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66岁了。
一张鞋拔子脸,满脸老褶子的他带着徒弟们演出了一部古装剧:
《鹊刀门传奇》。
这部剧,有人看不惯。
他们评论说——
这简直是“武侠版的《乡村爱情》”,俗套。
这不是电视剧,只是一个拼凑而成的加长版小品。
可见,赵本山真是江郎才尽了。
有人看不惯,就会有人很喜欢。
因此有很多人,从中看到了已过花甲之年的赵本山选择活成自己。
这部剧,看似是古装武侠,讲述江湖故事。
但在骨子里,它还是家长里短,人情冷暖。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只是,这一次,赵本山表演地淡定从容。
《鹊刀门传奇》开播前并没有太多宣传。
在圈子里混迹半生的赵本山,自然知道放弃宣发对收视率会有怎样的影响。
但他还是选择了不做宣传。
从这里就能看出,他不在乎。
或许就是因为这种不在乎,反而让赵本山有了一种松弛感。
因为不在乎,才不被束缚。
相较于之前“小品王”的赫赫威名,如今的赵本山,才有了一代宗师的返璞归真。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年轻成名之前,赵本山的生活很苦。
或者说,是凄惨。
6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远走北大荒。
赵本山就被留在村里,跟着盲人二叔生活。
会拉二胡唱二人转的二叔只能教年幼的赵本山学艺。
赵本山很有天赋,他后来成名的形象就是模仿盲人,被称为“赵大瞎子”。
而在当年,因为生活穷困,赵本山经常吃不上饭。
或许这也是他后来将钱看的特别重的原因——
真正在生存边缘摸爬滚打过,吃过苦、受过穷的人,才会对穷困有一种骨子里的恐惧。
他们过够了那种黑暗里看不到光亮的日子。
所以后来出名后的赵本山,似乎对钱有着特别的执着,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坊间传闻,当年赵本山带着范伟参加演出,演了7场,主办方给了42万。
结果,赵本山只给了范伟7000块钱。
这样的做法,就连老搭档高秀敏都看不过去,她揶揄说:
“哥啊,你也太抠了,好歹给人家个零头呢。”
这件事流传很广,后来范伟出面澄清,他解释说:
当初人家是邀请本山大哥一个人去商演,自己是跟着去凑热闹。
后来的7000块钱还是本山大哥从自己的钱里拿出来给自己的。
说是这么说。
但江湖上的事,往往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都是人情往来。
所以,不能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
后来,范伟曾和赵本山“决裂”16年。
这样的行为背后,不难猜出,当时范伟心里是有委屈的。
后来坊间还有传闻,赵本山捧红小沈阳之后,将他一段盘剥。
气愤之下,小沈阳出走单干。
这些事情,无从稽考,只是能让人看出其中的人情凉薄。
要说赵本山爱钱,那也无可厚非。
一个经历过饥饿难忍的人,后来养成藏食物的习惯,并非不可原谅。
因为他心里是真的恐惧。
而这种恐惧,往往会转化成久贫乍富,挥霍无度。
所以就有了后来关于赵本山的各种豪奢传闻:
花2亿买私人飞机,成了娱乐圈里最早拥有私人飞机的人。
据说买了飞机之后,赵本山在演出中病倒,送到医院手术后,醒来后的赵本山第一句话就是:
“我是不是造大了?你去问问,那架飞机还能退不?”
受过穷的人,往往容易“报复性消费”,但在骨子里,那一抹质朴的底色未曾改变。
这是赵本山能够蜕变的原因。
后来我们知道了,赵本山退出春晚,光环消隐。
但正是在那些暗淡的日子里,赵本山发现了自己。
一个人,是没有办法拥有超过自己生命负载的财富的。
如果超载,只能反噬。
于是,曾经在央视节目中挥斥方遒的赵本山变得低调了。
他回到老家,和村里的老人一起,拉拉二胡,唱唱二人转。
或许,这才是他最想过的生活。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在名利场中戴着面具尔虞我诈?
本以为赵本山会平淡度过余生。
没想到,66岁的他还会再一次出现在屏幕上。
这一次的赵本山,没有太大的追求。
《鹊刀门传奇》或许就是他和徒弟们演来自娱自乐的。
别人怎么看,他不在乎。
所以,才会连宣发都省了。
他只是闲不住,想要活动一下手脚。
没有心里紧绷的那根弦,赵本山的表演反而像是——
不演之演。
他不是为了表演谁,不是为了更高的名利。
只是为了愉悦自己。
这样的赵本山,才是真正的一代宗师。
经历过生命里的波折起伏,最终,他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如此,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