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早上睡梦中,微信电话一声响,一下给惊醒了,一看,原来是千里之外的妹妹打过来的,头一句问:“回家需不需要做核酸检测,用不用隔离。”纳闷,怎么说的好好的,不回来过年,咋回事?我赶紧问,那头妹妹一通怨气:孩子不想看见我们,谁也不想理,我说都走了,人家真说,那你们走吧。这一天天要求打卡的作业不写,啥也不干,现在高中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升学率,将来高中考不上,大学就无缘了。我就想和爸妈一块回老家过年,现在都在收拾行李,让他一个人在这过年。我一听,这分明是在赌气啊。
我劝说:“先冷静一下,你去上班。”
没过了一会,妈就打电话过来,说这孩子耍着木事,一叫写作业,就操气,发脾气。白天一天,钻到屋里,摸摸东西,看看电话手表,到晚上了,他妈妈回来了,当天的作业也木写完,吃完饭了,才坐那写作业,有时候都写到十点。
说完感叹道:唉,城里的孩子抓得更紧,人家都在学,你不学不就落后了?大人也是担心,考不上好初中,好高中怎么办?
听着老妈的诉说,劝着老妈,心先放宽一些,你老俩就管好自己,不去催促孩子,让他自己照顾自己一天。
2.
八点多了,又一阵微信电话响,一看,是一个朋友梅打过来的,寒暄几句,梅就说起了上高一的孩子,历数了孩子从初二到现在的情况,这多么像当年的自己啊。只要是一说起孩子,先追溯历史。我试着问了一句:“那现在你是面临什么问题?想怎么解决?”
原来是昨天收到了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其实是比较差了,无意中又看到了孩子的日记,猜想是在上课的时候写的,怀疑孩子上课的时候写日记,就是没听课或者就听不懂了,才去写日记,觉得孩子还没有完全适应高中生活,学习状态不好。
聊了半天,想让孩子做一下心理疏导。
放下电话,我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可是这样的孩子难道不是我们做父母养出来的吗?
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日促就的,看到孩子们没有达到父母想要的样子,焦虑紧张。
亲子教育中,我们当如何面对那些我们认为孩子该做好,但孩子没有做好的问题?
面对孩子马虎、磨蹭、沉迷游戏、不能有效完成作业,我们如果能清醒地知道,有至少一半的责任,是属于自己的,那么就摁下冲动责骂的暂停键,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去梳理问题。
真的希望妹妹和梅朋友能够多多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知识,能够了解孩子,帮助到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