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仇仲,赶上明末动乱,被流寇掳走;继室邵氏,独自抚养两个儿子仇福、仇禄。
仇仲的叔叔仇尚廉贪财负义,私下里将邵氏卖给当地富户。合同方才拟定,坊间便流出邵氏与乡人魏名私通的传闻。富户大怒,不仅撕毁合同,还把仇尚廉责骂一通。仇尚廉多方打探,才知道流言是魏名捏造的;此人与仇仲有仇,故而借机诋毁邵氏。邵氏因祸得福,可以继续留在仇家。
仇福十六岁时,娶姜氏为妻,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魏名怀恨在心,暗中招引仇福赌博。一来二去,仇福赔光了家产,独身逃亡外地。邵氏气得一病不起,姜氏又没个主见,眼见一家子要流落街头。这可急坏了仇禄,再三思索,他决定去请一个人:仇大娘。此人是仇仲与发妻之女,后来远嫁外地,往年时常回家探望,曾因顶撞继母被父亲赶走,自此再未登门。如今大难临头,只能求她作主。
仇大娘性情刚猛,听说外人侵吞家产,立地赶回乡里,抢进县衙状告赌徒。一众赌徒心知理亏,掏钱掏粮贿赂大娘。大娘收钱不办事,该闹继续闹。县令拘拿赌徒,勒令归还仇家田产。邵氏颇感欣慰,身体逐渐好转。乡里豪强听说大娘勇猛,再不敢寻衅挑事,仇家日渐富庶。魏名看在眼里、恨在心上,逢人便说仇大娘要霸占田产、轰走邵氏母子。乡人信以为真,无人敢与仇禄谈婚。
话说乡里有个范公子,家里园林堪称“山西之首”;曾有人误入其中,被范家奴仆打个半死,县令畏惧范公子势力,对此竟然不闻不问。魏名与园丁相熟,暗中设下一个圈套,诱骗仇禄走进范家。仇禄不知有诈,一头扎进书斋,着实把范公子吓了一跳。没等仇禄反应过来,周围涌来无数奴仆,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范公子喝退众人,扶起仇禄上下打量,执手笑道:“昨晚梦遇神人,说今天送我一个好女婿,你这书生来得好哇!”不由分说,立刻筹备婚事,安排女儿下嫁仇家,随赠嫁妆不计其数。
这可气炸了魏名,每天上街溜达,三过家门不入,就为了寻找仇家把柄。这天,魏名结识一个满旗仆人,刹那间冒出一个念头:贿赂仆人,举报仇禄窝赃。清初律法严苛,不经审查便判仇禄有罪,发配塞北为奴。范公子上下打点,为女婿谋个好差事:给驻地将军管账;虽然仍是奴仆,好歹不愁吃喝。
仇禄赶奔塞北报到,谁知府上的管家竟是父亲仇仲。原来仇仲跟随流寇降清,深受将军信赖,负责府上大小事务。父子抱头痛哭,一起向将军诉冤。将军致函亲王,襄助仇禄平反。仇仲父子获准回乡,途中遇到长子仇福,三人一并回家。仇家人得以团圆。
魏名恨之入骨,借邻家失火之际,用草席引火掷入仇家。仇宅房倒屋塌,全家只能去范家借宿。幸亏仇大娘有先见之明,提前在地下埋了不少白银,待到扑灭大火,领着两兄弟过去发掘。谁知仇家祖上也在此处埋了不少金银,被姐弟三人顺势挖了出来。这场大火过后,仇家资产不仅没少,反而更上一层楼。
魏名彻底服气,为此转变思想、实事求是,认为仇家有神灵眷顾,转而送礼巴结。起初送去一只鸡,仆人不甚待见,随手扔进后厨,结果公鸡上蹿下跳,误打误撞点燃了整间厨房,险些殃及房舍。后来仇仲过生日,魏名又送了一只羊。这回仆人吸取教训,仔细拴在院里。当晚书童被家人责骂,一气之下竟然用栓羊的绳子上吊自杀,连累仇家赔偿不少钱财。
仇家兄弟不禁感慨:“魏名当好人,还不如干坏事呢!”自此不收魏名礼物,反而时常周济魏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