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起因应该要追溯到一年以前,那还是因为我们在校园内发现有一个地方经常被破坏,然后最终抓到了这位违纪的同学。但是在了解的过程当中,班主任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这位孩子平时很老实,也较沉静,想不通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在约见家长之后我才恍然大悟,根源在家庭的破坏。
这个孩子现在已经是初中学生。早在他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离婚了,而他也被判给了自己的爸爸。但在事实上,他的父亲一直没有陪伴过他,一直在四处的出差。妈妈呢性格也不好,也很少陪伴他。唯一庆幸的是,她的外婆一直对她很好,读小学期间都是在他外婆家生活。
等他进入初中后,他的父亲做了一系列的计划,也把重心放到他的身上,利用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经常陪他运动,给他做饭,然后在学习上严格要求他等等。可能他的父亲与他之间因各种原因与心理产生了隔阂。这个孩子慢慢的不按时回家,与爸爸的沟通也越来越少,问题却越来越多,父子矛盾越来越大。有时他还到母亲那里去告状,爸爸怎么对他不好。万般无奈,一气之下他的父亲把她送到托管机构,然后就管的更少了。他就成了那飘荡的浮萍,没有了港湾。
而在学校他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迟到是家常便饭,与同学交流,与老师沟通越来越少,很多时候的问话他都以沉默应对。与老师同学交往还保持着十分的敏感、紧张与警惕心。原本成绩不错的他也一落千丈。即使老师们都对他细心关爱与十分的宽容,但是他总是面无表情,千年不变,甚至出现了有时上课突然不见人的这种令人担忧的情况。与他聊天和交流沟通也完全没有作用,与他父亲的联系也成了无效的教育方式。
尤其令我们担心的是,在他与同学交往过程当中,可能出于对那个同学有事影响到他,让他心存不满,或者也许是因为他希望与这位同学做朋友,他用他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处理,出现了把同学的书故意弄丢等行为,甚至出现了一些更严重的苗头,给同学造成困扰。
为此班主任与他爸爸进行电话信息沟通的时候,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心理老师在找这位孩子交流的时候,他也是一种拒绝的态度。万般无奈当我再次约定与他爸爸对面交流的时候,他父亲觉得他也没有办法,已经从内心躺平了。觉得办法都想遍了,没办法改变。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肯定了他爸爸的一个处理较好的方面,就是对孩子犯下的错误,还是承担起了监护人的相应责任。给了一个提醒:孩子之所以不会处理与同学之间出现了问题,恰恰是因为缺少父亲的这种有效陪伴,那么他无从去感受学习如何去认识生活,也缺乏最重要的交流学习的机会,不懂得如何去与他人交流相处,内心也是孤独而无依靠的状态,情感上不太能够理解和体会他人的感受。因此,如果缺乏有效陪伴的话,孩子的问题还会存在,甚至会更严重。因此在我们学校采取多方润物无声的关心关注外,我还给了他几条建议:一是不要放弃,要有信心,因为孩子的身体还不错,同时他的思维能力也挺好,年龄也不大,应该说还有教育的极大可塑性。二是要充分的寻找多种沟通方式想办法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有效陪伴孩子。用手机信息的方式,更丰富的沟通,或是利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语言沟通,亦或是利用周末或其他时间陪孩子吃饭,出去走一走,适当的运动等等。三是充分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育。如与老师保持这种沟通联系,通过她外婆的这一个唯一能够给予他温暖的港湾,好好的营造这种情感生活等的陪伴指导等。究竟最终会是怎样的,我想通过所有人的努力,也许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由此我想到在我的教育生涯中,确实接触过许多的这种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当中当然有一些很坚强,也很阳光,很懂事,很上进,最终也很不错。但更多的由于家庭缺失的状态,在心理上往往会出现这种与他人沟通不畅,与他人相处容易偏激,容易被激怒,非常敏感,情感贫乏,对生命漠视等问题。这个家庭的正常,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无形而重要的润泽,若是家庭是温馨和谐,民主而又稳定,父母的关系温暖的,那么这样的孩子他一定会是情感丰富,经得起挫折,阳光积极努力向上的,那么对他的一生也将是能从心灵深处产生无穷的力量,将伴随他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因此,如果您是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希望您能做一个不仅仅为自己活着,也要做一个对自己孩子生命负责的这种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婚姻,对待自己另一半,营造好自己美好而温馨的家庭。这既是自己的幸运,也将是整个家庭所有人的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