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张!
我生长在湖南的一座小城,拥有山东和广东的求学经历,之后便开始了全国、全世界地折腾。
虽然还没能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但却在摸爬滚打中对一些事情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同时,也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快速成长之路。
给大家讲三个关于我自己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事形成的认知,对我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巨大影响:
(1)曾经引以为傲的,如今却让我羞愧难当——消耗型经历和生产型经历
(2)曾经那些买股票、买基金、买房的同学,回想起来才觉出高明——人生不相信钝感力
(3)快速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看看他把时间用在哪里
一、曾经引以为傲的,如今却让我羞愧难当——消耗型经历和生产型经历
先给大家看看我在2019年5月,第一次参加线上写作训练营时的自我介绍。
{【昵称】少女老张
【坐标】湖南
【职业】HR
【兴趣和爱好】
读书,写作,音乐,旅游
【我的成就事件】
跨校跨专业考研
完成雨崩徒步
为前东家独立开发新业务,实现营收近三千万
【我能提供什么】
考研备考咨询
雨崩徒步攻略
银行业务咨询
海外游学、留学相关建议
【我在写作营想要达成的目标】
养成每日读书、思考、输出的习惯
每日精进,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
谨慎承诺,一旦承诺,使命必达,成为一个靠谱的老张”}
大家看过之后有什么感觉呢?这样的经历,也许算不上光鲜亮丽,但至少丰富多彩吧!
但,恰恰是它,反映了我原始、蒙昧、而又未经开化的价值观。
很惭愧地说,我的就事件大都是消耗型经历,如考研和徒步。有人也许想问,难道考研还能变成生产型经验吗?
当然可以!不过,这也是在我研究生毕业以后才懂得的道理。
曾经有段时间,一心想考暨南大学的金融学博士。在备考的过程中,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苦苦搜集备考资料、相关教材、课件、历年考试真题……可,花了无数时间,却总也找不全。
最后,终于在淘宝上找到了暨大学生集结成册的历年真题。点击,购买,一键轻松搞定,还不贵。
但,拿到资料的我却陷入更深的思考。我考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读博除了能给我带来一纸文凭,还能给我些什么?我的人生目标,真的就只有考试和读书这一条路径能够实现吗?
同时,让我更加焦虑的是,同是读研,我考上、拿到证就算了,暨大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却在读研的同时,发现了一个极度细分且为刚需的产品——备考资料。
只要地球不爆炸、暨大金融硕士持续招生,他们的产品就可以持续迭代和销售。这就是他们在读研时积累的生产型经历。
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不改变思路,开始逐步积累自己的生产型经历,那么,再多的学位也无法加快我的成长速度。
对于消耗型经历和生产型经历的定义,是我在备考注册会计师的过程中,受到了“消耗型生物资产”和“生产型生物资产”两者差别的启发,而自定义的两个概念。就好比养母猪卖猪肉和养母猪生小猪的区别,消耗型经历只能单纯消耗你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注意力;生产型经历虽然前期也要持续投入,但却是可以累加势能的,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能够带来的收益也会越大。
新媒体专家粥左罗老师也曾多次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到,学会写作,打造自己躺赚的实力,比如说写一本畅销书,不断收版税;录一门音频课,不断在全网发售。
这才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生产型资产,可以多次卖、重复卖,并给你带来“睡后收入”的资产。这样的资产永远不嫌多,值得我们每天花一部分时间进行持续地打磨。
二、那些我曾经不屑一顾的同学,回想起来才觉出高明——人生不相信钝感力
不少小伙伴应该都看过渡边淳一的《顿感力》, 他在书中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但,人生却不相信钝感力。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我那个从小立志考伦敦政经的同学。
现在说起考托福、雅思,去英美名校留学,可能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可我成长在湖南4、5线小城,在上初中之前从未接触过英语。读小学5年级时,猛然听到同学说要去考雅思,将来一定要念伦敦政经,这对我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小学时的很多事情我都记不清楚了,但唯独这一件,印象一直很深刻。
五年级的儿童节,我们照例参加表演,我同桌的女同学却缺席了,并请了一个周的假。
她妈妈送她回来上学的时候,很愉快地跟我闲聊:X薇这次去长沙参加雅思考试了,考了5分,特别好,离她申请伦敦政经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当时的我,没学过英语、没听说过雅思、也不知道雅思5分对应了什么样的英语水平、更不清楚伦敦政经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只是,这一幕在多年以后,我备考GRE、从事国际教育、带着一大帮准备申请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名校的小朋友们远赴英国参加雅思考试时,时不时地从脑海中跳出来,提醒我当时的无知。
刘慈欣在《三体》中曾说过:“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是啊,我可以不知道雅思、不知道伦敦政经,但已经有人抛出了关键词,我完全可以按图索骥,去寻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啊!
