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大雪,却并没有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雪,有点遗憾。倒是更前一天有些微雪,若有若无,似乎是在怯怯试探,有点像新娘子的第一次当垆。次日呢朔风凛冽,气温猝然降低,雪意愈浓,似乎就在头顶悬垂着,但终究还是因羞涩而梭巡犹豫,将一肚子的心事藏着没有说出。看来还是时辰未到,就像一个人,迟迟不肯将满腹心事抖露,那是酒兴未尽,一旦诗怀引发,那就挡不住了,或诗或词,或赋或曲,源源不断,抬手即来。
宋代词人刘著(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鹏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北宋宣、政年间(1111~1125)登进士第。入金任居州县甚久。年六十余,始入翰林,充修撰。后出守武遂(中国古代军事重镇,武遂于今为何地,争议不一,或河北徐水,或山西垣曲,或山西临汾,或河北武强。上述诸地,皆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名相文天祥,公元1277年抗元兵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被俘,在解往大都(今北京)途经徐水遂城,吟诗《登武遂城》、《遂州道中》诗两首,系今河北徐水),终于(山西)忻州刺史。事迹与著作见《中州集》卷二,已散失。词仅存一首,就是下面这首仅存的《鹧鸪天》: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白雪纷飞中的北方边陲,山河玉宇尽被覆盖在皑皑雪色中,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篇宁静和谐,安谧美好的世界。然而,耳畔从远处渺茫的歌楼上传来的声声羌笛不断提醒着守边将士,眼前的风花雪月只是幻梦,只是战争间歇时一段小插曲而已。我的亲人,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南方,算来离开家园已经许多年,自家园子里的冬日梅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已然许多番,只赏梅的人却在艰苦寒冷的边塞驻守,这实在是件遗憾的事情。哪天真回去了,怕是家乡的人都会觉得陌生吧,别离故乡时时一头黑发,眼下却是两鬓斑白,也难怪呀。 自己时常在军务闲暇时一个人仰望夜色里的苍穹,面对着点点星河和挂在天边的那轮圆月,一个人痛饮,感觉杯盏中的液体不是酒浆,而是滔滔不尽的是黄河之水和汉江之波,是的,我的家园,我的祖国就在胸中,可谓家国情怀,满腹激烈。在不少人看来,一个翰林学士,一个骚人墨客,梁园月伴东京酒,洛阳花对章台柳,吟诵唱和,诗酒风流,方不枉才子之称。而于我,笔下更多的是胡天飞雪,铁马冰河的壮烈襟怀。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将这些诗作拿给我最亲爱的人去看,她大约会满含着泪水吧。
为什么会“忍泪看”呢?倒不是翰林学士笔下的诗句有多优美动人,而是这个人能够活着回去,已经是个奇迹了。就像岳飞的《满江红》,如果单从词学的角度讲,有嫌直白,但正是这种“仰天长啸”才呐喊出了其悲壮格调,也才使得岳词升格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除了岳飞外,陆游、辛弃疾、陈亮等等都是这种上马击狂胡,解鞍草诗文的文武双全的厉害人物。本《鹧鸪天》的作者刘著,身世资料甚少,大约也属这一类带点铁血精神的文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