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国庆就到了,本来计划好的海边旅行却因为意外取消了,只能在本地7日游的我,贴心的为有出游计划的你,准备了一个游记模板。
平时有看我文章的朋友,大多关注写作这块,也许会在旅程之后写点什么。所以我特地在长假前扒了不少游记,总结出这个模板。如果你在旅途之后,想把精彩的旅程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我的模板能对你有用,说不定无心插柳,写成了旅游博主呢?
1、 谁会看游记?
一篇文章写完,如果没有人看,它的价值就很难发挥出来。所以“写给谁看”很重要。
看游记的基本上属于这两种人:
有计划去某地旅行的人---那么ta可能会在出发前,上网搜攻略,搜美食,搜住宿,搜好玩景点等等。
对某地或者某种生活方式心向往之的人---比如说看了《向往的生活》之后,对当地景色和远离都市的慢生活很向往,碰到相关的内容就会格外留意。这类人需要的并不是旅游攻略类的干货,而是意境和情感上的共鸣。
当你想清楚“给谁看”这个问题后,你就解决了写游记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人群,游记的写法完全不同
攻略类型的游记,虽然干货多,但写起来很简单,所以这篇文章来讨论适合第二种人群的游记,也就是旅游博主常写的那种游记。
2、 你的游记跟读者有什么关系?
确定了读者群和文章目的,接下来,你想告诉ta什么?
读者之所以打开某篇文章,一定是因为ta觉得这篇文章跟自己有关系,也许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间宝贵,谁会愿意花时间看一个陌生人写的跟自己完全挨不上边也不感兴趣的文章呢?
所以,最关键的不是你想写什么,而是你写的内容哪些跟读者有关。(如果你不在乎有没有读者看,那么本条不适用)
比如:读者通过你的逛博物馆经历,发现了新的玩法,或者发现了一间有趣的博物馆,按照你的推荐,计划周末也去逛。
比如:读者通过你的经历,了解到某个网红景点其实是炒作出来的,去的话百分百踩坑,读者借助你的经历可以躲开这类坑。
“跟读者有关”的目的,其实是给读者提供价值。
3、 一个方便上手的游记模板
模板=你推荐的点+(他人证言)+收获点/踩坑点
你推荐的点,比如你去了西藏,去了1、2、3、4、5个景点,为什么特别推荐3和5?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其实就是读者去了的话会体验到的东西)。
他人证言,比如网上主流的评价,某个名人的推荐,某位作家书中描述过等等,这部分如果找不到也没关系。
收获点/踩坑点,这个一定是跟读者有关的,也是树立KOL影响力非常重要的部分。即使景色一摸一样,看在不同的人眼里,收获也会不一样,你有特别的东西传达给读者,你对读者就是特别的。
祝看到文章的你,早日实现写作理想。
——end——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_^,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