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那天吃过晚饭,我无聊做了个傻乎乎的小橘子人,写上祝福发给朋友,谁知她啪啪发来一个红包,还附言说:不喜欢过洋人节。看的出不喜欢我这一处。
要不要过洋节随后还和我一直在争执不休。好似有点生气啦。这几天,一直和周围的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有很多人是咬牙切齿的反对,还在群里发布反对过洋人节的视频。有的在朋友圈里附着严守阵地的军人。连最好的俩朋友还为这事差点和我动恼怒呢?他们理由是,洋人的节日和你有半毛钱关系吗?一个苹果就能保佑你平安,那还要军人干什么吗?并且是有图有文字的在解释。
图片来自朋友圈他们都气呼呼的说:没骨气,卖国贼,崇洋门外,自己国家里那么多好节不过,过洋鬼子节,奴才相。他们那爱国热情是绝对不容置疑,绝对是真爱。
还有一部分人是喜欢走在时代的前端,对啥都感冒,在朋友圈里爆发圣诞礼物,圣诞树,圣诞老人,美食佳肴,年会红包等,这一拨人,绝对又是忠诚君,毫不留情的嗨!
我的立场是个人随意,想过的就过,不想过的也没必要喷怼别人。这是各人有各人支撑的理念。不是我是两面派,过一个洋人节没啥不好,这和鸦片进军中国绝对是两码事。爱国不单单表现在一个不过洋人节上。
继续以上面的图片展开来说事吧,凡是有点良心的人,都爱自己的国家,都敬仰风雪中的钢铁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敬的人。战斗在一线的所有国人都值得我们感恩。他们的功劳是多少苹果也无法顶替的,确实无可厚非。我们整个国家并没有忘记这些功臣,也安排了建军节和党的生日。没必要都挤兑在洋人节这一天拿出来说事。为了我们共和国的高高站立,如果外国有好的东西,我们照样可以借来所用,有句话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不代表不爱国,反而更有能力保护祖国。再说了很多东西根本没办法拒绝干净利索。比如网络,计算机,电灯,留声机,飞机等,都是洋人发明的,我们能戒的干净吗?不用就是爱国,就是有骨气吗?不用真的能行吗?外语也是洋人的,咱们不是照样在学?而且学的比什么都要紧。大学里,数学系里可以不用学语文啦,但是英语是各系各班,各个学生的公共课,四级过不了,毕业证都拿不到。要想在学习这条路走的远,这洋人的语言可是最主要的守门员。语言是国际通用语言必须学,这样说没毛病。但是那些想过洋人节的也是想过一个有意义的通用节日,这也没毛病吧?也不能代表他们就不爱国家了。爱不爱国不是外在的,而在于内心。当然有的人不喜欢过,也没什么不妥,觉得离我们的风俗习惯太远,这种不习惯也完全理解。就像有很多人连自己的生日都不挂在心上,咱们也不能判定人家不自爱。苹果保平安也只是借用了一个好的寓意,我们中国的很多节日里也有着不同的寓言故事在里面,这才是节日的文化蕴涵所在,这点也没必要硬抬杠,说苹果还不如血气方刚的战士。这根本不是同一个概念,没什么可比较的。就是战士脱下军装,照样可以穿西服,人还是那个人,咱们不能因为穿了洋人发明的衣服,而否定了他爱国。
同样的一个好的外国节日,如果有好的意义,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掺杂着中国元素,过一过也未尝不可,鲁迅先生也曾经写过《拿来主义》,过平安夜圣诞节,也没啥不妥,到处用美丽的圣诞树,圣诞老人装扮一番,买苹果,买橙子,拉动内需,多一些货币在世面上的流通,这有啥不好的,怎么就叫崇洋门外,怎么就成了外国奴才了呢?
喜庆乐翻天通过国人爱上洋人节,我们也要好好反省反省,怎样让我们大好华夏的好节日,更好的流传千古。就拿最好的春节来说,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展,城市里的春节味说实在的,越来越趋向白开水了。烟花禁止放,邻里不窜门,不用拜年磕头讨糖果,不用尝百家菜,不用你来我家送年礼,我去你家送年礼,不用祭祀祖先,不用冷嗖嗖的手,热乎乎的心写春联。记得小时候。家里穷的叮当响,但是天天盼着过大年,尽管家里拿不出值钱的,但是那热闹隆重的场面,真是够兴奋个把月的,特别是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穷忙乎开了。买年画,扫屋子,劈木柴,蒸馒头,做豆腐,烙煎饼,杀猪宰羊,烧香上坟,敬天地,赶集市,买点藕和芹菜,这些都是上等菜,对于大白菜和萝卜为主要冬天的青菜的时代。家人们忙的不亦乐乎。天是冷,但是满是兴奋和激情。那种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信仰:年年有余,天天向上,都希望一年胜似一年。可是现在的春节充其量也就是一顿年夜饭,第二天如果天好就出门逛吃逛吃,不疼不痒的,大家都平淡而又麻木,如果有一个穷嗨的,可能会招来警察,当疯子给抓了。不信你放放鞭炮试试。不信你出去跟别人家讨讨百家饭试试。绝对是找抽型,因为和你根本不搭噶呀!如果什么都是简约,让孩子怎么有仪式感,怎么有生活的热情啊?
嗨!洋人节如果能带来快乐,愉悦心灵,过过也未尝不可。不是同样可以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美好的想象,生活的激情,还有感恩的心吗?有时生活也需要点缀些美丽的色彩和浪漫的情调,所以想过洋人节的,再正常不过了。
小鲸舟,写于2018.12.25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