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知识真正用起来?最本质的做法,是将知识进行聚合、关联,让这些散落的知识点集聚成整体,「涌现」出新的特征、洞察、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储存」,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甚至是最不重要的阶段。
那么,学习的本质模式是什么呢?是「获取」+「思考」+「行动」。
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流」。
囤积起来的,只是信息,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让信息流动起来,经过我们的深度思考加工,聚合成整体,再指导实际行动,才能成为「知识」。
这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认知升级、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
那么,在这个「知识流」体系中,每一个环节,分别都有哪些原则、方法和注意点呢?
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陆陆续续写过一些。比如:
以知识点为单位,而非以文章、章节、全书为单位,这属于「获取」;
进行延伸学习、主题学习和包围式学习,这同样属于「获取」;
强调深度思考,对知识点进行关联和网络化,这属于「思考」;
行动笔记,习惯养成,复盘和反思,这些则属于「行动」;
……
可以看到,这套体系是非常庞大的,要想把它讲清楚,至少需要一本书的量。
今天先分享几个小技巧,关于「获取」和「思考」。虽然仅占这整个体系的 2% ,也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1. 快速翻阅
大家对「快速翻阅」一定不陌生 —— 逛书店,被某个书名吸引,拿起来,快速翻看几分钟,判断一下内容的价值,觉得有用,记下来,或者买走;觉得没用,放回去,继续逛。
但此「翻阅」,并非彼「翻阅」。
我读书有一个习惯:会在思维比较活跃的时间段,从藏书里面,随意选出几本,从头到尾快速翻看,几页几页地翻,每页瞥上几秒钟。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有二。
第一,在记忆空间里「埋点」。
神经科学表明,我们的记忆空间其实是巨大的。大多数被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并没有被忘记,只是堆积在长时记忆的底部、难以被提取而已。它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部分行为。
这种记忆类型,就称为「内隐记忆」。
简而言之,当你快速翻阅的时候,虽然你并没有真正读懂每一页的内容 —— 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堆词汇或者句子 —— 但是,它们已经进入了你的记忆里,只是你没有办法「主动」地唤醒和提取而已。
那么,这些信息有什么用呢?
其实,你对它们并不陌生 —— 因为它们就是灵感、直觉和潜意识的来源。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思考一个问题,突然间,蹦出一些零碎的概念、词汇、想法,连自己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这些深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信息,跳出了阈限,被你的意识敏感地捕捉到。
所以,快速翻阅,实质上就是一个素材的积累过程。你没法回想起「刚才都翻看了哪些内容」,但它们一直存在,没有被忘却,并且在某个需要的时候,不期然地出现在你的脑海中。
这是第一点。
第二,快速掌握一本书的脉络。
经常有同学问我:您说要「主题学习」「包围式学习」,但我怎么知道该从哪本书去找相关的知识点?是不是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量?
其实未必。你并不需要逐页地把一本书读完,很多时候,只要快速翻阅几遍,就能大致记住「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
那么,当你需要查阅资料,进行主题学习的时候,就能快速定位到相关位置。
如果你的记忆类型,是视觉型和图像型,那你肯定会有这种经历:
回忆一个内容,虽然记不起具体讲了什么,但能模模糊糊记起某本书,知道大概在哪一页,甚至包括页面的内容,文字和图片的排版,等等 —— 这个图像突然出现在了你的回忆中。
这就是所要达到的效果。
获取信息,很多时候并无需记住信息细节,只需要记住「在哪里能够找到」,能够快速利用起来即可。
这跟记忆力其实没有太大关系,它更需要的,是不断积累这些细小的习惯。
2. 结构化拆解
很多人有一个习惯:喜欢照原样「摘抄」和「记诵」信息。作者怎么写的,就怎么记下来,等以后再去深入思考、理解。
但不妨想一想:你记下来的这些东西,真的会去看吗?
人都是懒惰的,能不动脑子就不动脑子。这样一来,这些被你摘抄和记忆的信息,其实都是浪费了。
这也是造成「信息囤积」的最大原因:我们只是在搬运信息,并没有真的吃透和理解它们。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当信息进入你的大脑时,不要原样照搬,而是把它们进行结构化的拆解。
简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的话去复述:
这段信息讲了什么?
它有几个要点?分别讲了什么?
这些要点之间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我可以如何把它放进我的框架里面?
训练营中讲到这个内容时,很多同学问道:按这种方式去记忆和理解,如何确保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会不会歪曲信息的本意呢?
这其实是难免的。任何信息经过你的加工,不可能保留100%的原貌,一定会发生改变。重点在于,这些改变是否是错误的,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所以,解决方法也很简单:不要去读跳出自己水平太多的信息(因为你很难真的读懂),尽量做到,对信息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同时又能吸收到新的东西。
我在这个公式,让你的学习更高效中,也提到过这个原理:E = K / I 。
什么意思呢?E 代表新知识的接受程度,K 代表你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I 代表新知识的复杂程度。
简而言之,就是集中优势火力,聚焦目标,充分了解,各个击破。
这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对信息进行拆解,实质上,也是在进行一次精细加工。
认知心理学把对信息的理解分成两种,第一种叫简单加工,就是单纯的复述、记诵信息;第二种叫精细加工,就是对信息进行思考,建立联系,重新表述。后者的记忆效率,远远优于前者。
所以,时刻对信息进行拆解,再思考、内化、记忆,不仅能提高对信息的利用效率,也能不断强化对信息的记忆。
3. 回想测试
如何才能记住读过的内容?
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复习,笔记,以及各种「记忆术」—— 诸如故事记忆、记忆宫殿、图像记忆……
但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
大量的自我学习判断测试表明:各种记忆术能让人觉得「短期记忆增强了」,但长期来看,它们的效果并不稳定,甚至是无效的。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方式都属于机械记忆。你对它们的记忆本身,是跟结构和场景绑定的,换一种问法,换一个角度,很可能就回想不起来了。
其实,只需要用最基础的回想和再认,就能非常有效地提高长期记忆效率。
如何回想呢?很简单,测试自己:我刚刚读到了什么?
这个回想测试可以在任意时候进行。比如:
读完一页书,翻过来,回想前一页的内容;
快速翻阅后,停一下,回想刚刚翻过的内容;
读完一段话、一篇文章,问自己:我刚刚读到了什么?
读到一个关键词,问自己:这个概念在前文是否出现过?讲了什么?
……
我们会下意识地排斥这种方式,因为它会降低流畅性:你需要从接受信息的愉悦感中停下,跳出来,调动大脑去思考、回忆,这是一个很不讨喜的做法。
但这恰恰是这个方法之所以有效的原因。
心理学家 Rowland,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分析了331个关于记忆的实验,指出:绝大多数情况下,记忆效率跟「提取时所花费的努力」(effortful processing)基本呈正相关。
也就是说,阅读时越流畅、越「舒服」,你就越可能记不住。反之,不断强迫大脑去思考、理解、回想,建立的记忆就越牢固。
原理非常简单:当大脑需要花费精力去提取一个信息时,它就会觉得「这个信息是重要的」,从而给它赋予一个高权重(bias),使它更容易被提取。
所以,我读书时,很少会一气呵成、不断翻阅下去 —— 除非是我非常熟悉的内容。往往是读一部分,起来踱步、思考,把刚才读到的信息在脑海里反刍,不断寻求关联,往回溯源,尝试着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触点。
不要让自己沉浸在新鲜信息的刺激中。记住:只有经过深度思考,被你完全吃透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