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临济传承  高旻家风拾珠

临济传承  高旻家风拾珠

作者: 禅无禅意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18:31 被阅读0次

      国庆首日,携家人,怀恭敬之心,来到常住。 师父住持的道场,每一个都是那么干净、整洁,一花一草一叶似乎都一尘不染,都透着清新的气息,一入其中,就有尘劳顿消,无上清凉的感觉。

      平时工作忙,亲近师父的时间并不多,每年能到常住的时间,也就寥寥数日,有时到常住时,如果不是大假,还得带着工作,带着笔记本到常住,真要想在常住几天做万缘放下,一心修行哪怕数日,都感觉障碍甚多。这次难得国庆大假,能放下工作,放下尘劳,放下焦虑,来到这滚滚红尘中的一片净土,能再次亲近师父,实有悲欣交集之感;但一想到平时修行长进不多,无论是唱念和殿堂上要求都不过关,心中又感到惭愧。

      禅宗道场,临济传承,高旻家风,每天有条不紊地上殿、过堂、诵经、出坡、开示,就是这几天的主旋律。 师父老人家,对于殿堂上的要求极高,任何的瑕疵,都是零容忍,用犀利的眼神,凌厉的呵斥,随时纠正法器、板眼、唱念。师父们要求高,师兄们也都很发心,悠扬悦耳的梵贝声,涤荡着这个浊世中,注入一股一股清流。有时大家的唱念韵律偶尔走偏了,师父高亢激昂的声音总是能及时响起,力压大众的音声,如中流砥柱,又如定海神针,正音定调,将大众的唱念拉回正轨。

      对于唱念,实话说偶一直不是很有兴趣,总感觉这与明心见性没有关系,而且感觉仪式繁复复杂,腔调又多,法器板眼的变化总感觉应接不暇,对于偶这个理工男而言,实在是不带感,因为平时也没有下工夫练习,每次上殿,总感觉诚惶诚恐,紧张兮兮,唯恐有错。后面几天,几位先宿菩萨都先后离开,偶忽然发现,偶应当站在东单第一位时,立刻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唯有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随时关注师父们的法器板眼,随时关注师父的眼神,功课本对着灯光,找到光线最佳角度,只希望不要看漏唱错。本着无错便是有功的原则,就这样一堂一堂地唱下来了。

      这几日上殿下来后,对于上殿一事,有了一些新的理解:佛法修行讲自净其意,要三业清净。上殿之时,要做到不错不乱,音声韵律与法器板眼相合,与功课本相合,一字不错,一调不偏,礼佛问讯呼吸换气发声动作协调,必须高度专注,不能打妄想,声口意三业和合,配合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到。仔细反省,这几日上殿,几乎每堂殿都有打妄想,每堂殿都有唱错看漏的地方,甚至有没听到引磬没有及时起身的情况。上殿与打坐参禅其实是一样的,用心去做,都能长工夫,息妄存真,都能调和身心,都能令放下万缘,也都能明心见性。以前对上殿唱念的兴趣不足,当心生忏悔,祖师大德定下的功课,有哪样不是明心见性的,看轻一样,就相当于是自断一路了,少了一种开悟的因缘。

      师父们建寺非常辛苦,常住一直缺少人手,资金不足。常住的设施,很多都是师父们自己动手出坡做的,如接电装灯、种树铺路等等,有些甚至只能说是权宜之计,比如用于客堂的集装箱板房,不能遮风挡雨的临时钟架。

      大师父一直清瘦,当壹师父法体又长期欠安,对于修建这么多寺庙,身心劳顿,做弟子的一直很心痛心酸,又有一些不太理解,建这么多寺庙,师父们这么辛苦,劳心劳神,四处奔波,到底有没有必要,如果不是建这么多庙,师父们哪里需要这么辛苦劳累,那该有多么的洒脱,多么的自在。有次上殿之时,唱到“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一段时,忽有所感,师父们不计得失地建寺安僧,如此劳苦,不就是真正地在践行佛前发的愿力誓言么,不就是活生生的入浊世度众菩萨行么。目前看似力量微薄,但师父老人家,从孑然一身出来,到现在这么多处道场逐步成型,大家能有个修行处,有个依止处,有个参学处,正是师父们排除万难,持之以恒的建庙安僧度众功德的体现。我等在家弟子,当深入体会三宝的愿力,体会师父的慈悲,做好护法,尽力助缘师父的愿力发扬光大,弘扬正法。

