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自2000年以后驶入快车道,尤其是在“满城挖”的大改造政策下,城区面貌可谓日新月异。一般来说,城区环境因为各种原因会出现“寸土寸金”的情况,是众多商业体和豪华建筑的聚集地,但也有例外,比如在城区洪山区就有一条纯田园风格的街道。这条街道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繁华商圈,两边遍布大棚果蔬种植基地,且耕种的都是省农科院的科研工作者;街道的局部路段还分布有密集的生活区,与种植基地为伴,与附近的闹市区形成强烈反差,宛若世外桃源,它就是狮子山街。
狮子山街位于洪山区,是一条南北纵向的道路,它北接巡司河岸堤荒芜路段,与老人桥路相连,单向走势,较为偏僻,鲜有人烟。由北向南过杨泗港快速路,经省农科院区域后,狮子山街人气开始有了一些起色,到农科院南门后止于南湖大道。整体来看,狮子山街被农科院一分为二,两边的人气泾渭分明,尤其是北段几乎还是荒无人烟。同样,因本身道路宽度有限,加上不属于热门生活区,狮子山街与同在南湖大道上的其他街道比较,热度还是低了很多,甚至因为农科院的存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条道路的存在。
名字叫做街道的狮子山街,综合来看还是有点名不副实,最主要的在于街道之人气上。要知道,整条狮子山街基本被沿途的大棚种植基地所覆盖,绵延一大片,不仅北段的农科院外区域是如此,即便到了农科院内部同样如此,这也直接使得街道的颜值变身为田园风格。无论开车还是步行,由南向北走去(只能由南向北走部分路段),沿途看到的狮子山街两边全是大棚基地,披着薄膜,看着非常有乡镇民办企业的观感。再者,因为种植基地环境影响,也让附近的空气中始终带着原野的味道,夏天各种昆虫那是真多。
所谓的种植基地,从表面来看,都是大棚和薄膜材料架着,不容易分辨里面种植的东西,只有对当地熟悉的朋友才知道大部分是果蔬。大棚果蔬种植基地大片大片种到了市区,咋一听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但同样也只有在附近生活过的本地土著才了解,类似的事情也一点不稀奇,毕竟以农科院为中心的方圆几里土地都有种植区域,已经见怪不怪了。简单来说,附近不仅有果蔬种植基地,还有水果种植基地,像南湖大道尽头的巡司河畔还有一大块草莓种植基地,可以直接进去采摘。
相对来说,位于农科院内部的这段狮子山街上的种植基地数量其实还不是很多,主要在于里面还有很多科研和办公用地,包括建筑和公共场所。果蔬基地与此有明显界限,一般是围上栅栏,种上行道树,标识出宣传牌,这些工作都是多年以前就完成的。现在由狮子山街路过,看到的种植基地旁边行道树,大多成长为参天大树,它们相互之间凑成了广阔的树荫,漫步其中,分外凉爽。树荫的存在,也间接改善了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环境,算是一个小福利。
从南湖大道狮子山街的入口处进去,看到的街景并无特别,但行走不远画风就转变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果蔬种植大棚,分布两侧,隔着栅栏,看得出大概,看不出所以然;街道上行人不多,偶尔有环卫工人,他们的本质还是街道卫生,与大棚种植没有关系。不过,再往北走去,穿过几片大棚区域,突兀出现了两排小楼,一楼开放大门,修有人行道和休息区,一看就是临街商铺,广告招牌很多,副食店和银行,超市和水果摊位,与一般街道并无两样。商铺背后是几栋住宅区,目测楼体建筑年代较为久远,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极其清静。
靠东边的一栋楼较高,外墙上标注了铭牌,是一座公立幼儿园,联想农科院的属性,不难明白,这里面小区的常住人口应该达到了一定体量。果不其然,继续往北走一小段距离,出现了一条东西横向的马路,两边延伸很远,目之所及,也都是住宅小区。自行车、机动车,停车场和早餐店,已经与一般商业街和小区没有两样了。生活在这里面的人估计很幸福,没有城区的纷繁叨扰,居住、饮食自称体系,宛若世外桃源。
对于狮子山街,小编也是头一次听说,若不是偶然路过,基本上一直会误以为同名的街道在更东边的南湖大道华中农业大学校内。这一处狮子山街,有街道的名字,也有街道的实质,需要到达里面仔细观察。有意思的是,狮子山街似乎和农科院完全相连,密不可分,因为更北段的那一块狮子山街,两边也是种植基地,但荒芜之感,完全是一种乡镇风,看不到城市的影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