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芙蓉傲岸芳自赏

芙蓉傲岸芳自赏

作者: 亮亮88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09:52 被阅读0次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且看那大观园之繁荣瑰丽,且听五玄琴天籁仙乐,且品绝世风华之诗吟。

“闲静时如娇花似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她有一种柔弱美,病态美。眉间隐隐笼着丝丝轻愁,似皱而未皱,如有轻烟缭绕,可见她总是心事重重;目中依稀有缕缕渴望,似善而非善,常有深情凝驻,可见她总是细腻善感。这样的眉与目配合在一起,该是何等的清而凄美!黛玉原是绛珠仙子的化身,为还泪而来,所以她的眉目之间凝聚了灵河之畔的清风细雨,离恨天外的灵晖秀气。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她有那倾国倾城貌,更是孤标傲世。有些夜晚会陷入无休止的回忆,独自潸然。或是伴着月色,在那茜纱窗下寂寞抚琴。她喜欢独自承受寂寞与悲凉,而不擅长将悲寂展露与他人,她一身傲骨,无需别人同情,更不要别人施舍来的情谊,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放飞思绪时,手边一杯绿茶,从浓喝到淡,心境澄明如浸茶之水。小小女子,竟有如此之骨气!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固然率真却决不莽撞,恰恰相反,她行事十分谨慎。这一特点在原文第三回《黛玉初进荣国府》中即可看出“黛玉常听得他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他人耻笑了他去。”这段话将林黛玉的行事谨慎,描写的淋漓尽致,也将黛玉心思的缜密刻画的入木三分。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学识渊博、文采出众,一首古今堪绝的《葬花辞》,就能让人惊叹不已。说出的愁苦绵绵之情意,使性格开朗的我也伤心起来。诗里面包含的一字一词,都讲述着悲衰,流淌着泪水,让人忧愁,让人沉思,让人回味,这真是华彩与至情完美结合的佳作。

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地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这算是林黛玉问宝玉告白的诗句了。当我看到娇弱的黛玉不顾一切爱着她最爱的男人时,我总忍不住热泪盈眶。“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湿”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以教泪洒窗沙湿”的凄凉长夜。我为她和她们的爱而流泪,也为生活在那时代的女子而流泪。

世间无情,千万物事穿手过,流水落花天地间。清灵黛玉,无人知心,四季逆旅,寂寞独行,春葬落花,秋卧菊塌,兰花慧语,化作墨香。可怜清流易被浊欺,白雪常遭泥污,生长在一个不容她的世界里,黛玉因此更无片刻欢颜。尽管外祖母宠爱,宝玉钟情,黛玉并未因此真正快乐过,她深知眼前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自己只是匆匆过客,不会久留。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黛玉之影犹在眼前。

相关文章

  • 芙蓉傲岸芳自赏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且看那大...

  • 芳自赏

    下雪了 雪很大 很美 我在欣赏 别人也在欣赏 为什么我会悲伤 北京

  • 孤芳·自赏

    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做法,没人会认同,会支持。那一刻,你就会感觉到很孤独。孤独到只剩下身后的那个影子,有点...

  • 自赏孤芳

    曾被孕育在这片土地 带着无知慢慢老去 生活该何处安放 随风飘荡 或流云一朵 跟着心的方向 我情愿是那山间田里的野芬...

  • 孤芳·自赏

    今天把13年入手的Macbook Pro卖掉了,整理老本的东西到自己新的Pro里,选了半天壁纸,都不尽如人意。最后...

  • 一枝花

    弃之广寒来,孤芳独自赏。 深闺...

  • 小黄花

    孤芳不自赏 独怜入我心

  • 孤芳不自赏

    继去年送走一批五年级学生之后,今年又带了一个五年级,两批学生一比较,这一批问题学生太多了,感觉每天都焦头烂额,...

  • 孤芳不自赏

  • 孤芳有自赏

    我天生就是个爱孤独的人,由此,我也就天生享受孤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小我便一个人待的时间最为充裕,是一个一出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芙蓉傲岸芳自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qa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