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这里是5岁小朋友天天和3岁小朋友堃堃的公众号,由他们美丽的麻麻零月浅浅代笔。
其中黑色的字是浅浅的内心独白,粉红色的字是天天小朋友的,蓝色的字是堃堃小朋友的,姑且称之为“文章”吧!
为什么想要开一个公号给小朋友们写作?
这个念头来源于2020年初的上海年会,我遇到了朋友--生涯顾问大贝,她五岁的儿子已经加入了007,每周一篇写七年。
我们坚持写作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好习惯,完全可以改变一生!
之前我花了很多精力看育儿书,也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小朋友,不容置疑我是他们心中最炫酷炸天的“偶像”,在他们心中觉得妈妈简直无所不能。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成长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女儿从小我就熏陶她学跳舞,我一直觉得跳舞是女孩子的必备技能,跟画画、乐器、围棋一样,四岁半时,我勾引她给她在幼儿园报了班。结果真是让人心碎,虽然老师判定她天生柔韧性好,但她学了半学期坚定地说,妈妈我不想学舞蹈了!
我差点没一口血喷电脑屏幕上!突然就很羡慕我自己的妈妈,我从幼儿园起就很喜欢跳舞,六岁主动跟我妈妈说,我要学跳舞。小学三年级去考了少艺校,六年舞蹈训练、三年唱歌、两年琵琶,让我受用终身。
然而轮到我女儿这里,压个腿都喊痛,你知道吗我是那种生娃宫缩三天两夜,生完觉得也还好的那种人;是那种浑身四处绷带全身都是青紫还参加健美操比赛的人。
然而女儿儿子是真的平平无奇=,=!女儿倒是很喜欢画画做手工,我内心希望她能比较全面的发展,儿子蠢萌蠢萌的,倒是非常适合做表情包,经常能把我逗笑。
然而怎么办,平平无奇的人生也要想办法突破呀,这次疫情,我每天带着小朋友们,教他们画画、舞蹈、练英语口语、认字,让爸爸带他们运动、玩桌游,发现小朋友们对困难的容忍度太低了。
为此我又设计了一套游戏玩法,希望通过一些奖励、诱惑的勾引,比如好吃的、比如switch游戏《健身环大冒险》,来勾引他们完成打卡。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迅速完成技能早期的积累,把小朋友们赶到正反馈的快车道上去。
但是每天打卡项目过多,又会出现问题,潜意识会挑着简单的先做,困难的就丢到了一边。所以这个打卡项目的设计还是得遵循OKR或者“每天三件事”的方法,这个我改天单独写一篇文章来阐述方法。
目前英语口语坚持了一个月,比一开始的磕磕碰碰,读得流畅多了,再其他也就没有什么了。她依然是坐不住,不想学,想尽办法讨价还价。
逼着他们学跟自己想学完全是两件事!虽然我相信她取得的小小成果回去上课一定会有老师表扬,会收到一点正反馈鼓励,但是还远远不够优秀,没办法激发马太效应,所以我的重点变成了如何激发小朋友们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我相信一切的问题都是认知问题。相信一切的问题都有方法可以解。
孩子是一个复杂系统,但是再复杂的系统也有底层逻辑可寻,如果我没有做好一件本可以做好的事,除了错过最好的时机,那就是认知不到位,带好一个孩子,需要太多的坚持、理解、反思、复盘。
有一个小朋友课程我观察了半年,发现它每一个细节都符合科学认知的原理,就是有两个问题,一是贵,线上课搞得跟线下课价格一样;二是麻烦,半年前我也觉得不错,方法是对的,就是太为难家长了,这套看起来是小朋友的课程,其实是需要一个大人陪伴做很多事的,真心好累。
但是关键是其他的那些课程效果甚微啊!像我们这种崇拜费曼学神的人,你叫我去接受小朋友坐在那里被动灌输知识,臣妾做不到啊!
世界上的事,终归没有什么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当你明白什么可以舍弃,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一些。
想用写作记录下他们的变化--或者这又会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总之,希望小朋友们长大以后,看到麻麻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费尽心力,花了一百零八式,只是希望能给他们一个可以有选择权的未来,在未来遭遇失败挫折的时候,世界也会变得可爱一些吧!
写作,让试错、成长、变化(变好或变坏),有迹可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