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到“甜学”和“苦学”的概念,甚喜。一个人立志成为书法家,每天勤学苦练,终成书法家,此为“苦学”;一个人对书法感兴趣,兴起刚写,亦成为了书法家,此为“甜学”。二人殊途同归,但过程及感受肯定不同啊!
我马上想出“甜教”和“苦教”的概念。把是否成为教育家的结果先忽略掉哈,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享受孩子进步带来的快乐,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这岂不是“甜教”?只是为了个人面子,为了让孩子达成自己所愿,为了评优评先……有了诸多目标后,就会起嗔念,看不得孩子不学习,看不得孩子不坐正,看不得孩子不听话……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标准而生气愤怒,这岂不是“苦教”?
此教既指老师的教亦指家长的教!
想写以上内容,然后找图片时抽了今天的彩虹卡“我放下所有的期待敞开心胸去体验差异带给我的丰盈”,好配的哈!作为家长或老师。若能放下期待,看到孩子与我们的差异,去接纳允许,我们的生活定会丰富多彩起来,幸福快乐起来。世人若皆长一个模样,岂不可怕?有了差异性,才有了丰盈感!
然后去公众号里面找今天的图片,又好应景的呢!“任何时候都不要让批评没有了‘爱’,让教育没有了温度,让亲子间只剩下满嘴的说教。一个沐浴在爱和接纳里的孩子,才能从心里生出无限的力量和勇气,成为一个内心有爱、眼里有光、不负期望的孩子”——这亦在让我们看到孩子,允许孩子做自己。
校长开会讲“二八定律”,我觉得放在孩子成才上亦可以吧!我没真的统计过,但一个班的孩子,在学业上成为佼佼者的,应该是凤毛麟角吧!为了挤那独木舟,让我的孩子苦学十几载,我还是觉得不划算的;当然若她自身有那个天赋,能对之感兴趣,能甜学,那肯定好(但我的孩子肯定不属于此类)。既然是个普通人,那就让她享受生活每天的快乐,有幸福的能力,反而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事了。我的经济状况并不太好,时常捉襟见肘,可这不影响我每天愉悦地上班,开心地与家人相处,这不就是“甜生活”吗?我经济充盈,想怎么玩都可以,但亦因此承受巨大的压力,每天都是紧张的、愤怒的……那岂不是“苦生活”?
当然,甜与苦皆是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的定义亦不同,各随各的缘法!
我好感恩冥冥之中的那股力量,每每在我困惑时,总能安排一些东西引领我走出来,感恩[合十][合十][合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