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对家庭纠纷和嬉笑的生活感兴趣的?
不,有,是我们。这么多年来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角色的女性们。
很久以来,女性的理想、抱负、想要获得自由的想法,都在男权对的社会中被看成是异类或者是附属品。所以她们才会想让自己一辈子独身来换取对生活世俗的反抗,不管是Jo,还是Jane(《傲慢与偏见》的作者)。也有人说,如果这个世界不用女人用拒绝爱情来证明自己的独立与坚强,才是平等的。
不可否认,女性们陷入了一种泥潭。陷入家庭就没有办法做自己。一定要有所牺牲,才能够换取“自由”。这种“自由”大都是财富与自我价值的实现。《lala land》,《穿Prada的女王》,都有爱情与地位、金钱的考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完《小妇人》都喜欢Amy。都觉得她真实。她坦言自己的嫉妒、坦然的爱人、坦言对金钱的渴望和对嫁一个有钱人的原因。当然,她收获到了她要的爱,那个曾经对自己姐姐念念不忘的男人。
好喜欢Meg说的,我要的恰恰不是你想的。她在结婚当天拒绝了Jo的“私奔”邀请,认定了爱情和家庭。所以纵使她生活贫苦,但是从来没想过要与家人分开,甚至对丈夫依然爱恋如初。
Jo一心想做撑起家庭的顶梁柱,她盼望自己是男孩子,可以为国家和家庭奉献。她有才华,爱读书爱写作,一心想着通过写作改变家庭的窘境,实现自我价值。
Jo对教授那段指责,人们觉得是她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有些过激了。而我看到的是Jo的脆弱与无奈。她一个人在纽约,想要靠写作生存并肩负着为家里赚钱的使命。她等不了了。等不了出版商永远在拒绝她。她那看似遥遥无期的梦想。
结局是happy ending。不是因为大家都有所依靠,而是那本《little women》的红皮书,浓缩了整个家庭的成长与喜怒哀乐。那句对妈妈说的:happy birthday。何尝不是对她自己说的呢?书已成,他们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是快乐的。“生命太短暂,不能花时间生姐妹的气。”
那种打打闹闹的亲情,好生让人羡慕啊!最可怜的不是单身狗,而是童年是独生子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