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克服生死之念

克服生死之念

作者: 余超林AIA财富管家 | 来源:发表于2023-01-06 20:36 被阅读0次

    第38天(2023-1-7)克服生死之念

          王阳明认为修行良知学说,便可自然达到道教的神仙养生的境界。他认为佛教的生死解脱也是同样道理。他说生死如同昼夜,“知昼夜,即知死生”。(《传习录》上卷)

          但是王阳明又说,克服生死之念并非易事。有门人请教“夭寿不贰”(《孟子·尽心章句上》)。他回答说:“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传习录》下卷)

          总之,尽管很难,只要克服生死之念,学问便可达“尽性至命”(《孟子·尽心章句上》)之境界。王阳明认为,最终致良知才能去生死之念,像佛教讲的那样从生死中解脱出来。这可以说是他作为儒学家的生死观。

          王阳明通过回答门人的提问,阐述了应以良知来看待世界万物的绝对虚无,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私念。道教与佛教虽然也讲虚无,但是它们的目的在于祈求长生不老,脱离现世的苦海,因此难免存有私念,这种虚无并非真正的虚无。(《传习录》下卷)

          王阳明批判道:佛教否定父子、君臣、夫妇等人伦关系的存在,认为它们是烦琐的,劝说人们不必执迷于此。然而,这些人伦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佛教否定这些人伦关系的存在,倡导虚无,是因为想从这些关系中逃离出来,反倒陷入了佛教所讲的“着相”。而儒教承认人伦关系的存在,追求本应有的道德,但这样反倒是“无相”。(《传习录》下卷)

            佛教和儒教都宣扬养心的心法,但是王阳明认为,儒教的养心并不脱离人伦事物,而佛教舍弃人伦事物,轻视经世致用,采取不与世间打交道的态度,结果不能够治天下。佛教弃绝人伦事物,那是因为佛教把心看作幻相,以养无心为宗旨,关于这一点,王阳明予以了批判。(《传习录》下卷)关于佛教舍弃人伦事物这一点,宋代以来的儒学家都进行了批判,归根结底是因为佛教把心看作幻相,不将心用在人伦事物及经世致用上。

            个人感言:

            阳明认为一个人只有克服生死之念,许多问题才能看得破,透得过!克服生死之念,才能真正做到孟子所说的“尽性知命”。

          如何做到去生死?

          阳明认为唯有致良知!

          生死如昼夜,“知昼夜,即知死生”。阳明认为一个人只要认真修行致良知之说,就能达到道家的神仙养生境界,也能达到佛教生死解脱的境界。真正的致良知,需要做反观内省的功夫,做明心净心的功夫,做到心灵纯净,私心了无。以致良知的视角看到宇宙万物时,是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的,而修行佛教与道教,一个为了摆脱生死轮回,一个为了修仙成道长生不老,其实都是为了自己,本质上是有私心的。而致良知之教就不存在为了自己的私心而去修炼,致良知的本质在于宇宙万物一体之仁,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追求是无我无心,将我融于万物一体,以无我来实现大我,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不象道佛两家刻意忽视人伦关系存在,佛道弃绝人伦事物,逃离现实世界,去修练个人养生养心,寻找个人的超越。而真正致良知的儒家反过来正视人伦关系客观存在,并积极寻找经世致用的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从这个层面看,阳明认为儒释道三家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有根本区别的,同样是静坐,同样是养心,同样是做功夫,最终追求的目的与路径是不同的。

    《王阳明大传》余超林解读之38:克服生死之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克服生死之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te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