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期,不走寻常路的小众悬疑片《网络迷踪》在北美上映,收获了相当不错的成绩,随后在全球各地(含中国地区)上映也是口碑大爆,IMDB7.7分,国内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5,成为靠品质说话的悬疑电影代表。
其实悬疑影片一直以来都是不少人喜欢的类型,多数人喜欢悬疑剧那一层层抽丝剥茧的观看体验。
好的悬疑片,不靠石破天惊的反转炸晕你,而是像跟高手玩狼人杀,每一句话都逻辑顺滑、条理清晰。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你通过观察蛛丝马迹,自己判断出这场罗生门的结局。
有时候,即使你早已被剧透,知晓结局,但依然会执迷于推理破解的过程,看完还得拍手叫好,这就是悬疑片的魅力。
今天也给大家推荐一部不同寻常的小众悬疑片《警告》,错过了《网络迷踪》,可千万不能再错别这部同样精彩的《警告》。
影片讲述了,在西班牙一间加油站的便利商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起凶杀案,包括遇害者和凶手在内现场,必定有5个年龄分别是53岁、42岁、32岁,21岁、10岁的人。
在又一次凶杀案发生之后,一位天才数学家发现,轮回的秘密竟然就藏在这一串数字里。
他依循神秘的数字线索发掘真相,并向便利商店店主发出警告信,试图挽救下一个受害者——一个十岁小男孩。但随着警告信的日期接近,他还有机会拯救人命吗?
…………
《警告》是一个从故事介绍就能让人对其精彩程度有所期待的电影,而实际上影片也真的做到了情节紧凑、气氛紧张、叙事巧妙。
作为《看不见的客人》之后西班牙电影的又一力作,它保持了西班牙悬疑电影一贯的高水准。
故事的一切源头是那封寄给未来的警告信。53/42/32/21/10在电影中是一组关键数字,而谜题其实在电影一半就已经解开。不过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就是每次在一个谜底解开的同时抛出下一个谜题,循环反复层层递进,直至影片高潮。
为避免剧透太多,还是给大家留下些悬念,不剧透结局了,反正不是国产恐怖片里那种精神病纯幻想结局!
《警告》属于那种不怕剧透的电影,因为即使被剧透了,它还有着其他诸多看点。
比如叙事结构。电影采用了双线叙事的结构,虽然开始会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最后发现原来所有线索、暗示,早早就给到了观众。
男主在加油站目睹朋友中枪,凶案发生后他绞尽脑汁去调查,去推理,去追溯,最后发现原来自己才是解开一切谜题的钥匙;另一边,生活在10年后的小男孩不断遭受校园暴力,被恐惧支配。所以,他收到“警告信”这件事才会被所有人认为是长期霸凌他的学生们做的。包括他妈妈在内,没有人想到这会是一封真正的“警告信”,来自十年前,告诉他不要去便利商店。
两条平行时空叙事的方式在悬疑电影中不常见,更多的是闪回+幻想的形式。《警告》在叙事结构上的新鲜创意让人耳目一新。并且,两条时空线在结尾处的最终交汇是通过镜像无缝连接的,让人恍然大悟。
在人物的梳理和塑造上,《警告》做得非常清晰。一上来通过主角间简短的对话与各种细节交代了每个人物及他们的关系,干净利落:头脑精明但精神不稳定的男主、倒霉的男主朋友、胆小的小男孩、严厉的小男孩妈妈……甚至是一众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
演员们也是从老到小个个超常,典型的欧洲走心式演技让人看得入戏。
比如饰演男孩的小演员,把一个常年被同学欺凌、胆小懦弱的形象塑造得很到位,居然让人产生有一种熟悉感。这样的小孩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那种可怜却并不可爱,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他的孩子在中国很多。
这类孩子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健康的家庭教育造成。影片中,男孩的母亲就是性格突出、疼爱孩子的严母形象,像极了我们身边的家长。她对孩子过于严厉,不得不让人怀疑男孩的胆小就是她一手造成的。这位母亲的形象大概属于近年来高口碑电影作品中常见的“狠心”女性角色。
悬疑电影除了精彩的故事,饱满的人物,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主题,一般精彩的悬疑片会通过结局去揭示这一点。
《网络迷踪》在表达亲情之余,也反应了美国社会现存的问题,极具社会意义。《警告》的主题可以说“隐藏得更深”,也更令人惊叹于其表现力。
影片发生在西班牙,整个故事充满了暴力,它既反思了百年以来西班牙的暴力历史,又从“平常的”校园霸凌与教育视角,展现了暴力的无处不在。
这样一部低成本电影,成为了可以审视西班牙社会的透视镜,我们还要错过吗?
最后,再提一些关于《警告》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警告》是继《看不见的客人》(豆瓣8.7分,排名全网TOP70)之后,西班牙又一悬疑力作。他们都是同一家出品公司引进中国的,有国外网友曾评论说:论精彩程度,《警告》可以被看成是“看不见的客人2”。《看不见的客人》每次都让你觉得,不会有另一种可能了,偏偏又不停抛出来一个新的。堂而皇之地欺骗观众!在观众的眼皮下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反转,让你被它忽悠的感觉,还觉得真挺爽。
《警告》,也是如此!
关于小语种悬疑电影,也许,西班牙还真挺厉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