      每次来常住,都要出坡,这次来常住师父几乎每天带坡,师父说常住有坡可出,没活可干。出坡,也是修行,在做事情的时候,是要想法的,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代价,达到最好的效果。师父带坡之时,除了自己亲自动手示范之外,还要及时指点、纠正大家,随时观照随时调整,一心多用,面面俱到。反观偶自己,干自己那一小部分时,不知道是因为打了妄想还是失了观照,还出了点状况。在短短的出坡期间,都不能尽全力,实在是惭愧。工夫不失即为精进,工夫二字,不是说说而已,是要去行的,是要去做的,要以清净心,念念观照,一心不乱,做不到,空谈工夫就是个笑话了。就从出坡来看,佛法也是不离世间觉的,只要向修行上会,向法上会,做一切事都可以是修行。

      世间法要做好,就得有序。热力学第二定律讲,孤立系统自发地朝著热力学平衡方向--最大熵状态演化,也就是最高无序度方向演化,直到最后进入一个稳定惰性的状态。而佛法,不就是用一切善巧方便,提高一切有缘的人、事、物的有序度,向熵减的方向发展的么。很多企业都在想各种办法耗散熵值,消除企业的惰性,防止内朽自腐,而佛法的修行不就是最好的熵值耗散么,特别是大乘修行的入世渡众,不正是打破孤立封闭,向开放的方向,向有序的方向发展的么。

      待到最后一天向师父们告假,初夜时分回到充满霓虹与喧嚣、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之时,心境已经阔然,和去时相比,一身的尘劳与挥之不去的工作焦虑已经淡然,感觉再次面对生活与工作的挑战,又充满了信心与能量。 感恩三宝,感恩师父,感恩常住,短短几日受益良多,愿师父们法体安康,愿正法久住!

出坡 大雄宝殿 绕佛

        菩萨戒弟子愿舍 于2018年10月7日

相关文章

  • 临济传承  高旻家风拾珠

    国庆首日,携家人,怀恭敬之心,来到常住。 师父住持的道场,每一个都是那么干净、整洁,一花一草一叶似乎都一尘不...

  • 传承.家风

    近两天在看一本书名为《谢谢了,我的家》,写了众多从事不同职业的大大小小人物的成长、生活、工作的事,大多数是继承了父...

  • 家风  传承

    一个字的家训: 让 这是我父辈十三个门中兄弟名字中带的字,也是我的祖辈近几十年对家族子弟的要求,希望门中子弟对乡邻...

  • 传承家风

    好的家风可以培养出一个好的人。一个人在一个好的家庭里耳儒目染,自我约束,自我提升。 作家老舍曾写道: ...

  • 传承——家风

    我们常常说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到底在传什么?难道只是一种生命的延续,物种的传承吗? 一家人围着桌子吃晚饭,一锅小小的...

  • 传承家风

    一个人若能谨记长辈的教诲,铭记家教传承家风,便能在优秀思想的光合作用下积极健康地成长。 勤俭持家、晴耕...

  • 家风

    家风如泉 纯净干爽 家风如歌 不绝余梁 家风如山 巍峨雄壮 家风如诗 意味深长 传承家风 永世流芳 牢记家训 责任担当

  • 丁冬语音分享简练稿

    传承廉洁家风 建设美好家庭 丁 ...

  • 临济宗法脉传承感赋

    《亲承上贤下宗大和尚临济宗法脉感赋》 作者:慧中寂明 ...

  • 高旻的香,临济的喝 | 中国第一禅堂修行日记

    文|认知禅悟空 ▌01 五年前我曾去过扬州高旻寺,那个时候德林老和尚还没有往生,刚好是德林老和尚百岁寿诞,人山人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临济传承  高旻家风拾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tr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