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朋友问说如何做读书规划的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分享下个人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其实我读书不怎么做具体规划的,我的做法是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把书分成几大类,拟定一个阅读选书原则,参考阅读原则进行选书阅读。
因为我的阅读量基本固定,例如一年的阅读量基本在150本左右,每月在10本-15本之间,少有波动,例如从去年统计来看最少的是9本/月,最多的是17本/月,所以我做读书规划的方法就是参考阅读原则将阅读的数量分配到每月的阅读量上。
即把我每月要读的书籍的类型和大致数量定好,就开读了,不一定具体到每本书。
这样既能保证阅读规划的长远性,也能保证我当下阅读的灵活性,把选书也变成一个有趣事书——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接下来会读另一本书,但你又知道自己会读哪些书!
下面具体说一下我对书的分类,一般我会将我要读的书按以下几个维度分类书的类别、来源和阅读优先级类进行分类,然后2个或3个分类有交集的书就是我当下要阅读的书,具体如图所示:
阅读选书原则一、按书的类别分类:
1.经典类:这个不用说,多为一些比较经典的书,如世界名著、各行业或专业领域的经典著作,这个我每年会特意挑出来读,属于必读的书,这种书往往是大部头,每年会选择几部,这个一般放在有大块时间的时候阅读;
2.职业类:因为工作和个人发展需要而需要阅读的,如行业内当下流行的一些观点和思想,这种书我会一般会以月为单位,定期购买,一般以近半年内出版的书为主,这种书籍的阅读往往是带着明确问题的,目标性较强;
3.技能类:这个定期会学习一些,主要是技能的学习,例如可以提升个人效率的,如《超级整理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Evernote 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等这实用类的书籍,这种书往往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
4.社科类:这个比较杂,主要是个人兴趣,如文学类、艺术类、心理学、设计类等书籍都可大体分到这一类,有买的、有借的,这种书作为日常阅读的调剂,没有特别的要求,看心情。
二、按书的来源分类:
1.买的书:每月都会买的书,多为跟我职业相关的,也有些技能类、社会科类新出的或比较流行的书,这个方面的书我以湛庐文化、中信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几家出版社的书会多一点,当然还有其它出版社的,具体因书而定,这种类型的书占我阅读量的约30%,自购书是日常阅读的重点;
2.借的书:目前我借的书我主要来源于图书馆,因为有还书期限,这个一般我在阅读中会做一个大致规划,力求在还书期内把书读完并做好笔记,这个时间一般是30天(规定日期)+15天(续借时长),那么我们在45天内将我借的书读完,一般我借十本,在45天内读完,这个比较紧急,但不一定重要;
3.电子书:这个放到自己平板和手机里,没有书看时就会看电子书,书的类型会更丰富些,作为我日常读书的一个补充,不过目前电子书渐渐成为自己阅读的首选(我会单独撰文分享)。
三、按阅读的优先级(轻重缓急)分类:
1. 重点阅读:这个多为必读书,如每年计划要读的“经典类”书籍、跟自己职业发展有关的书;
2. 非重要阅读:即可选读的,例如:技能类书籍、社科类书籍和消遣类等书籍;
3. 近期要读的:略紧急的,这个往往是从“必读书”中选择或从可以解决我当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书中进行选择,这个一般作为既紧急又优先的选择;
4. 随时可以阅读的:不怎么紧急的,往往是从“社科类”书籍和电子书中进行选择,当然里面我也会选择一些经典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书,这个我会放至必读书中。
以上就是我对书做的三种主要的分类,书籍的类别、来源和优级就是做阅读规划的依据方式,这三者或两者的交集的书籍就是我当下要阅读的书。
无论是我买的书、还是借的书,在到我手之后我会在我们大脑做好了归类,接着定好大体的阅读方向和书籍,无需细致到具体的那本书,然后阅读就开始了,可以根据当下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这就是我在日常做阅读规划的方式。
同时我还通过位置的摆放来安排我要阅读的书,一般放在我手头上书都是我近期如这周或当月要阅读的,再远一点就是近期要阅读的。
另外,在阅读时我不会给自己规定的太死,可以随着我当前事务的变化和心情随时进行调整,只要不影响我整月或全年的计划即可,因为我要读的书已经在我脑子里!
而且阅读是件有趣的事儿,若变成“功课”,那就不好玩了,不是么?
祝大家阅读愉快,也欢迎大家交流阅读经验。
有兴趣的书友们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上面有很多阅读心得、读书笔记和书单分享。
关于我:北方胡子
非典型理工男,互联网从业者,一个人生活在北京。
好读书、偶写文、喜旅行,嗜美味、美物和艺术,以探索新知为最爱!
公众号 北方胡子 (微信号:ibeifanghuzi) 欢迎高智有趣的伙伴来勾搭!
别说话,扫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