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给亲戚拜年的时候,在读大二的表妹说她过两年毕业想当旅行体验师,理由是旅行是她的兴趣,这工作能四处看美景,轻松又赚钱。
我问她你知道体验师需要有些什么能力吗,她支支吾吾,不就是到处拍拍照,吃吃美食嘛。
我说,你至少得能够写文章,知道怎么拍出好看的照片以及后期PS,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妹妹很惊讶,说她只是对旅行本身感兴趣,并不喜欢创作内容。只有兴趣不行吗?
当然不行。兴趣不是一切,它没有想象中可靠。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兴趣这个话题。
1
很多人所谓的“兴趣”,只是喜欢它表面的光鲜亮丽。
我大学时的一个同学,还在军训时就兴冲冲地花几千买了一把吉他,说他想像迎新晚会舞台上自弹自唱的学长一样,接受台下数千人欣赏的目光和掌声。
结果没弹几天,就搁在墙角落灰。
我问他,怎么不练了?
他说,和弦太难,练得手又疼,没意思,不如打游戏。
这事还有个后续,临近毕业,他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把吉他低价处理了。
这种“兴趣”,其实经不起推敲。只想得到它带来的荣耀,却不愿付出应该投入的心力,只想结果不想播种,是不合理的。
2
如果喜欢一件事,就尽管去尝试,要深入了解才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即使在实践后发现事情的本来面目没有如己所愿,也好过蹉跎了岁月,却后悔没有从“观望”跨向“体验”。
《偷影子的人》中的吕克,小时候憧憬着医生这个职业,成年后虽然跟着父亲学习做面包,但还是很向往。之后在主人公的帮助下,他进入了医学院学习,并成为一名担架员。
后来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工作,吕克终于意识到,自己还是更愿意当一名面包师傅。客人吃到可口面包时脸上洋溢的快乐,才是对他最好的嘉奖。于是毅然决然回了老家,过上了在烘焙房里揉面团的日子。
吕克真正体验过当医学生的生活,明白自己原来不喜欢这种人生,也就没有留下遗憾,能坦然地面对当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如果真正了解之后,真心喜欢自然可喜;而若是不喜欢,将来也不至于留下“我本可以”这种遗憾,并不断用滤镜美化那件一直向往却不曾靠近的事,只会让自己痛苦加剧。
3
当兴趣成为一种职业,就必定快乐吗?
不少人觉得,如果工作内容恰好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那一定很幸福。
不尽然,因为当兴趣变成职业,性质就会产生变化。
什么是真正的兴趣?
不带功利性,愿意为之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也许什么都不会得到,也许你会表现得很笨拙,但你仍然乐在其中,即便失败也不气馁,是一种无比纯粹的喜欢。
而当它变成职业后,你不能再以原来的方式对待它,你得考虑它带来的结果是好是坏,是否能让甲方或上级满意,需要考虑很多现实的问题。
以板绘为例。
如果只是兴趣,可以每天下班后抽出一两个小时来选择练习,或者随心所欲地自由创作,没有所谓的KPI。而哪天没什么状态,或者想做点别的,也是完全可以的。
如果是职业,得根据甲方需求创作,和对方充分沟通探讨,反复在细节上进行修改,有时甚至得推倒重来。这样必须做到某种程度、达到某个目标,和作为兴趣时大相径庭。
在常年的工作中,“兴趣”的作用已经变得很有限。
我见过一些兴趣转职业的人表示过备受压力,不再如以前快乐;也有的最后消磨了热情,反而不再将其视为喜欢的事,着实令人惋惜。
当然,也有的依然工作得很顺利,却非单纯地依赖“兴趣”,而是“做好一件事”给他带来了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感受给了他们继续下去的动力。
我认为,兴趣是“推力”,促使你主动去寻求乐趣,寻求成长,寻求意义,是对抗虚无的一剂良方。但它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要做成、做好一件事,还需坚持、耐性、正确的方法等等。
愿我们都能找到真正的兴趣,并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