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间故事集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作者: 该南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02:46 被阅读0次

    传统观点认为没有爱情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是取决于对象,而不是能力。

    在本书中,一个重要观点是弗洛姆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之间更多的是相似性而不是差异性,既然人与人之间没什么不同,那么与谁建立恋爱这种亲密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是我是否拥有爱人这种能力。“爱首先不是同某一个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不是爱的唯一‘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他的对象,而对其他人无动于衷,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有机体的恋爱或者是一种更高级意义上的自私。”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本书中,弗洛姆提出五种爱的对象,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

    1.博爱的基础是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这种认识不能是表面的,当看到表面关系时,只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在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之后,才能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共性,一种“中心关系”。

    2.虽然对母爱的动机各有各的解释,但最重要的动机是一种“超越自己”:母亲感受自己作为一种创造者的爱,超越处于被创造者消极地位的生命。母爱与父爱的区别在于,母爱是无条件的,这种无条件体现在我不需要去“赢得”它,无须为此付出努力,这种爱显而易见也有的缺陷在于,“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顺从是父爱的前提,需要我付出努力去赢得这份爱,它可以受我的控制。但努力的爱往往使人生疑,“我不是被人爱,只是被人需要而已。”父爱和母爱在孩子成长阶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母亲的作用是给与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遇到的种种困难。”

    父爱与母爱常牵扯出许多原生家庭的问题,单亲或一种丧偶式的教育,好像成年后很多痛苦与不堪都可以归结于童年不幸。但事实上我认为不是这样,人有选择的力量,这种力量既造就了你是你,也通过这种主观能动性在改变着你的未来,未来其实仍在你的手里,你有选择的权利,有摆脱痛苦走向幸福的能力,要相信自己的这份力量,最终会带领自己走向幸福,“我不会传递自己的苦难,要传递智慧”--TED演讲:做出的选择怎样影响你的一生?)

    3.性爱这一部分,弗洛姆与弗洛伊德不同,他反对“爱情是性吸引力的产物”,弗洛姆认为导致弗洛伊德观点流行的原因是十九世纪末严格的伦理道德的反动,以及当时关于人的主导地位思想是以资本主义结构为基础的,认为人的本质是竞争,是弱肉强食,他认为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这里找到了关于人是什么的答案,“身体、本能、要求食物或者占有都不是了解人的关键,关键是人的全部生活过程,人的‘生活实践’。因此他指出,“爱情不是性满足的结果,而是性的幸福。”“一切本能的愿望都得到满足不仅不是幸福的基础,而且不能保证人的精神起码的健康。”

    4.自爱与利己不同,利己的人不是太爱自己,而是太不爱自己,试图通过对自己的关心去掩盖和补充自己缺乏唉的能力。爱克哈特的一句格言“你若爱己,那就回爱所有的人如爱己。”

    5.神爱,这一部分牵涉到一些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在非信仰的世界中,生活除了人赋予的意义外没有别的意义。在信仰体系中,存在这样一种精神实体,它超越人,并对人的精神力量以及追求征求和新生的努力赋予意义和价值。尽管二者不同,但弗洛姆认为这两者之间并不互相排斥,在这里他讨论了悖论逻辑、矛盾和辩证法,以期说明矛盾的东西本身不是矛盾的(这句话听起来好矛盾),列举了很多道家的观点“重为清根,静为燥君”(原谅上了一学期道家哲学的我还是不知道怎么精确翻译,厚重是轻率的根本,安静是躁动的主宰?)还有“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以及郝拉克里特的观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皆流,无处常在),总体来说,矛盾无处不在,因此重点不是在思想上,“在于从正确的信仰转移到正确的生活道路。”转移到体验中(想到张再林老师的“身体哲学”,希望有空可以补个坑)。

    下一个问题是想谈谈一些假性爱情,偶像化的爱情、多愁善感的爱情和投射爱情。

    偶像化的爱情倾向于把自己爱的人“神化”,在被爱者身上失去自己,而不是找到自己,一旦不符合崇拜者的心愿,不可避免的在失望情绪中转移目标,寻找下一个可崇拜对象,陷入一种不停寻找、崇拜的恶性循环中。追求一种爱情体验的强烈性,这种形式的并非是爱情,而是恋爱者的饥渴与孤独。

    多愁善感的爱情是一种想象中的爱情而非真实存在的,通过消费一些代用品,如爱情电影、爱情小说、爱情歌曲来满足人与人结合和亲近的向往。这种爱情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把现时推移到过去”,在回忆和未来寻找的方式躲避爱情的现实,“为了减轻现实、人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所带来的痛苦。”

    投射爱情是将自己要处理的问题投射在他人身上,督促他人改正而对自己的问题不闻不问,试图从他人那找到生活的意义,有些父母也是这么做的,大号练废了,练个小号。这样做存在主要问题是:“每个人的生存在问题只能由自己解决,而不能通过一个代理者。”以及自己都无法解决问题更是无法正确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还往往有一种为了孩子不失去一个共同的家之类的理论,但实际上这种家庭往往笼罩在紧张与不幸的气氛之中,更不利于孩子成长。

    最后,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只能产生于两个人之间的,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从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而不是逃离自我。

    爱情不是避风港,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

    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

    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本人的成熟程度,以及在我们同世界和同自己的关系中能不能发展处一种创造性的倾向。

    关于爱情的实践问题,需要纪律、集中和耐心,纪律是类似一种规律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等,集中是专注的于一件事,专心做一切事。可以通过冥想来锻炼这一能力,每天20分钟左右的冥想,努力使自己眼前一片白色,排除一切干扰画面和声音,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找到“自我”:我=我自己+我的力量的中心+我的世界的创造者。集中以为着恋人之间必须学会亲近对方并向对方开放,而非回避问题。

    最后的最后,有一段话,很想分享:

    保持内心活动的清醒。譬如在感觉的累或消沉的时候,不应该听之任之和用随时可以捡来的消沉的想法去加剧这种感受,而应该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那么一蹶不振?同样在我们生气或者迷惑不解的时候,在我们开始想入非非的时候,都应该这样问自己。在所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觉察内心的活动,而不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找到为自己的辩护的借口。这样我们就常常会听到内心的一种声音,在我们讲述,为什么会害怕、消沉或迷惑不解。

    关于书中一些陈旧和带有偏见的观点:如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缺失阴阳结合的变异,是无法脱离孤独的折磨。(上一个借这本书的人在旁边评注:Fuck u)不可否认类似这样观点的局限性,毕竟这本书出版于1956年,还处于马丁路德金为呼吁黑人权利而被捕的一种人权极不平等的时代,总体来说,整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yn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