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和你不同的时代。——谚语
数字化一带的九大学习特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从出生伊始就生活在一个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任何人和任何事的世界。电子游戏、视频网站、短消息、推文、各种社交媒体,以及其他种种互联网大餐购起了数字化一代的特殊生活体验,他们的脑神经结构在这些体验的刺激下不断形成新的链接。
数字化一代的九大学习特性
特性1.倾向于从多种数字渠道获取信息。
特性2.倾向于并行处理或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1.安排团队协作作用。
孩子们每每进行24节气学习时,就把相应的内容分配给不同的组员,有找相关民俗、谚语、古诗的,有找相关歌曲、活动的,还有的拍摄相关植物动物变化的,每个人负责查一项内容,最后在汇总。这样的团队协作完成起来更加的快速和深入。
2.允许学生使用智能设备获取信息。
3.使用语音识别软件,能让学习者更高效的记笔记,写论文,或用语音对设备进行控制。
现在班级的孩子就用讯飞语记进行每日生活的记录。既完成了每日的生活记录,又减轻了他们动笔写作的难度。尤其是利用时光手账完成,就让孩子们很好的进行了创作。
特性3.倾向于在处理文本信息之前先处理图像、声音、色彩和视频信息。
数字化一代从小接触电视,电脑,平板电脑,视频和电子游戏等现代科技文明的产物,拥有丰富多彩、表现力强、高质逼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体验。估计在不久的将来,科技赋予人类的感官体验或将囊括视、听、味、触、嗅五种感觉。
数字化一代更倾向于处理图像、声音、色彩和视频信息。
1.用好图片。
班级的家长和学生还没有养成随手拍摄的好习惯。这样就让我们假期许多活动不能够很好的开展和总结。良好的信息化素养的培养需要首先改变人们的观念。
2.用好视频资源。
现在更多的是利用CC talk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偶尔也利用喜马拉雅听各种故事,B站和一席也很好,但许多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有点难。
3.教学生做图像笔记。
利用思维导图和可视化笔记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消化课堂所学内容。
特性4.倾向于同时与多人进行协作和沟通。
1.培养学生身上的团队责任感,使他们学会创建一个角色平等的团队,并赋予担任团队领导者和团队贡献者的机会。
2..运用协作性云平台。网盘等云存储平台是虚拟协同工作空间的理想平台。
但以我的工作经历,发现360网盘和百度网盘前期运用非常方便,当免费用到一定时间,就要通过收费的形式要求你扩充存储空间,对于同时编辑存储也会有人数的限制。
3.使用笔记的APP组织内容和管理项目。
特性5.阅读纸质文本或网页文本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
特性6.倾向于适时学习。
全球经济催生了新的劳动力分工,只有那些能够使多种信息渠道为己所用并迅速作出精明决定的人,才能够在新时代“吃得开”。
要想帮助学习者取得成功,学校必须做出改变,必须采用一种“适时”的教育——适时的学习一项新技能,适时的完成一项新任务,适时的解决一个现实问题,适时的找一份新工作,或者适时地追逐一份新的激情。适时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利用课堂活动和课下任务之间的反馈更好的为课堂活动做准备。适时学习的目的是强化课堂内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为课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允许教师随时调整课堂活动,以便更好的照顾到学生的个人诉求。
特性7.希望得到即时满足和即时奖励,但也伴随着延迟满足和延迟奖励。
学习者在使用智能手机视频游戏和社交媒体等工具时,学会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投入时间掌握这些工具和游戏,就能进阶到更高的等级,就能获胜或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就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重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有些收获显然得值得数百甚至数千小时的投入。
1.让学习者自行选择表达媒介。学生的能动性是现代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者需要更好的对其加以利用。
2.把游戏当做学习工具。借助游戏进行学习,是一种在协作和竞争中开展的很有效的学习体验。
3.使用电子公告版。
特性8.能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自如切换。
由于长期使用数字化设备以及长期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中,现在学习者具有双重存在感——他们一半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体验中,另一半存在于虚拟世界的体验中。
数字化一代离不开他们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这些设备左右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把这些设备当做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当做自己的大脑来使用,他们利用这些工具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创建无缝连接的出入口,把原始信息转化为新的知识,并与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从而为现实世界的问题创造独特实用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所谓的“切换自如”。
善用社交媒体。
现在班级的孩子利用美篇、视频、抖音、时光手账、微视等展示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变化和成长。
特性9.偏爱既有用又有趣的学习。
真正的教学应该在学习者心中激发出学习的欲望和动机来,没有学习动机就没有学习。
教育迫切需要找到两代人,两个时代,两个世界之间的平衡——传统学习环境和数字学习环境之间的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