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点评007写作社群写友的文章时,我点评了珊珊同学和青溟同学的文章,并写了很长的一段点评。
点评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007里比较熟悉的人里,一个是珊珊,一个是青溟。青溟虽只是大二的学生,但对人生的未来规划和自我的认知比我这个大她十几岁的大叔感觉还要清晰。我和青溟都曾求助咨询过珊珊很多职业规划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多帮助。青溟就像一个初次出海踌躇满志的小水手,对未来的多个方向都充满想去探索的想法,虽然有时也会因为年轻有所迷茫,但她无所畏惧。珊珊更像一个经历不少航行已经找到方向的沉稳船长,虽然经历过风浪,但已经看清自己航行的方向,且踌躇满志,眼里满是劈波斩浪的勇气。我比她俩都大,我感觉自己有点像是一个经历很多暗流暗礁的老船长,逐渐驶入那么一条不好不坏的航道,轻易改变航向的代价很大。虽然梦里依旧是冒险的远方,但现实却在提醒我,我应该放下冒险的心,找一个港口安度余生,钓钓鱼,看看夕阳......”
我,珊珊,青溟,三个人都是现实中对自己生活现状不满的人,所以才会在一起走进写作社群里用文字来寻找和反思自己,并成为彼此心灵上熟悉的人。
还在大学的青溟苦恼是否需要该跨专业去学自己喜欢的心理学。更换一次工作的珊珊一边享受着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央企工作便利,一边紧紧拽着她职业规划师的梦想不愿松手。我则过着朝九晚五的规律公务员生活,活得有些迷惘。
目前的状况是,青溟通过职业测试和人生规划,今后的路已经逐渐清晰。珊珊报了人生职业规划师的课程,开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公众号,已然有了不少粉丝和拥趸。而我,虽然开始写作,却更多的是开始了自己的回忆录之旅。
我忽然想起去年的一个午后,我拉着彬彬从学校回家去,车上放着毛不易的《像我这样的人》,忽然一种悲伤的情绪涌上来,我把车慢慢停到路边,抱着方向盘大哭起来。我这样一个优秀、聪明的人,为什么就把生活过成了我不想要的样子,迷茫、庸俗、碌碌无为……
其实我知道,人生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走成今天的样子,都是我每一次做选择的结果。当我高考没坚持自己的想法继续去复读的时候,当我没有执拗过家人的意见没去更好城市工作的时候,当我对生活失去期望想随遇而安的时候。每一个我曾经做出的选择,放弃过的另一种可能,都无时无刻提醒着我,瞧,这就是懦弱,迷茫,孤单,庸俗的你。
2019年罗振宇跨年演讲最后的结尾,他说到随着近年医疗科技的发展,我们会活的越来越长寿。这多出来的几十年,你打算怎么么过。他提到有家机构采访了几百个80岁以上的老人,问他们这一生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得到最多的答案是:在自己40岁、50岁、60岁想改变的时候,觉得自己老了……
也许,我的37岁,可以选择改变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