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打油的蒙学

作者: 顺口溜周打油 | 来源:发表于2017-03-16 16:28 被阅读0次

打小对文字也没什么爱好,当时对自己未来的期盼大多是些身穿白大褂,带着大盖帽,胯下宇宙飞船之类的拯救世界的人物。所以至今还记得那个改变我梦想的下午。

那天的我可能还是沉浸在撒尿和泥的乐趣中,我老爸喝完了酒,赤红着脸回到家,给我们讲了一个趣事。当时在我家所在村子的村头,一个东北俗称屯大爷的村痞名叫韩五。这韩五一日不是在哪里弄了一个北京212的车壳子。

类似这个

当时在私家车与普通农村人家的距离十万八千里,这个212壳子无异成为了韩五村痞地位提升的关键。于是韩五灵光一闪,不知用什么方法将这个壳子安在了一个俗称小二五的二十五马力农用车上。

类似这个

一切就绪,这韩五便驾驶着他的新车,突突突的上了大街。一路上几近万人空巷,大家都呼朋引伴前来评头论足。这韩五如何趾高气扬或是被交警抓住罚钱了事都不是重点。恰恰是一个旁观者的几句酸化点醒了蒙昧无知的我,醍醐灌顶般给我打开了一扇门。正是有诗云:

远看是吉普

近听小二五

仔细一瞅

王八犊子韩五

酒足饭饱的父亲吟完此诗倒头便睡,留下了振聋发聩的我。

这区区二十字由远及近,有声有色,有平淡有高潮有转折,有诙谐有讽刺。生动立体的刻画了一个王八犊子的形象。这难道不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吗?这、这、这么比《小桔灯》《我的叔叔于于勒》有意思多了!

从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沉醉于文字和韵脚中不能自拔,幻想着未来我也能写出那种震惊四座的句子。对自己未来形象的设计也从警察、科学家等枯燥呆板的形象变成了一个能从嘴巴里喷出匕首和投枪的诗人。

终于有一天,班级里组织开家长会,主题可能是感谢一个学期各课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中间穿插着同学们表演的节目,其中有一个三句半,这是有我负责的。

大体的词都是什么:‘我们四人台上站,表演节目三句半’之类的套词。当时我们有两个任课老师一个叫张常赫,一个叫李志富。分别教政治和历史,因为不是升学考试科目,所以大家上课都不怎么认真,两位老师也听之任之,上课大多是扯扯蛋。于是乎我想吟诗一首哇。就自作主张添了点词大体是这样:

历史老师李志富

自称学问撑破肚

拿手好戏是什么

白呼

政治老师张常赫

自称学问一大车

天天上课干什么

唠嗑

台下一片哄笑,老师们的红脸与我妈妈的青脸成为了黑白回忆里的唯一色彩。

到如今,很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的记得那日在我在夕阳里奔跑的身影,和在后面拿着笤帚追赶的妈妈。

长大之后,看了更多的书,也写了很多不痛不痒的字,总觉得在没有比这两个三句半更直抒胸臆的了。而《韩五之诗》我也会经常拿出来慢慢回味,逐字逐句,似有回甜。而反观‘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也好,‘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也罢,与之相比,不过尔尔。


纯属巧合,如有虚构,纯属雷同。

相关文章

  • 周打油的蒙学

    打小对文字也没什么爱好,当时对自己未来的期盼大多是些身穿白大褂,带着大盖帽,胯下宇宙飞船之类的拯救世界的人物。所以...

  • 庚子年正月十九记实

    字丑学疏愧育人,中途易帜当编辑。 恶疾当途难出门,神兽在家勉为师。 *by周打油

  • 学打油

    学打油 一一春风一路飘原创 隧道限速40kg, 急煞过往游客。 博大精深文化, 贻笑心安理得。

  • 蒙学

    终于要到了上学的年纪。记忆模糊了,倒不记得上学之前,家人是否时常念及。应是有的,不过我不在跟前罢了。 去学校报名,...

  • 蒙学

    蒙学 |格言联璧(1) 格言联璧 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

  • 蒙学

    蒙学 | 格言联璧(2) 接物类 事属暖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

  • 蒙学

    蒙学(3) 惠吉类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开卷有益,作善降祥;崇德效山,藏器学海。 群居守口,...

  • 【蒙学经典】——《三字经》总目录

    【蒙学经典】——《三字经》【总纲】 【蒙学经典】——《三字经》【1】 【蒙学经典】——《三字经》【2】-【4】 【...

  • 打油学兄

    一汤一筷一和尚, 味美人单心傍徨。 若得佳人羞答劝, 开怀畅饮没空忙。

  • 国学常识:国学启蒙之蒙学

    国学常识|蒙学介绍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等。 目前,学术界所称的蒙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打油的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ej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