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陈嘉玲,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忘记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作梦又醒过来;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临睡前,意外的点进去《俗女养成记2》,结果就一直到凌晨两点钟,比起第一部我更喜欢第二部。第一部里的陈嘉玲或许狼狈,但依然足够幸运。当然这和陈嘉玲本身的冷静、勇敢和独立是不可分割的,但是我依旧觉得她很幸运,在一切很糟糕的时候,她遇见了阴差阳错丢掉的很多东西,比如蔡永森。
1、关于陈嘉玲
豆瓣在第一部的简介里,有这么一段话:小时候的陈嘉玲,没有人陪她玩的时候,她就自己找乐子;没人陪她说话的时候,她就自己跟自己对话。她是这么宝贝她自己,想尽办法让自己开心。
小时候的我们几乎都是这样,不用人陪,自己可以疯玩一整天。很自然的跟随着自己的天性,因为那时候我们是小孩。没有房贷、没有车贷,没有乱七八糟的关系要维持,没有一天到晚接不完的工作电话,那时候,我们很完整的拥有自己的今天,并且不用考虑明天,因为,我们是小孩子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快乐就行。
第二部接起第一部的结尾,四十岁的陈嘉玲,回到台南,买了房子,有了恋爱对象蔡永森。看似很完美了,但是这背后,父母永无止境的干涉,早更带来的恐惧,意外怀孕带来的挣扎……都在冲击着陈嘉玲看似美好的生活。
2、关乎怀孕
四十岁的陈嘉玲,要重新开始,自然是要面对很多问题。身体的变化应该是最先容易被感知的。被通知早更的陈嘉玲是从卵巢功能衰退,开始认知自己人生的新阶段。小孩,在她的人生里似乎从来就不是什么重要的存在,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人生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但是这样的她却意外的怀孕了。
医生说这是个奇迹,但是陈嘉玲只觉得恐惧。她一边诚惶诚恐的问妈妈和育萱:你们是什么时候发现你们已经准备好了。如果说我就是不适合当妈妈呢,如果说我就是天生就讨厌小孩呢,或者是说,如果他其实就长得很丑,他就是不招人疼呢?但是她又一边怕喝咖啡影响胎儿,偷偷倒掉。他已经做好选择了,但是她不知道这个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人生。站在十字路口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忐忑。
一次意外的宝宝心跳让原本预约了流产手术的陈嘉玲改变了想法,她还是害怕,对于孩子的未知,不确信自己能否胜任母亲的角色,不确认自己有了孩子的人生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但是此刻的想法最重要,于是陈嘉玲顺从自己的想法,准备接受一个孩子的到来。
她的勇敢和独立,是很多人都无法企及的。我至今依旧挣扎在这样的选择中,没有自信自己可以平衡好生活和工作,又害怕被迫选择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害怕自己的人生由不得自己去选择想要的生活。更害怕自己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妈妈,又或者,想自私的只做小孩,不想成为某人的妈妈。
如今的社会,女性恐婚恐育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问题,毕竟很多现实的问题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只能说,那些勇敢成为母亲的人,真的值得尊敬。
最后嘉玲生产的时候,痛的死去活来的时候,陈妈妈对她说:“你知道吗,你很勇敢,你也很坚强,你现在做妈妈了,要像个大人一样,我跟你说哦,你是妈妈的榜样,你一直比我坚强,妈妈在旁边,你不要害怕。”
那一刻,我真的泪目了,那一集的主题叫——闪闪发亮的大人。总听人说我们是在某个瞬间长大的,我想当你开始为另外一个生命负责的时候,我们离那个瞬间也不远了吧。
3、关于洪育萱和甜蜜陷阱
陈嘉玲的表姐洪育萱,嫁人前一直都是“别家人孩子”般的存在,台大毕业,嫁人后,是母亲嘴里“比她有福气”的人。但是洪育萱的生活,正应了那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老公家暴她,在外面养情人。她一次次在挣扎中妥协。最后洪育萱再一次选择妥协被带走的时候,怀着孕的陈嘉玲拦车时,育萱说:“对,我爱钱,我讨厌穷,我欠揍,我犯贱,我就是不想过苦日子啊”。那一刻,我真的动容了。
洪育萱在刚开始找工作、找房子受挫后,精疲力尽的跟嘉玲说:育萱没有上过一天班,一秒钟都没有。是他不让我上班啊,他说舍不得看到我辛苦。求婚的时候,他说他会养我,他会照顾我,不会让我吃一点苦。
这个在网络上好像被称为“甜蜜陷阱”,我觉得真的很贴切。爱你的时候甜言蜜语,变心后你曾经的优点都是缺点,明明我没有变啊,你爱我的时候说我可以一直任性,不爱我的时候说我太任性让你很辛苦?
所以我时常想,两性关系里,良好的界限应该是什么?洪育萱的故事,大约只会让戏外人更加抗拒婚姻。毕竟感情这种事情,似乎没有办法努力,突然有一天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出局了。如果做不到可以潇洒离开的我们,又要怎么周全自己呢?
那个时候的我们或许会有洪育萱有一样的崩溃点:不知道自己可以不可以坚持下去。似乎是一个死循环,没法跳出来又不想继续忍受,应该怎么办呢?既入穷巷,就应该及时回头,难道要等一世消磨,再去悔之晚矣吗?