婉转点说,是因为我对信息的钝感,直白点说,其实是我的傲慢滋长了自己的无知:没有听说过的东西,就不重要,我知道的才重要。
这也是多年以后,我才领悟到的一个道理:与人沟通,一定是信息互换和观点碰撞才能算是高效沟通。不要关注对方是否认可自己的观点,重要的是他提供了些什么自己不知道、也没有想过的东西。
第二个小故事: 那些过年去花市摆摊儿的同学们。
广东人过春节时喜欢“行花街”(即逛花市),一般会在过年前的一周,征用一整条街道,沿街设摊,卖的大都是广东人年节时要用的东西,比如风车、对联、红包、一些应景的小玩意……
花市持续时间不长,又恰好在寒假期间,很多学生都会相约包上一个摊位、去市场批发成本不高的新春饰品,去赚个零花钱。我的同学们也曾邀请过我,可我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直到2019年春节,在抖音上看到春节摆地摊套圈的火爆。然后,又刷到很多文章,介绍某初中生,如何利用春节集市,用1000元成本,赚取上万元利润。
我被震撼了:如何单凭一己之力,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赚取十倍的利润,我至今没有明确可行的方法。一个在农村念书的初中生,学识、见识都不会超过我,可他却做到了。
商业模式从来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学习能够得到的。而是从一个念头的萌芽,再加上大量不懈的实践和反复的成本收益测算,才可能逐步形成。
粥左罗老师说过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经常听,许多人抱怨知识付费在割韭菜,我却只想问一问:买了那么多书和课程,听了多少、看了多少?听完、看完有复盘吗?复盘之后,会列出行动计划,实践起来吗?
我也曾处于: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状态。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对的人,打着讲写作的名义告诉我:道理听完就得用,不干起来,一切都是白搭!
对道理的敏感,来源于对自己状态的敏锐感知,一听就觉得好有道理时,立即对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快速、高效地实践起来,这才是对道理最好地致敬。
(3)我那些05年炒股、06年买基金、07买房的朋友们,他们都过得怎么样啦?
过去的十多年间,关注故事、基金、房产三个投资渠道,能在正确的时间节点入场,并坚守“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的投资理念的人,大概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吧。
2005年,当我还在啃着《金融投资学》,玩票似的在虚拟盘上赚数字时,我的朋友们已经省下生活费,真刀真枪地杀入了股市。
一个最成功例子,便是当时被我们戏称为“百万富婆”的姑娘,本科毕业后去香港理工大学继续深造。
恰逢腾讯在H股上市,姑娘极具魄力地重仓腾讯。后来的故事,无需我再多说,腾讯成为了“小超人”李泽楷都后悔放弃的投资标的。
2006年,一位朋友跟我说,看烦了K线图,不想再投股票,转战基金。我听了,一笑便不再理会,可那位朋友却凭借着买基金的第一桶金,回到老家,一举拿下了当地的某个医疗器械引进项目。
2007年,某位友人说服家人在南京、自己学校旁置下了人生第一套物业,还笑称:老张,你不是要跨校考研吗?可以读到哪儿,就买到哪儿啊!我也只是听听,一笑了之。
曾经站在离这些机会触手可及的地方,却因为对机会缺乏最基本的敏感而一一错过。
套用一句网络金句:“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而我就曾经是那个装睡的人,朋友们的多番努力都败给了我的无动于衷。
三、快速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看看他把时间用在哪里。
价值观的养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而财富观,则是对我价值观最好的印证。说来好笑,对财富缺乏基本认识的我,本科读的竟然是经济学;银行从业3年,干过银行会计,当过理财经理,沉浮于金融市场,离职前完成了机构内最高收益率的一单业务,被评为年度优秀员工,被各部门领导以调岗、升职、加薪等各种机会挽留……却依然捋不清自己的财富观。
跑偏的财富观,只因被我误读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经济学不是告诉你们怎么赚钱,而是告诉你为什么你没有钱。”
这是本科四年,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而我也曾调侃,终于知道为什么经济学家们研究一辈子经济,却依然一贫如洗了。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句话,才明白自己的理解错得有多离谱。
赚钱的人,各有各的方法,而不赚钱的人却都有几个通病。
最典型的一个毛病就是:通往财富的道路千千万万,创造财富的人也是千差万别,有人却期望找到一成不变、可复制的创富方法,这本身就是件荒谬的事情。
查理·芒格一直深谙其道。普通人追逐成功者,期望找到成功的秘诀;芒格研究错误,并尽力避免错误。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做的是观察,发现自己最热爱并且擅长的事情,以自己的优势为武器,让长板足够长,同时避免犯错,以此为杠杆,来撬动自己的人生。
第二句话: In the long run, we all die.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名言。在当时,许多经济学家笃信,从长期来看,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坚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凯恩斯则相信要同时运用“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和“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
于是,就有了上面这句情绪极端的话,意在说明深陷经济危机中的人们,等不到市场的自我调节和经济的长期均衡。
而我却不论提出这句话的背景、说话人的情绪和目的,不明就里地摒弃了长期主义。
结果就是,相信所谓“内幕消息”,而轻率地做出投资决策,最后损失惨重。越执着于当下的得失,所做出的短视的决定就越得不偿失。
生活中的长期主义则更能持续地滋养生命。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和运动习惯,短期来看,似乎不能肆意享受美食、也不能与朋友通宵欢聚、难得的休息日也没法在家做个快乐的肥宅……不乏有人感慨,自律的人生让我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但,真的是这样吗?当重要的职业转折,因身体戛然而止;当家庭最需要支持,我们却“先倒为敬”;当早早透支的身体和精力,不足以支持我们的百岁人生……还会觉得自律剥夺了生活的乐趣吗?
