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孩子需要乐观
1.悲观在流行
习得性无助。人类面对许多无法控制的事件时的反应:经常试都不试就放弃了。
悲观的定义就是,在遭受挫折时滞留在任何最具毁灭性的原因中不能自拔
2.乐观需要从小培养
掌控行为是形成学龄前儿童乐观心态的大炼炉。
远离悲观。
二、孩子不快乐,父母有责任
1.错误的感觉满意
错误的“感觉满意”教育,二战后,父母只重视感受,忽略孩子的所作所为。
自尊运动导致了一系列有趣的行为,比如废除竞赛,以免使落后儿童自尊受损;放弃智商测验,以免使低分数者的自尊受损;对考试成绩进行处理,以免使那些得到D的儿童难过;降低教学目标,以免学习慢的学生伤心(反正现在已经不比赛了);将竞争视为坏事,不再背诵重要的学习资料,不再有大量繁重的作业。
2.感觉满意vs.表现满意
自尊=成功÷自我期望
根据詹姆斯的说法,我们得到越多的成功,并且期望越低,那么自尊就会越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成功或是降低对自己的期望来提高自尊。
能增强自尊感是十分令人喜悦的,但是不先获得与现实世界交往的好成果,而企图直接得到“感觉满意”,就是将因果关系颠倒了。
如果你的孩子感受自己无价值、憎恨自己或缺乏自信心,那就反映出他相信自己与现实世界的交往存在困难,一旦他与世界或社会的交往得到改进,并且察觉到自己的进步,他的情绪就会有所改善。
3.学会“表现满意”
我们需要的不是鼓励儿童“感觉满意”,而是教导他们“表现满意”的方法。
多数父母与老师偶尔也让孩子遭受挫折,以形成坚强的品质。受到“感觉满意”的观念影响的人,会介入以使孩子心情转好;受到“表现满意”方法影响的人,会介入以改变孩子对失败的看法,鼓励容忍挫折,并且奖励坚持、毅力而不仅是奖励成功。
“表现满意”的提倡者有两种新方法:一个是从悲观改变成乐观,另一个是从无助改变成掌控。
三、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快乐了
表现:抑郁症的流行,“感觉满意”时代以及自尊运动开始推行之后出生的人,比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人,患抑郁症的比例要高出10倍!
1.消极情绪的好处
焦躁最大的好处就是:绝大多数时候,它是你抵御风险、防止损失和侵犯的最前锋。
2.挫折的第二个好处,心流。心流发生在你的方法被应用在最高峰且与勉强可达成的挑战匹配的时候。太少的挑战造成厌烦,太多的挑战或太少的方法造成无助与抑郁。没有挫折,心流就无法获得。
3.坚持,当失败来临时候。
四、积极的沟通促进优势
(1)表扬过程
• “这画真漂亮,你一定画得很专注才能完成这么细致入微的艺术作品。”(表扬孩子努力)
• “真有意思!你一定用了很多笔触才能勾勒出这么多细节。”
(表扬孩子的技艺)
或者假设孩子某门课的考试成绩比上次高了,泛泛的表扬就是:“干得不错!我知道你可以的。”表扬过程则是:
• “上周你每天晚上都花很多时间来看复习资料,准备考试,现在果然奏效了!”(表扬孩子采取的方法)
• “你的成绩提高了整整10分!想想之前你做了哪些努力让你取得这么大的进步?”(表扬孩子的进步)
根据德韦克的研究,表扬过程是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最有效的方式
一个理解自己如何取得成功的人对未来会更乐观,也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挫折,即变得更加坚韧。
如果孩子不得不非常努力才能赢得挑战,你表扬过程实际上相当于告诉他:“继续努力,继续努力。”孩子得出的结论可能就是他不得不非常努力、花这么多时间,一定是因为他先天的能力不足或缺失。
香港大学的这项研究发现,表扬过程究竟是会鼓励还是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取决于孩子本人如何看待努力和能力。有些孩子相信努力和能力是负相关或成反比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天分很高的人不用怎么努力,而天分低的人才需要十分努力,因此,十分努力就说明这个人能力不行。持这种观点的孩子把努力看作是天分低的象征,因此觉得努力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因为这让别人觉得他不够聪明。
(2)表扬特质
表扬特点则是指出并认可某个人的内在特质,也就是“表扬这个人本身”。还以带了一幅画回家的孩子和成绩提高了的孩子为例,对这种成绩,表扬个人是这样的:
• “哇,这幅画真漂亮,一定得有艺术家的天分才能画这么好。”
• “继续保持,你可以成为尖子生。”
研究表明,表扬个人可以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比如,告诉孩子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而不是表扬他的助人行为,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慷慨。
表扬个人看似鼓励孩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尤其是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但也可能会抑制其成就;而表扬过程虽然可以激励孩子取得成就,却对道德的发展影响甚微,甚至当孩子相信努力意味着能力低时,表扬过程还会适得其反。那么父母到底该怎么做呢?
(3)从优势出发的表扬
“你的确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优势),画出了这么多颜色(行为)。”
• “这幅画中有这么多细节(行为),看得出来,你充分运用了自己的观察能力(优势),才能创作出这样惟妙惟肖的作品来。”
• “上周你每天晚上都坚持复习,即使是在你很累或者想玩电脑游戏的情况下,你还在坚持(优势)。”
• “你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优势),不懂的地方就去问老师(行为),这让我很佩服,付出就有收获——你的成绩提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