4、关于李月英
贯穿两部的人物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就是阿嬷,是个可爱又可敬的阿嬷。
阿嬷葬礼的时候,嘉玲想起来小时候阿嬷跟她说:“阿嬷做了六十年的陈李月英了,也做到累了。小时候,爸妈叫我阿月,朋友叫我月英。嫁给你阿公后,我的名字却变成了陈李月英。外面的人叫我陈太太或老板娘,家里面他们叫我妈妈,你们叫我阿嬷。我好久没听到我的名字了,等哪天阿嬷懒得呼吸的时候,你要记得把阿嬷的骨灰撒到大海里,让阿嬷能自由自在去做李月英好吗?”
让人听着心酸又很心疼,这大约是大多数家庭主妇都会有的困境,一开始是别人的妈妈,后来是别人的奶奶,死后墓碑上写的是别人的妻子。好像大家都忘了,原本这个人是谁。
第二部里,阿嫲搬出去住了一段时间。在丈夫无休止的碎碎念念里,叫儿子哪个盘子被拒绝,炒的西红柿被媳妇念叨说是不是家里人喜欢的味道,在孙子孙女的吵吵闹闹的生活里,阿嬷突然就觉得有点累了。就连生日愿望,也是先求全家人身体健康,再求孙子辈们会读书,最后一个愿望才是自己的。在切蛋糕的时候,阿公说“你妈妈不喜欢吃鲜奶油和蜜饯,把这些都拨掉”。阿嬷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被拨掉蜜饯和奶油的蛋糕,平静回答嘉玲问她最后一个愿望是什么:我想要搬出啦。
全家人都没有当回事,以为阿嬷是开玩笑的。但是,阿嬷真的搬出去了。搬出去那天,阿嬷换下了平时在家里穿的拖鞋,换上了高跟鞋。那个镜头里我好像看见了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陈月英。那是阿嬷为数不多的任性,不管四邻的流言蜚语,执意搬出去,做自己少时喜欢的西红柿炒鸡蛋,吃带奶油和蜜饯的蛋糕……
中秋节回家团圆的时候,阿嬷跟嘉玲学写自己的名字,嘉玲在纸上写了陈月英。阿嬷很自然的问她:阿嬷的名字是四个字,你怎么只写了三个字?
阿公去拜访阿嬷独居的地方,两个人吃饭,说着一些年少的家常。阿公说:“我已经想不起来,没有孩子之前,我们两个人是怎么过日子的。”阿嬷神色如常的说:“我也忘记了。”
阿公问:“那你还会回来我们的家吗?”,阿嬷一脸惊讶的反问:“那不然嘞,不然我要去哪里?结婚以后,我还有别的家吗?”
是的,阿嬷没有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没有觉得自己过得不幸福,没有想过金德兴中药行不是她的家,她也许只是需要那么一小片刻的时间,逃离一小会,去做回李月英。剩下的大部分人生,她还是做那个阿嬷。
4、关于陈晋文
第二部里嘉玲的爸妈之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看过一些评论,对陈晋文这个人物并不友好。我站在女性的角度来说,我本人是很难以接受的……
陈妈妈得知自己又怀孕的时候,脸色明显的不好看。在医院给别的孕妇仔细描述自己生孩子的过程的时候,我才明白。阵痛十八个小时,脱力到被医护人员扇耳光才能保持意识清醒,生陈嘉明的时候甚至差点死掉。而经历了这些的陈晋文,居然会在结扎这件事情上有所隐瞒,这点触怒了不少女性。因为自己怕痛,所以让自己的老婆经历这些的男人,难道不应该被吐槽吗?我觉得应该……
还有就是白月光初恋的出现,那个台风天不仅是嘉玲和蔡永森之间不堪回首,还是吴秀琴的伤心夜。我想担心陈晋文的她也不会想到自己看到的是那样一个场景。这件事情我是最不能理解的。
我不能理解他遇见初恋后的理直气壮,对自己老婆的挑三拣四。老婆嘲讽他初恋的时候,他会生气的说,我给她那三十万的时候没有想过要回来。凭什么呢?为什么可以这么理直气壮呢?就因为这是他年轻的遗憾,所以就需要他老婆谅解他?
我知道,陈晋文作为家里的二儿子,注定要接父亲的中药行,所以他放弃了很多,所以当有机会遇见那个有缘无分的初恋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奋不顾身?可是那些放弃也并不是秀琴的错,为什么需要秀琴去承担这些?
都说最亲近的才最容易被亏欠,可是理所当然的亏欠是否过分了些?
但是我把陈晋文的这次的事情,看做是他人生晚来的叛逆。曾经的他自觉很有自知之明,所以老老实实接受家里的安排,接受中药行,娶妻生子。某种意义说,陈晋文是个很优秀的爸爸,至少陈嘉玲是认证这一点的。并且,他也鼓励陈嘉明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还接受了陈嘉明的性取向问题。至少在大病过一场后,他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太过于白开水一般。
于是他去刺青,他接受儿子的选择,同时,恰逢时机出现的初恋,也随之勾起了他少年时代的遗憾。
换种话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需要我们做很多选择的单向旅程。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对应需要承担的代价。而你的这个代价不应该让别人替你支付一点点,哪怕是利息也,也不合适。
5、写在后面
约莫是因为大陆需要过审,我看的版本无疑是阉割版本的,多少有点遗憾。不知道是否是自己又心魔,如今的我,面对这样的写实的剧,总是惶恐躲过感动。以前的我,可能会感动于陈嘉玲的成长以及她和蔡永森之间的圆满,但是现在的我,不太相信自己有那样的运气。
但我也不希望自己过分焦虑,就像我无意中看过的那段话: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份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