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民警妈妈辅导作业到凌晨2点,情绪崩溃砍伤孩子后自缢身亡。
这是非常令人心痛的事件。
我想问问大家,上面事件中的母亲,当她拿刀砍伤孩子时,她爱她的孩子吗?
可能有些人说爱,有些人迟疑地说不爱吧!
当妈妈拿起菜刀砍向孩子的这个动作表现中,我们无法看到爱。
我们可以想象,妈妈当时的表情一定是狰狞的,眼神透着失望,动作是粗暴的。
孩子呢?这一刻一定是害怕的、无助的、绝望的。
事件里的妈妈正因为情绪化表达,而酿成了悲剧。
情绪化表达强调情绪的爆发和失控,而情绪表达则强调我们对情绪的认知和处理。
情绪化表达则往往会带有激烈的情绪色彩,让人感到不适和疲惫,而情绪表达可以通过清晰、准确和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要注意,当陷入负面情绪时,我们的表情和动作,往往是下意识的,这可能会让我们把情绪表达变成情绪化表达。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比恩提出的信息传递理论,强调了表情和动作在情绪表达中的关键作用。
根据他的观察,语言在信息传递中仅占7%,语调语速占据38%,而表情和动作则占据了惊人的55%。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情绪的表达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在处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时,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表达情绪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需要我们在每个特定场景中视情况而定。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个原则,就是先识别情绪,再去表达情绪。
在情绪表达中,不仅仅是表情和动作重要,语言也有它不可忽视的力量。
俗话说:“一句话叫人笑,一句话叫人跳。”
用语言该如何进行情绪表达呢?
第一步:摆事实
什么是摆事实?
要表达客观事实,真实所见,不带任何偏见和评价。
很多人一开口第一句就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往往带有自己的评价,这样很容易把彼此放到对立面,也可能会激起对方的防御心理。
平时我们都会怎么说?
“你怎么整天就知道打游戏啊!都几点了,你怎么还不去睡觉?你太让人烦心了。”
摆事实是什么?
“你已经打了5个小时的游戏。”
第二步:讲感受
客观的表达你的真实感受。
很多人误以为沟通中不可以表达感受,其实情绪和感受是我们最柔软和真诚的部分,本身不具有杀伤力。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带着强烈的情绪去表达情绪,反而造成很强的杀伤力。
什么是带有强烈的情绪?比如说我歇斯底里的表达伤心,语调非常尖锐,语速加快,激烈的表情和动作。
比如说,对着孩子咆哮“你到底能不能写完作业?明天还去不去上学?”“这道题讲了多少遍?你是不是猪脑子?”“你才考了XX分,你是不是想把我气死?”
讲感受的表达是怎样的?父母的声音是适中的,语速是平缓得,表情要平和,态度要冷静。
比如说,温和地对孩子说“七七,这么晚还不睡觉妈妈担心你的身体;明天起不来迟到可能会被老师惩罚,妈妈不想让你受罚;而且如果睡眠不足也会影响明天的精神状态。”
第三步:说需求
清楚明了的说出你的需求。
直接告诉对方,这是很多人缺失的。
原因一方面是我们会默认对方应该知道我们的需求,不需要我们说,喜欢让别人猜。
另一方面就是中国人的含蓄,不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需求往往藏在情绪和感受的背后。
所以我们要勇敢地表达出来。
但是需求不是命令,需求里应该带有礼貌和尊重,并且是好达成,容易上手。
最好的正面的请求(你可以怎么做)而不是遏制性的请求(你不要怎样做),前者比后者更容易让人接受。
比如说,我希望你可不可以适当的减少打游戏的次数,每周打一次呢?我希望家务活我们可以一起分担。我希望你可以独立完成作业。
场景模拟:小朋友在家里玩玩具,弄的到处都是,满目狼藉。
想一想,当时的我们是一种怎样的反应?
我们模拟一下妈妈的反应:
“怎么每次玩玩具都和打仗似的,弄的到处都是,你就不能好好玩吗?说过多少遍了,玩一个收拾好了再去玩另一个。每次都是让我去给你收拾,你就不能自己收拾好了吗?我每天下了班多累啊,回到家都不能休息,以后你的玩具必须自己都给收拾好了,收拾不好就别睡觉!”
平时有没有这样处理的家长呀?
听完这些话,如果你是孩子,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会听家长的话把玩具收好吗?
大概率是不会的,即使收拾好也绝不是心甘情愿的,有可能害怕你发火或者是动手打他。
下次孩子还是不会主动收拾玩具,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
我们父母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情绪表达呢?
第一步摆事实。“宝贝,看来你今天玩的很充实啊~我看见这边有你玩的沙子,那边有你玩的积木,这边还有你玩的拼图,呀,还有你的公主和恐龙呢!”
第二步讲感受。“我觉得你玩的应该特别高兴,妈妈也跟着高兴,但是呢,妈妈今天因为工作太忙有一些累了。”
第三步说需求。“我希望我们能共同承担收拾玩具的责任,或者是你可不可以挑大梁,承担整个收拾玩具的任务呢!”
大家想想,这样和孩子表达情绪,孩子的感受是怎样的?孩子会不会主动去收拾玩具呢?肯定会的,对吗?
情绪表达呢?是手指向外转化成手指向内看自己,三步走,我看到,我觉得,我希望······
大家学会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