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的时候,父母或老师都曾教育我们:做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这么多年,我也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信念,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所以,每到接收到一个新任务时,行动起来都很谨慎,确保万无一失,确保事情按照预定计划,也就是最好的方向发展。一旦中间出现差错,就会很自责、内疚,甚至有些自我怀疑。
直到后来接触到心理学,然后慢慢地自我觉察,发现自身有很多不正确的认知,而且这些认识是从小就习得的,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影响着我的生活。这种完美主义的思想就属于这种情况。
完美主义,一直以为这是一个优点,而且现在身边也有人以这样的优点自诩。但是,仔细想想又有谁真正做到完美呢,完美存在吗?还是只是人们不断督促自己追求的一种境界呢。这样的信念确实可以督促一个人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但是它也给怀有这样信念的人带来的很多的困扰。因为追求完美,所以怕出错;因为怕出错,所以变得畏手畏脚;因为追求完美,所以让你更多关注到周围人或环境的不完美;因为追求完美,让你始终在路上,停不下来;因为追求完美,让你无法接受不完美;因为太追求完美,让你身心疲惫。
追求完美可以,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追求完美,但是也接受不完美的存在,从内心认识到不完美才是常态,错误和失误都是正常的存在,是人都会犯错,只要做事就会有失误的风险。及时给自己做心理建设,错了就错了,以后改了就行了,永远放过自己的上一次,并努力做好下一次,这样才能让自己达到自洽的状态。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事情,当时确实困扰我一段时间。就是一个工作中一个无意的错误操作,本来这个错误操作不大,但是,它触碰到了一个底层模块的一个缺陷,这个缺陷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一个系统近乎瘫痪的状态。万幸的是,事情发生在晚上,影响面不是很大,如果是白天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这样也让好几个同事忙活到大半夜。
由于确实是无意识的一个操作,所以当时我没有将系统故障跟自己联系在一起。因为我平时操作都是很谨慎的,而且,工作十来年,也从来没有出现过错误。
最后,通过分析审计日志,发现错误确实在我电脑上操作的。这样就有两种可能,我自己操作的,还有可能别人用我的电脑操作的。但是,我的电脑有密码,被别人操作的可能性不大。那就是我本人操作的。我使劲地回想当天做过的所有操作,但是,我怎么也还原不了现实。最后,推测可能是我在处理问题时,中间同事转来一个电话,一个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我处理完那个问题,再返回来时,由于当时打开的窗口太多,我给弄混了。这个理由也是有些牵强,但是,我实在回想不起来,错误到底是怎么从我电脑上发生的。事实摆在这里,我不能推卸责任,责任先担下,承认错误,承担后果。领导还是很不错的,表示理解,做软件的,调试系统过程中出现问题很正常,以后注意点就好了。
因为这事,我好几天都感觉挺内疚的。不自觉地总想还原那个操作,如果是我操作的话,为什么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呢。如果不是我操作的话,但是,审计日志不会说谎,记录的确是我的电脑地址啊。我越想越内疚,越想越想不通。甚至直接影响到我的生活。后来,我发现这样下去不行。想不起来就是想不起来了,没印象就是没印象,可能当时脑子就是进水短路了。算了,不想了,事情已经发生了,放过自己吧。不如想想以后怎么避免错误发生,或者发生错误了,如何尽快恢复的措施,这才是有意义的。
于是,我在电脑上安装了一个录屏软件,当我调试时,就同时打开录制,这样我的操作有录像,即使发生错误,一看录像也能及时还原解决问题了。
永远放过自己的上一次,努力做好下一次。自从转变思路后,整个人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一切都积极起来。现在再回想起那件事,却发现那个错误也有积极的一面。发现了底层模块的一个很大的缺陷问题,同时,为另一个困扰我们好几年的一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线索。
关于工作,每个人负责的工作不同,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也不同。就像我这负责的这块工作风险就是比较大的,别的同事遇到问题,都转交到我这里来,都有我来处理,我做得多,犯错的风险就大。直接不做的人,都没有机会犯错,所以,接纳自己会犯错,相信别人也会理解。不理解的人,我也没必要跟他计较。坚持做好自己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