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现象:小明是一个数学优秀的学生,他的乘法口诀背的十分熟练(完全不用思考的那种)。
由此我得出几个问题:
1.如果小明真的没有思考,那这种情况不就是条件反射吗?哪储存的位置又在哪里呢?
2.如果这是一个条件反射,那么他储存的位置就应该在大脑,但是为什么不用思考呢?
我觉得原因可能是如果小明真的十分熟练,那么便有可能是这个乘法口诀直接绕过了大脑那一个用来思考数学的区域,因为明明可以用最少的资源塑完成一个目标,那为什么又要去重新思考一遍呢?
既然如此,那么如果小明有一会出岔子了,忘了乘法口诀,那么他在记起来便是十分困难的(排除在外因素)。
由此我们可知如果我们需要一种可以让学生即使忘了,但也可以自主的推出来(比如数学中的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aⁿ*aᵇ=*a*a*a*……*a(n个a相乘)a*a*a*……*a(b个a相乘)=aⁿ⁺ᵇ)。
所以呢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记某种东西最好是要了解他是怎样来的,不然一时忘了可能永远就记不起来了。
那我们要怎样才可以不用经过大脑的思考区域又可以不会忘记呢?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把他变成手被烫了立即缩回手这种反射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借鉴一下遗传(DNA),假如你背不出来乘法法则老师便会打你,为此你必然会把乘法法则烂在肚子里。之后你的子孙后代也会继承这样的DNA,所以一代又一代得传下去,总会有一代会把乘法法则刻写在DNA里。这是这个乘法法则便成了脊髓中的一部分——不需要经过大脑,只需要一个条件(老师打你),便可以背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