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找我调理的孩子居然都是积食方面的问题。所以今天俺就说说为什么现在积时的孩子如此之多?而且会经常积食?
一方面现在的孩子被养的太精细,家长恨不得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吃的也不例外,觉得什么东西好就买什么,也不管适不适合。所以现在的孩子多数是吃出来的问题。
食谱里荤得多,素的少;口味重的多,清淡的少,还特别喜欢吃冷饮、油炸食物,结果孩子的身体偏阴、偏寒、偏滞。所以饮食结构不改变,问题也难得到根本解决。
老中医说:要让小儿安,七分饱来三分寒。要养好孩子,现代家长必须注意饮食不要过精、营养过高,要以五谷为主,以粗粮为主。
孩子的养生和大人一样,“养气”为重。胎儿离开母体切断脐带之时,落生的第一个信号就是“哭”——“哇”的一声用以震荡肺气行使呼吸;第二个信号就是“号”(吮乳),开始了胃的受纳以充后天营养,使“气”得到延续。
“气”须靠后天五谷的不断充实。因此,婴儿在4个月以后宜喂吃米糊等五谷淀粉类的食物,且慢慢加量,老人常说把孩子当阿猫阿狗养,也就是要“粗养”。
7个月前也不必过多进食鱼和猪、鸡肉类,因为其蛋白不好消化,7个月后进食肉类,也是鱼肉为最佳,因为它消化好、营养好,且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
其实,家长们一味给孩子进食过精、营养过高。不但让脾胃功能虚弱,还会促进孩子早熟,大自然中获取的食物越来越少了!
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运动太少,在学校,有些校方怕出安全事故,很多体育项目都取消了,甚至把体育课也取消了。回到家,不是补习班就是窝沙发玩手机、看电视(现在颈椎、腰椎病已经低龄化)。
还有一方面,就是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现在都是高楼大厦,水泥地,在城市里很少看到土壤。细细回想下,我们小时候经常在田地间奔跑,脚穿布鞋或者赤脚,几乎没生过病。脾在五行对应“土”,所以经常跟大自然接触的娃养脾胃。
这样一分析,调理脾胃是不是变得很简单?脾胃好了,也不容易积食了。
积食的症状是什么呢?不同孩子的症状可能会不一样。简单说明下:
看舌苔更容易分辨:
舌头,中间舌苔白厚或者黄厚。伴随胃口不好,有口气;严重者会发热,伴随便秘或者呕吐、拉肚子、肚痛、咳嗽。
用灸调理过程中的舌苔变化积食拉肚子,是因为这些积滞的垃圾在胃肠道里面的东西,身体觉得消化不了,那他就想把它给排出来,让他畅通。
肚子痛,可能就是东西在这里堵起了,导致身体的不通畅,中医讲不通则痛。只要不通就有可能会导致痛。加上可能容易产生胀气,也会容易肚子疼。
咳嗽(内热产生向肺部熏蒸的结果),发烧(内热开始产生要解决积食),拉肚子(为了排出积食),呕吐(吐出积食),根据体质的不同还可能出现咽喉发炎,扁桃体发炎,疱疹性咽峡炎,嘴角长东西(内热往头部熏蒸蔓延的结果)。
此外,由于内热产生后会消耗大量的气血,而人体免疫力也就变弱,就会非常容易感冒,出现鼻涕,鼻塞等等。
积食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小孩一有问题,希望妈妈们第一时间要往积食方面想,别再第一时间想扁桃体发炎。
如果积食了,怎么办呢?
可以通过药物(焦三仙10G、炒鸡内金10G熬水),也可以通过艾灸、吃益生菌来处理(图片上有具体的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