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去山里走一走,
总有一些事物能打动你。
也许你也和我一样,
心里会觉得它们很美好!
厚朴,木质朴而皮厚,故得名。
木兰科厚朴属落叶乔木。干笔直,树皮褐色,不开裂,油润而带辛辣味;叶大,集中在树枝顶部,长圆状倒卵形,下有灰色柔毛和白粉;花白色,大而美,芳香(花语纯情的爱);果实长圆状卵圆形;种子三角状倒卯形;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喜光,幼龄需荫蔽,喜凉爽、湿润、多云雾、相对温度大的气候环境。常混生于落叶阔叶林内,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等地区。
《本草纲目》记载:厚朴温中下气、燥湿、消痰的功效。主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等症。
豹大蚕蛾,翅50—70mm,体35—40mm。
头污黄,触角黄褐双栉形,颈板及前胸前缘灰褐色,间杂白色鳞毛;身体黄色,腹部两侧有黑斑;前翅前缘灰褐色,内线棕褐色呈齿形纹,但不与前缘相连接,外线棕黑色呈长齿形,自前缘中外部呈弧形斜向后缘中部,亚缘线黄褐色有蓝色光泽,成双行波浪形纹,但自R5脉处向内迂回,靠近前缘时则不明显;顶角橙黄色,内侧有白色波形纹,白纹下方有半月形黑色横斑直达中脉,后缘前方有橙红色区一块,外缘浅粉色呈大波纹;中室端有橙黄色眼形斑,中间有弧形的并行黑、白线纹各一条,眼斑内上方镶有黑边,与前缘靠近;后翅色斑与前翅大致相同,各线弯曲度更大,中室眼形斑略小;前、后翅反面外线至翅基间色浅呈黄色,外线至外缘间呈桔黄色,中室端的眼形斑只见弯月形纹,橙黄色外圈不见,内线至翅基间的锈红色斑不见,各线均不如正面明显,翅脉灰黑色较明显。
二叶舌唇兰,兰科舌唇兰属,多年生草本。
植株高达50厘米;块茎卵状纺锤形上部收窄细圆柱形,茎较粗壮;大叶椭圆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苞片披针形,子房上部钩曲,花绿白或白色,中萼片舟状,花瓣直立,斜窄披针形,渐收窄成线形,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药室叉形;花期6-8月。
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地,在英格兰、朝鲜半岛等国也有,生长在海拔400-33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丛中。
味苦,性平。有解毒消肿、祛风除湿等功效。
花朵洁白,可用于花坛、花镜绿化,也可作地被、盆栽观赏。为观花、观姿植物。
柳叶栒子,蔷薇科、栒子属半常绿灌木。
高可达5米;枝条开张,小枝灰褐色,叶片椭圆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侧脉具浅皱纹,下面被灰白色绒毛及白霜,叶脉显明突起;叶柄粗壮,花多而密生成复聚伞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苞片细小,线形,微具柔毛,早落;萼筒钟状,外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短渐尖,外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内面无毛或仅先端有少许柔毛;花瓣平展,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基部有短爪,白色;花药紫色;花柱离生,比雄蕊稍短;子房顶端具柔毛。果实近球形,深红色,6月开花,9-10月结果。
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生长在海拔1800-3000米的山地或沟边杂木林中。
中药材,治疗咳嗽、除风热。
黄柄笼头菌,子实体小或中等大。
菌盖近球形,窗格状,橘黄色,直径2-4cm,多有12-18格孔。格径3-10mm。柄黄色,海绵质,长6-10cm,中空,顶端开口,向下渐细,基部尖削,其下有高、宽约3cm的白色菌托。孢体暗色,有臭味,产生在格的内侧。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
短萼黄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渐危。
根状茎黄色,常分枝,密生多数须根。叶有长柄,叶片稍带革质,宽达10厘米。花葶1-2,高12-25厘米,顶生聚伞花序有38花;萼片黄绿色。平直。长约6.5毫米。蓇葖长6-8毫米;种子7-8,褐色。
2-3月开花,4-5月果熟。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和安徽等省区。生长于海拔600-1600米间山地沟边林下或山谷阴湿处。
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药效显著。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具有广谱抗生素的作用。
小花溲疏,绣球科溲疏属的灌木。
老枝灰褐色,表皮片状脱落;叶纸质,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伞房花序多花,花序梗为长柔毛和星状毛;花蕾球形或倒卵形;蒴果球形;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又称喇叭枝、多花溲疏。分布于东北地区,朝鲜和俄罗斯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1000-1500米的山谷林缘处,喜光,稍耐阴。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整个生长期内要保持土壤湿润。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其皮入药,味辛,性微温,发汗解表、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花色淡雅素丽,自然式园林绿化花篱,可丛植点缀于林缘、草坪,也可片植,花枝可瓶插观赏。
白弄蝶,静止时翅面保持水平伸展状态,有异于弄蝶科大多数种类停栖时翅面立于背方呈V 字形。成虫飞行迅速,雄虫有领域性,夏季山区树梢相互追逐飞舞是雄蝶。
蓪梗花,忍冬科糯米条属,落叶灌木。
枝纤细,多分枝,幼枝红褐色,被短柔毛,夹杂散生的糙硬毛和腺毛;叶为革质,卵形、狭卵形或披针形,顶端钝或有小尖头,基部圆至阔楔形,叶柄短;花的聚伞花序生于侧枝上部叶腋,花冠粉红色至浅紫色,狭钟形,花药长柱形,花丝疏被柔毛,花柱细长,柱头达花冠筒喉部。果实被短柔毛;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山区。生态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萌蘖力强、耐修剪。
播种、扦插或分株繁殖。果实入药,祛风湿、解热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外用治痛疮红肿。
说明:本篇百科知识来自网络资料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