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写了一篇“儿子失业了”写完自己有诸多想法。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周围人和事件的认知需要家长关注。
我小时候,父母和我的班主任是同事,他们偶尔会在饭桌上议论同事包括我老师,好像是为人处世不妥方面,我插嘴说:“我觉得她挺好的呀,怎么会这样?”妈妈说:“她教学水平很高,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只是处理和同事的关系说话会刻薄一些,每个人都会有些缺点,但她是个非常棒的老师,你跟她好好学习就好。”我记得从那之后父母就不在家讨论同事是非了。
孩子对老师有看法也是好事,说明他有思想善于观察也乐于表达出来,那么家长要做什么?必须正面引导孩子发现老师的优点,哪怕缺点是硬伤也要充分挖掘优点,事后再跟老师沟通。否则只要家长附和孩子的认知就会助长孩子关注他人问题的倾向,挑剔成为习惯,表面上孩子对了,老师认错改正了,他转学了,实际上这孩子的三观就毁了。
一个孩子不尊重老师会连锁反应不尊重身边的成年人,用挑剔的眼光看人看事注定人生多坎坷。
如今有很多家长或者老人在社会上无底线维护孩子的利益,殊不知是破坏了孩子的是非观。大人的无理狡三分孩子也会效仿的。
我有个学生上课画画,画风相当不堪入目,班主任跟家长沟通要关注孩子绘画内容,家长说:“那是艺术,老师你想多了,小孩子的思想是单纯的,哪里有你们成年人的龌龊?”班主任很惊愕,逐渐学会与家长佛系相处,这不,昨天这个学生上课一直盯着一个女孩看,女孩很反感问他“你看我干嘛?”男孩说:“你好看,我喜欢,我想弄你。”女孩子跟老师告状,老师再次惊愕,跟这个男孩谈了谈,男孩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在赞美她,她听不懂吗?”老师问:“弄她什么意思?”男孩嘿嘿笑,老师说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准备明天找家长谈谈,我提醒她:“不要陈述问题,多设计几个为什么让家长回答。”比如
你希望儿子将来做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是这种期待?目前孩子的哪些思想和行为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再若无其事谈及有学生会有这样的行为您怎么看?………和家长沟通老师最容易说表现告知问题,如今家长结构与多年前不一样,要讲究策略,家长反感老师告状势必沟通低效。
当家校社会教育不能结合时最倒霉的是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