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人的第 19 篇文章
"
日期:2018年04月14日
德宏不需要胡须
因为胡须表示了对自己的怀疑
对生活的怀疑
而德宏不需要
因为快乐是真实的
生活自然是真实的
今天我想抛出第三个问题:
人该如何在家庭中自处?
我和一个背着包出来独行的人在探讨一些东西,比如时间,空间,灵魂,信仰等问题,其实我们都混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切的哲学命题都是围绕人展开的,研究任何的哲学命题都首先必须接受人性中的好与坏,不然尽善尽美的哲学观点和黑色哲学都是伪命题,不能成立的。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魔鬼,而灵魂里住着天使,是遵从身体中的魔鬼的还是遵从灵魂中的天使,其实是自己可以把握的,这在于你接受的教育,讯息,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审美观,价值观,哲学观。这样我们可以自己作出判断,而不是由别人来判断,自己做的只是跟随。
说简单点:我即是佛,我自万物中来,我往万物中去,万物即我。
人当活如一棵树
一棵树的根系越是发达,其汲取养分的速度就越快,则成长也越快,人亦如此,人通过亲人,爱人,朋友,社会,艺术,自然,书籍等汲取养分,,涉猎的越多越深入则成长越快,可有一点很重要,你扎根的土壤很重要,树根会绕过坚硬石头的缝隙找到水分和土壤,可大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很多人的根系只有很少的几根还扎根于石头上而不自知。
一棵树无论怎样开枝散叶,历经风吹,其方向只有一个,向上,不断的向上。风使她摇摆,只是因为她不想反驳,狂风裹挟怒骂而至,她挺立迎接,微风携手软语而来,她挥手送别。山是斜的也不影响她就是直的这件事,可大多数人看来山是直的,于是她便成了斜的,这可又如何,她依旧保持沉默。
一棵树其根系越发达,则枝叶越繁茂,冠盖越大,她将每一分可能没有意义的存在通过汲取和转化变成了更有意义的给予,并且毫无保留,汲取的越多给予的也越多。人亦当如此,若只是一味的汲取,那人只不过是一个无意义的集合体,即存在的毫无意义,因为活着这件事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感知和被反馈才有意义。
以上是我在芒市看一树而有所悟。
如何思考问题?
将事情的阴阳两面极端化
从两个极端点向中间靠近,其交点就是矛盾点也是平衡点
因为阴阳的两个极点意味着虚无
比如人的生命的阴阳两面即生和死
生之前为极阳,死之后为极阴
生命过程就是阴阳平衡的过程。
个人身体的阴阳交汇点不平衡则身体出问题
个人灵魂的阴阳交汇点不平衡则思想出问题
所以,世间没有极好的事
极好的事也一定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世间也没有极坏的事
凡事都有解决之道
切莫受困眼前
以上是我在芒市去腾冲的路上写下的,是这些天各种思想碰撞和自我思考的结果。我接受你的不喜欢,但我拒绝评判。
昨天我去了下绮罗村,在那里我碰到了段家玉的后辈,相谈甚欢。她带我去了李先河的故居和李珍国故居,去了已有百年历史的最美乡村图书馆,值班的婆婆已经86岁高龄,已经义务值班31年,如今仍在老年大学学习两门课程。
在民族英雄李珍国故居遇到了他的孙子,已是76岁高龄,老人抓着我的手我们合了影,在那里我满含悲愤,强忍泪水,情绪久久不能平复。我答应老人家把照片洗出来给他送过去,因为他要给他的孙子看。
在回来的路上遇见了一个手艺人,他邀我做客他的新店,在那里碰到了洞经古乐的女子乐队,她们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一位大姐还给我介绍另一位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人刘老师,约定改日拜访。
我在腾冲等设备寄过来,到时我会详细的向大家介绍这些人和背后的故事。
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 END -
文字:墨池
排版:天佑/甲鱼/银梦雨
墨池微信:mochiz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