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的桥梁 ----育儿教训漫谈

教育的桥梁 ----育儿教训漫谈

作者: 毛会庆 | 来源:发表于2020-11-18 18:25 被阅读0次

        实验幼儿园让家长交流育儿经验,实际上育儿经验的书看了很多,但是育儿经验却没有多少。与其说谈经验,不如说谈教训更贴切。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小二十年了,一谈起教育仍然缺乏足够的自信。教育理论好谈,教育实践成功很难。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那一个,要教育孩子必需是“因材施教”。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是可以完全复制的。

    当父母的必需要努力读懂孩子。读懂孩子不是仅仅了解他的情绪、性格,更是对孩子的天赋、天性有个准确把握。这就很难了。因为当父母的很少有在孩子很小时就承认自己的孩子有着一系列的缺陷,也许不是不承认,而是没有认识到。而我们以为一个人的良好品质是后天培养的,孩子出生一张白纸,后来的性格、品质都是教育的结果。

    这很有道理,但是这却不能解释有的双胞胎一个优秀、一个平庸的现象。在我们看起来相同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下,孩子并不是齐头并进。所以,我相信教育的功能只能是加速一个人的成长,或者尽力阻止一个人的后退。一个人的天性是刻在骨子里的,在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他的性格密码就逐渐开始解密,他的智力就开始慢慢苏醒。我们以为是教育养成他的性格,是教育培育了他的智力,其实不是,我们只是强化了他的性格,唤醒了他的智力。

    台湾作家罗兰的《火种》这样写到: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生来就对一切都不起劲的,他们活着就是为过日子,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他们是不去理解,不去追究的。

    另一种人是对一些事情很认真,很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费的人。然而,他们之中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认真地去完成自己,而另一部分人却始终拿不出力量来。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原因在哪里?

    我发现,有些人比较坚强、他们自己很容易的把自己燃烧起来,发出光和热。而另一些人却不然,他们自己是燃料,有发出光和热的可能性,但是,他们自己不是火种。他们只是木柴或煤块,需要有火柴或打火机把他们点燃,然后他们才可以生热发光,而燃烧,而产生力量。

    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火种,去把自己引燃,而自己缺少使自己燃烧的力量。

    我非常认同罗兰的观点。教育就是点燃、就是唤醒。但我们点燃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烟火,唤醒后会是什么样的精彩,这就要看他们是木柴还是汽油了,更要看他有多少木柴或者汽油。所以,我也非常赞同实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适宜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同样,适合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将面临的教育困难是,孩子根本不听从我们的管教。我们是一团火,可是这堆柴却躲着我们,拒绝接受点燃。教育的前提是受教育者先接受教育。他关闭了教育的通道,活在自己的灯塔下,而我们又不知道这灯塔指向何方。很多家庭的教育悲剧就是父母过早的失去了对孩子的教育机会。孩子再也“不听”我们的,只能在争吵、斗气甚至打骂中继续着所谓的“教育”。

    所以,我觉得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只要这桥梁在,父母就可以一直不断的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而这桥梁我觉得就是父母和孩子“达成共识”的习惯、能力。

    要达成共识,需要的要件太多。父母的威望、对孩子的尊重、孩子的配合……这需要在平时不断的摸索、磨合。达成共识,需要双方的协商、退让,有时我强你弱,有时你强我弱。不管怎样,父母引领着孩子朝积极方向达成共识,慢慢的就会养成习惯。如果孩子很容易和我们达成共识,那父母是幸运的。如果孩子现在就是你说东,他说西,经常拧着,那可就危险了。等将来到了重要的事情上,需要和他一致时却发现怎么都难以一致,那就只剩悲叹“管不了”的份了。家长的教育权限有多长,全靠幼儿阶段获得。只要我们不失去这份权力,我们就有机会去改造孩子、影响孩子。

          在幼儿这个关键的教育时期,什么早教、什么专注力培养,统统靠边。家长致力于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桥梁 ----育儿教训漫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ac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