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8.3
进度:第九章弥曼差派P88-96
书摘:
1.弥曼差派的形成与印度早期婆罗门教强调的祭祀有直接关系,最初观点和吠陀中展示婆罗门教主要宗教实践是一致的,后来吸收了不少其他派别思想,与印度后世流行的婆罗门教或印度教的主流宗教观念有一些思想差距。“弥漫差”一词梵语为“Mimamsa”,原义为审查、仔细考虑等,汉文佛典中还音译为“弥息伽”。弥曼差派的创始人相传是阇弥尼(Jaimini,约公元前2世纪),所著《弥漫差经》是此派的最早根本经典。其7世纪之前理论有“声常住论”、“量论”等,7世纪后又增加了“句义论”和对有神论的批驳等的成分。
2.弥曼差派以吠陀祭祀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相信吠陀圣典的正确性,相信祭祀的功效。与这一基本立场相适应,此派特别强调的重要理论是“声常住论”。所谓“声”(sabda)此处指言语、观念或知识,特别指吠陀的言语或知识。他们认为这种观念和知识是先天本有的,不是人造的,它常住不灭,并绝对正确。弥曼差派的“声常住论”是此派的核心观念,体现了早期婆罗门教强调的一个基本点----吠陀神圣。由于早期婆罗门教的主要观念是通过吠陀表述出来的,因而吠陀的地位至为重要,要让人们信奉婆罗门教的基本思想,要先确立吠陀的神圣性。此派在《弥漫差经》中大量叙述“声常住论”实际就是要论证吠陀是天气的或绝对正确的,也就是强调吠陀文本及其思想的永恒性及真理性。
3.印度古代思想家的认识论方面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包含在所谓的“量论”之中,“量”就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方式或方法。有较细致的分类,弥曼差派对“量”有较细致的分类,分为现量、比量、譬喻量、圣教量、义准量、无体量。其中现量、比量和圣教量是印度宗教哲学派别中经常提到的,但其他三量实际上与比量很难严格区分开。弥曼差派中讲的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获得一般正确认识的方式或来源,在他们看来获得真正实在认识的认识或绝对正确认识的来源只能是吠陀,是表现为吠陀神圣思想的“声”。
1)现量,即感官与事物接触后所产生的知觉。
2)比量,即推理。
3)譬喻量,指根据未知物与已知物的相似来认识未知物。
4)圣教量(亦称声量),指从可信赖之人和权威者哪里获得认识。在弥曼差派中真正圣教量是吠陀。
5)义准量,指在认识或判断某一事情时,借助于对另一件事的假设或推想。
6)无体量,指观察到某处没有某种东西,因而产生不存在某物的判断。
4.公元7世界后,弥曼差派的学说受其他一些印度哲学派别的影响,吸收了一些新的成分。他们对万有的构成问题也开始产生兴趣,接受和改造了胜论派的句义论。弥曼差派的这些对句义的分类显然与胜论派的句义论没有本质差别,这类理论与佛教中关于“法”的类别的分析、与耆那教中关于“命我”的类别分析,都属于同样性质的探索。
5.弥曼差派虽然与早期婆罗门教的宗教思想关系紧密,但这一派通常却有反对神论的。这与他们的“无前”(apurva)理论有关。弥曼差派相信祭祀的功效,认为祭祀行为能产生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无前”。如主张有神,那就要承认神的超自然力,就要承认在祭祀行为与果报之间起作用的是神,而不是“无前”,这会否认祭祀行为的神圣有效性。
6.弥曼差派初期不是很重视轮回解脱理论,后来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印度传统的轮回解脱理论影响,在接受这些成分时,亦极为强调祭祀在获得解脱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弥曼差派在印度现代作为一个独立派别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他所倡导的祭祀实践成分溶在了印度教的一些宗教仪式之中。
感悟:
弥曼差派与婆罗门教祭祀有直接关系,在后期虽接受轮回理论但依然强调祭祀过程,并融入印度现代的宗教仪式当中,现在的祭祀过程中应该可以追寻到其踪影。并且他以“声常住论”相信吠陀圣典的正确性及祭祀的功效为基础的教义。(言语、观念或知识表现为类,作为类的声永远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