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廉洁家风 建设美好家庭
丁 冬
我叫丁冬,我来分享一下传承树立廉洁家风的故事。
我和妻子朱智群结婚七年,时间没有消磨爱情,而是历久弥新,幸福滿满。我们用心经营着小家,将“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廉为德”当做共同的信念。
我家四世同堂,爷爷是一位老干部,他有很多和职工出差机会,但他从来都是大家一起购买火车硬座票,不搞特殊化。我的父亲开设一了家福利工厂,员工大部分是残疾人士,工厂效益不高。每当结算时,父亲一定首先保证员工的的工资,余下的微薄收入作为工资贴补家用,记忆中这样窘迫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
家庭是廉洁的摇篮,我的家人们都时刻给我敲警钟并监督我要远离小贪婪和小腐败。我在单位负责后勤采买和报销工作,有点小权利,难免遇到些利益诱惑,第一次经历诱惑是在一次采买结账时,老板突然问我:"发票怎么开?"当时我心里觉着很好笑,老板难道不清楚自己卖了多少东西,竟然问我发票怎么开。看我不解,老板颇为老道地说:“发票你想开多少钱就开多少钱,拿回单位报销,多出来的钱就是你自己的了!”明白老板的意思后,我坚持以实际采买的钱数开发票,老板笑我是一个死心眼儿的小伙子,但是我想如果坚持原则就是死心眼,那我宁愿做一辈子死心眼儿的人。
妻子总是对我说:“老公,你一定要牢记一句话,公家的东西姓公不姓私”话语虽然朴实,但却是我自律的标尺。在2015年,我光荣入了党,通过学习党员廉洁自律准则,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条:不贪不愧的良心是消除失眠最好的枕头。
工作的这些年,总是会有各种和单位有利益往来关系的商人,组织饭局邀请我,我从未参加过一次。有人给我送过钱、购物卡,每次我都会直接拒绝。一家大供应商多次私下联系我,试图向我行贿从而高价中标,但均被我严词拒绝。如果我贪收千元,公家可能就会多支出万元。我知道这里就是红线、高压线、禁区。我有我的采购原则,同等物品看质量,同等质量看价格,不搞任何暗箱操作,经我手采购的物品价格都低于市场价。采买核算岗位七八年,我从未出现过一次错乱帐,从未贪占过公家的一分钱。我熟记着小时候爷爷教我的《拒赠诗》——“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尚俭戒奢是我家生活的主题。我家有一台缝纫机用来缝补衣物,穿坏、穿破的衣服,总是不能再缝补才会购买新的衣物,出行大多选择自行车出行。妻子说,这才是生活本真的样子,金钱是自己的,但是资源却是社会的,我们不能任性地铺张浪费。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我的小家庭显然比不上中老年家庭的厚重和付出,但是我们仍然乐于参加最美廉洁家庭评选,渴望和珍惜最美家庭称号。相信我们“80后”会有更多的小家庭参与进来,和谐更多家庭,优化万千家教,弘扬优良家风,共建廉洁家庭,见贤思齐,相习成风,成为建设廉洁廉政文明城市、文明国家值得依靠的新生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