玩水,没条件的搞不好已经是一身伤病。你的判断是这个游戏没啥意思。
那么,你需要参考KK的建议。
在凯利这样的人眼中,你说的那套攻略是平庸者的生存路线图,是失败的人生。
凯利的妻子以中国人的执念要求孩子们必须上大学,而凯利则曾经悄悄地告诉孩子,你如果知道自己干什么,就可以不上大学。他的孩子们最终都上了大学,但是这个精神是,站在整个人生的高度上,像上大学这种事情,其实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想把这个游戏玩好,就得「培养对平庸的过敏」。
而不平庸的标准,是变成你自己。
注意是*变成*你自己,而不是*做*你自己。你当前的这个自己可能是很平庸的,得好好开发才行。最理想的情况是你给世界创造一点独特的、只有你能做出来的东西,人们一想起这个就想起你来。这就引出了全书中凯利最喜欢的一句话,他在多个场合跟人说过:「别成为最好的,成为唯一的。」
对企业家来说这句话相当于是说找个独特的“生态位”,不怕竞争,但是这句话也是人生的核心战略。
这让我想起身边的极客,在我被AI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毫无所动,该吃吃该喝喝,睡觉还比常人多几个小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天命者。
我有所牵绊,他简单得就像一个行囊,可以随时投入,也可以直接退出,没有什么好牵绊,自由纯粹。
这样看来,我是乐知者,他是天命者。我们都是热爱挑战的人,选方向的时候都会直觉式选最难的,我们占有不同的生态位都无可替代,但是他选择的更加难走的路核心算法,比我不可替代性更强。
核心是你想成为谁。
同时我也为自己身边一直是这样的人感到万般荣幸,谢谢让我一直有机会,让我看到极致的人是什么样子。
如同前面所说,你必须对平庸非常反感才行。
KK说「你的激情应该完全契合你自己,但你的人生目标应该超越你自己。」你应该「为更大的事物而努力工作。」
这些是实干家写给实干家的建议。归根结底,凯利说:「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观点将改变世界。」
「别成为最好的,成为唯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