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家访那些事儿

家访那些事儿

作者: 老草 | 来源:发表于2023-04-29 19:08 被阅读0次

    上周六在朋友圈里晒了两张家访的照片。与往常不同的是,照片里的每一张脸,都被我打了马赛克。

    评论区里,有刚走上讲台的小朋友打趣“这马赛克打的[破涕为笑] ”。我调皮地来了句神回复:“这叫打脸,懂[偷笑]”。也有已经脱离班主任苦海,成功上岸的老师不解:“要涂掉脸吗?[撇嘴]”。我乐呵呵地回了句:“嗯呐,要保护特殊学生群体[愉快][玫瑰]”。

    从前入户家访时,总喜欢和学生及家长一本正经地合照,用美颜相机拍美美的照片。然后在公众号里写家访手记,阐明入户家访的时间、对象和主要内容,并把照片当成配图,做到有图有真相。而那些照片好看得曾一度被认为我每次出去家访都带了御用摄影师。

    自己还算是一个做事细心的人儿,每次要把家访手记当成公众号推文之前,都会先私信学生家长,把文案发给他们过目,征求他们的意见,获得他们授权后才大胆地公开发表。

    总会因为家长同意发表和他们客套的感谢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虽然辛苦点(公众号的编辑排版要达到美观效果很是费时),但是很值。甚至幻想着若干年以后,学生回头看这些文字和图片,回忆起那个曾经青涩的自己,会忍不住嘴角上扬。


    有一次同样编好文案,同时发给受访的几个学生家长过目,问他们是否介意公开发表,陆续收到同意发表的消息,同样表示很荣幸。只有一位家长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在我进一步耐心地讲解后,家长终于弄清楚了。最后,家长告诉我,如果其他地方的人看不到的话,可以发。当然,这位家长也跟我说明了具体原因,以及如果让外地人看到后,可能给他们现在的生活带来的各种麻烦。

    跟家长一番私聊后,内心触动很大。因为那次入户家访有好几个学生属于特殊群体,有留守儿童,有离异家庭,有变故家庭……总觉得这些群体更需要老师们的呵护与关爱,也正是如此,才会走进他们的家庭去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状态。

    还记得七年级开学第一周,就打着“请写下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的旗号,引导孩子们写下姓名,小学毕业校(其实我手头都有),爱好和特长,以及父母的工作。也就是在那一刻,悄咪咪地对班里的特殊学生群体进行了摸排。

    摸排的结果,很让人心疼,班里的留守儿童和离异家庭多得超乎想象。这些特殊学生群体成了堆积在我心上的一笔明账,我亦清楚未来的工作会有多难。

    犹记得当时的这个摸排举措,比后来上级要求建立的“重点人群排查台账”早了整整八个月。有些工作用心去做,才能走在政策前面,在上面火急火燎地催任务要数据时,才能省心省力,做到不慌不忙。


    扯远了,回到那篇公众号推文的话题来。其他家长都同意发表,就一个学生家长说如果不被外地人看到,可以发表。天知道,公众号推文不仅外地人看见,就是外国人也可以看到的。

    既要满足其他学生家长的心愿,又要保护好这个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来想去,最后我做了两个决定。一是重新编辑文案,撤掉原来所有的家访配图;二是把学生保护到底,这篇家访手记里所有学生的名字一律采用昵称,只用名字中的某个字,或采用叠词,或在前面加个“小”字,或在后面加个“子”字。这样,读者就不知道我在家访哪个学生了,但被家访的对象都知道。

    当我把重新编辑处理好的文档再发给那位学生家长过目时,家长终于说没问题了。我也重重舒了一口气。

    这个小插曲让我明白,有时候,我们自以为在造福,但在有些人眼里,其实就是在造孽。

    从那以后,我依然会坚持家访。但不会再在朋友圈里发家访的图片,也没有在公众号写家访手记。

    上周六之所以会发家访的朋友圈,是为了纪念自己在入户家访的同时,被女儿的班主任微信家访。以心换心,以情育情,这或许就是教育传递的一种善念吧。

    因为有了之前的经历,有了敬畏之心,所以这次在发圈的时候特意马赛克了一番。


    说到家访,那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

    因为我的身体原因,小学和初中的班主任都曾多次到过我家家访。

    特别是小学的班主任沈老师,在我读小学期间的那七年(中途休学了一年),到我家家访的次数不会低于50次,你没看错,是不低于50次。我家离学校不过百米之遥,那些年沈老师一有空就到家里关心体弱多病的我。老师不但跟我熟,跟我的父母兄姐也都特别熟悉。长大以后,回首往事,家里人经常跟我说,如果没有当年的沈老师,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我。

    永远不会忘却沈老师对我的这份厚爱,等我彻底摆脱疾病后,我也成了沈老师家里的常客。特别是参加工作后,几乎每个周末从山区回家时都抽空会到沈老师家里坐坐,就像当年她经常到我家一样。

    而初中的语文老师和高三的班主任是在我毕业20多年以后,到我家家访的。当年他们是我的良师,如今是我的益友。现在偶尔遇到工作上的一些困惑,或是女儿学习上的一些问题时,我依然会主动向两位老师求助。


    正是这种异于常人的经历,让我对“家访”有一种特殊的偏爱。我会在某个闲暇的周末,或在微风轻拂的夜晚,骑着小电驴去家访。

    其实,我的视力不好,散光严重,平时夜里都不敢怎么自己开电动车的。但是,农村家庭有很多家长白天都要外出打工赚钱,只有晚上有空。为此,我还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跟学生说:“请珍惜老师每一个入户家访的夜晚,要知道我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家访的。”

    只是,我不曾想到,有一天家访会被变成一种硬性的任务,更没想到这政策会让家访画风变得被动又尴尬。

    有一次入户家访时,一个社会气息非常浓烈,自认为对教育政策很内行的家长,当着我的面,说现在的老师之所以会去家访都是教育局硬性规定布置的任务,而他们只是在配合帮助我完成工作任务。

    老师必须是文明人,不能爆粗口,只是听到家长嘴巴里冒出这样的话语时,内心真的有千万只羊驼奔腾而过!人,一旦社会气息太浓,身上就往往少了一点人味。


    其实随着现代化通讯水平的提高,家访也早已不再是传统单一的入户模式。老师们的家访可以是入户家访、电话沟通、微信交流、家长到校等多种形式。

    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如果不翻看与家长们的通话记录和微信聊天记录,我都无法相信自己的工作量。发现学生骑电动车上下学,要联系家长,告诉其危险性,让家长严管(其实就是在教育学生家长,没有家长同意,学生哪来的电动车);学生生病请假,要联系家长,关心学生状况;女生不打HPV二价疫苗,要联系家长,问清原因;学生没买医保,要联系家长,动员缴费;学生在学校有异常情况,要联系家长,反馈情况;学生各方面有进步,要联系家长,让家长放心……

    而这一切的一切,除了二价疫苗和医保缴费是上级布置的任务外,其余的都是我自讨苦吃去做的。

    之所以会去自讨苦吃,是因为内心有一个朴素的理念:不仅要做文明人,还要做文化人。关于文化,著名文学家梁晓声有一个很靠谱的解释:“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访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zx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