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章 一本叫《重逢》的书

第一章 一本叫《重逢》的书

作者: 霂隐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16:45 被阅读0次

    窗外的黑夜浓的散不开,透过玻璃看着苍茫的天际,没有任何星辰,这一刻,似乎世界是静止的,连自己也是静止的。那种不知身处何地的寂然,让人禁不住开始想象,想象一无所挂的悲凉。然而周遭的氛围终究是橘黄色的温暖,机舱里的人,大多进入了梦乡,听着邻座匀称的呼吸声,我猜她一定做了一个粉红色的美梦。习惯了登机前,在机场的书店里买一本书,用来打发飞机上难熬的时光,今天去机场晚了,比较着急,没有来得及认真的挑选,随手拿起一本摆放在最畅销书架上的书,就急急忙忙付了钱,登机了。

    此刻拆开透明的封装,再认真看这本书时,才发现,它的名字叫《重逢》,封面是黑色的,很简约的设计,甚至没设计任何图案,只有简单的一句注语: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这本书,究竟写的是相遇?还是重逢呢?”我心里不经然间开始了迫不及待的想象。甚至迫不及待到直接翻到了正文,连作者的名字,书的简介、序言和目录,我都直接忽略掉了,因为飞机上的时间太短暂了,也太珍贵了,我只有此刻有时间去静静阅读文字,飞机着陆后,我又将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打开这本书了。

    飞机开始变得颠簸,“飞机前方遇到强气流,造成颠簸,请各位乘客在座位上坐好,系好安全带。”空姐的声音在昏暗的灯光里随着光影穿越,每个人似乎习惯了这样的声音,抑或习惯了生命的无常,机舱依旧静寞,邻座的她依旧呼声匀称。《重逢》的故事在我眼前徐徐拉开大幕,就像电影一样,灯光暗了,故事开始了。

    故事的开始要从主人公肖沐上大学那一年说一起。肖沐是1940年考进北大的,在那个年代,应该叫西南联大。抗日战争打响后,北大、清华和南大一路南迁,终在云南昆明安定了下来,三个学校在战时环境下,更名为“西南联大”,共同办校。如果你以为这是一个以抗战为背景下的家国故事,那未免把作者想的太伟大了。至少,我读了些后,感觉这本书或许讲的不是历史,抑或是历史背景下架空的历史。它简单,纯粹,甚至小家子气,但它却有一种让你继续读下去的魅力。

    肖沐的生平很简单,1940年秋天考进北大哲学系,1941年消失。似乎故事就这么多了,但是《重逢》本身讲的应该不是肖沐的生平或传记,毕竟,她并不是一个有名的人,甚至几乎很少人知道她曾存在过。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家国大义的时代。敌机每天都会在天空上飞过,密集的炸弹像雨一般落下,在一声声爆裂里,肖沐随着老师学生们,一起“逃命”。很多课是在山洞里上的,是在雨中上的,是在树林中上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肖沐来自哪里谁也不知道,肖沐的出身背景如何,家里情况如何,也没有人知道。她就像天外来客一样,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背着一床破被子,几袋子书和一个生了锈的茶缸,几件破布衣裳,满脸尘土的出现在西南联大的校门口。“老师,我是北大的新学生肖沐,我来投奔你们了。”后来的人们回忆说这也许是肖沐在学校唯一的一次讲话,也或者是对她最清晰的画像回忆。

    肖沐是1941年夏天,从联大消失的。关于她在联大的生活,作者的记述很少。作者用一种魔幻主义的猜测,肖沐可能是在北斗回归日回到了她的星球,所以突然消失的。也或许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唯美认为:肖沐可能是跟一个她喜欢的人私奔了。当然,还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推测:肖沐或许从来没有去过联大,那两年的零星事情,是她跟后人们瞎编的。毕竟翻阅北大的档案,在校友里面,似乎并没有找到肖沐这个人。

    《重逢》这本书的作者,究竟是想讲些什么呢?我看完了第一章,不甚明了,甚至是不知所云,就像悬疑片一样,你越好奇,就越想读下去,一定要找到终极的证据,破解故事所有的谜团。肖沐是谁?肖沐去了哪里?抱着这样的疑问,故事的第二幕,悄然上演。窗外墨色的黑,也更深沉了,黎明似乎不久就要来临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章 一本叫《重逢》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oz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