长期主义者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时间才是最大壁垒,通过时间点滴累积起来的优势,是最难被超越的,因为时间对每个人都很公平。
第三句话:风险越高,收益越高。
这是在投资理财中的流行观点。我曾经做过一个失败的现货投资,就基于这个观点。当时,深入分析后,已经知道风险很大,可一旦成功,收益率也十分可观。
现在回想起来,那不是投资理念,而是一种类似于“富贵险中求”的赌徒心态。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投资,根本无需跑现场、做调研,费时费力还没有结果。
直接去澳门,找个赌场,ALL IN搏一把,至少从概率的角度来看,成功的机会更大一些。
而且,博彩一把定胜负,输赢都很痛快。一个失败的投资,却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心力,调研、对比、调整……同样的时间,我做了现货投资,就无法研究其他的投资方式。
要问生命中什么是最宝贵财富的?我认为一定是时间。
可,时间该被用在何处?何谓浪费、何谓珍惜?
我们可以“浪费”时间于“无用”之处,但绝不能假借“珍惜”时间,而自断人生其他的可能性。
如何衡量时间的价值?未来会告诉你答案。
外人觉得千好万好,我却毅然放弃。
银行从业三年,新部门、新业务在我手里发扬光大,业务量和营业收入齐飞,可我却感到了深深的隐忧。
“金融支持实体”仿佛成了一句空荡荡的口号,在金融保持高资金周转率和高回报率的同时,实体却步履维艰、融资艰难,仿佛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
曾经的我,笃信耶鲁大学金融教授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美好社会》中的描述,每一项金融制度的建立都有一个美好的初衷,即平抑时间、收益率和风险之间的不均衡。
但实际的情况,却更类似于沈南鹏在描述华尔街与硅谷的区别时所提到的,是short term 和 long term之间的差别,金融从业者们似乎不但更热衷于短期的投机,也经常出现cut the corner 的情况,游走在法律法规的边缘。
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让我无法再继续。所以,哪怕亲手砸掉了旁人眼中的“金饭碗”,我也从未后悔。只因为时间太宝贵,就应该“浪费”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上。
跳出金融行业后,我尝试过许多不同的行业:国际教育、现货投资、人力资源……可,尝试得越多,却越迷茫。
仿佛自己泯然众人了,做着标准化的动作,完成寻常的工作,感受不到成长的快乐,工作岗位更不是非我不可。
大概,我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注重技巧,却忽视了底层逻辑。
参加线上的写作训练营,意外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写作给我一个机会:审视自己行为与底层逻辑的匹配程度。因为,一旦写起来,最基本的就是必须逻辑自洽。
经过文字的梳理,一些幼稚的行为和想法在逻辑上无法成立,也就不必再去现实中试错了。
而写作也是一个输出倒闭输入的过程,用写作带动有目的的阅读,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全情投入到线上的写作训练营后,我意识到,每个人能够投资的最优资产都是自己。
而每个人最宝贵的资产就是时间: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自我投资和增值中去,金钱的回报只是或早或晚的副产品而已。
现在,带着踩坑过程中积累的认知,我又重新出发,加入了太原的一个传媒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对直播互联网的研究中。
也许,有人会说风口只能热一时。是的,我就是想要借助这个风口,把自己快速学习、快速在新行业中积累案例、素材、从而打造一套属于自己方法论的能力磨砺出来。这才是能够累积势能、可以迁移、且能不断增值的能力。
谢谢你能读完我的故事,如果你也对短视频和直播互联网感兴趣,欢迎加我微信:Tian_Cheung_SYSU!
最后祝我们,道路漫长,充满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