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觉醒》(5)

《认知觉醒》(5)

作者: 墨无声清 | 来源:发表于2022-04-06 12:10 被阅读0次

文/墨无声清

01

I:知识

1.为什么容易走神?

当下太无聊或者当下太痛苦,本质上是逃避的心理(避难趋易的本性)。要想不走神,就要练习专注于当下,享受当下。

2.如何深度沉浸?

深度沉浸=正确的方法+大量的练习

3.正确的方法有哪些特点?

①有定义明确的目标,具体而精细。(就是拿出来就知道此刻具体该做什么。)

②练习时极度专注,事后完全忘记,界限分明。(就是该干活时干活,该放松时放松,不纠缠。)

③能获得反馈,想方设法精进自己。(就是有复盘的依据,可改变的明确点。)

④在拉伸区练习。(就是掌控舒适区和困难区之间的平衡。)

A1:经验

1.做A想B的现象时常发生,比如我的入睡非常困难,甚至大脑会更清醒活跃。它总是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有一种无法掌控很难让它消停的感觉。

最难的是,打开听说书软件听故事,思绪依然可以穿越声音继续遨游太空,只能不断把注意力拉回到故事中来,有时就是在这种拉回的苦难过程中入睡的。

2.做感兴趣的事情会让我进入心流状态。像写小说或研究喜欢的动漫时,我可以隔绝外界的各种干扰,甚至感觉不到自身的疲惫与饥饿,完全沉浸其中。

我也可以在KFC之类比较嘈杂的环境里旁若无人地看书,有时候反而觉得比安静的地方更觉得心里宁静。

A2:行动

1.练习冥想,不断将注意力拉回来,集中到当下。

2.做一件事情之前明确目标以及为了达成目标所要做的具体事件,不断分解跟排序。

3.继续界限分明:玩就畅快地玩,干就专注地干。过去的事情不论结果,该丢就丢,结果只是顺带的事情。

4.不给自己逼太紧,也好好完成代办事项,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平衡的积极状态。

5.做自己当下想做的喜欢的事情。

02

讲书:

之前我们一直在强调一个长期,那么什么是长期呢?长期究竟有多长呢?

长期那跟其他的概念一样,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人来讲,他们的长期也是不同的。

在这里(《财富自由之路》),作者举出了一个理财的例子,他用一个表格中的数字的变化告诉我们,不同水准能力的人理财能够达到的年化复合收益率是不一样的。

于是可以推断出一个结论:当你越弱时,你的长期就越长。

听起来很扎心,但同时也给到我们一个希望,我们其实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来缩短自己长期的长度。

学习使人长寿,学习使人拥有质量更高的长寿。这边又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在此之前,我们也有讲到,学习能够使大脑更有活力,于是就能提升我们单位时间里面的做事效率。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能够去弥补我们能力上的不足。

这里又一次可以联想到我们之前讲到的那张成长图。从想到,到学到,到做到,这不同的阶段其实也代表了个人能力的不同程度。

在学到与做到之间,是最能够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阶段。所以我们努力要做到的事情其实就是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去做到。

03

用书:

【书摘】

面对危机,有的人看到的是“危”,有的人看到的是“机”。

【分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相依,危与机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一正一反,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看待和处理。

【案例】

疫情的到来给很多行业带来重大打击,很多线下行业为了生存被迫转到线上。

由于之前对线上运营的模式方法等并不了解,只能一边抗灾一边摸索自己的前进道路,过程中艰辛又避免不了很多成本与损失。这些无疑都是“危”的表现。

但是,机会也隐藏在其中。线上一定会成为很多行业争相抢驻的战场,因为疫情的发生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了这点。

虽然对于先入的巨头,它们没有那么强的优势,但从长远来看未必没有节约到成本,抓住好的入场时机。

尤其是在同行还在犹豫时,先行动或许有更多优势。

将线上与线下结合,也起到了开源的作用,扩大自己的市场,巩固自己的位置。

另外,疫情也给了人类“慢下来”“停下来”的机会,这些“不得不”给善于思考的人精进自己、发现新东西的时间和空间,缩短了与快节奏人群之间的距离。

焦虑人人都有,尤其是在自己很想快跑却不得不坐下来等等或慢慢走的时候。能够沉住气,用积极又不失淡然的态度面对的人,或许走得更稳更远。

【行动】

1.用辩证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爱与恨只有一线之隔,危与机也只在一念之间,去危里挖掘机的可能。

2.在面对困难、陷入低谷时,停止怀疑自己,从小事做起,积累信心,消解情绪,不断给自己“会好的”“总会有机会的”之类的心理暗示。

3.越是浮躁的世界越是要静下心来,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去哪里,寻找契合自己的机会。永远都在做准备,包括提高识别机会的能力。当机会来临的时候,积极参与。

相关文章

  • 《认知觉醒》(5)

    文/墨无声清 01 I:知识 1.为什么容易走神? 当下太无聊或者当下太痛苦,本质上是逃避的心理(避难趋易的本性)...

  • 怎样做好每日反思?

    2021年5月24日 Lee公子 摘自《认知觉醒》周岭的这本《认知觉醒》是我5月份读书清单中给予五星级好评的书,很...

  • 认知觉醒(5)关联

    高手的秘密武器——关联。 关联就是把远处不起眼的A,关联到近处需解决的B,然后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孤立的知识就像沙...

  • 2022年第106天

    #《认知觉醒》DAY5阅读笔记 今天阅读的是《认知觉醒》的第五章: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在这一章中有七个小...

  • 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真正改变自己

    如果说《认知觉醒》让你开始“愿望觉醒”、“方法觉醒”、“目标觉醒”,那么作为它的姐妹篇,《认知驱动》中提到的真正做...

  • 认知,觉醒

    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是来自我们被无意识预装了错误的认知、错误的需求、错误的价值。然后我们活在一个别人设计好的认知、期...

  • 认知&觉醒

    一个人的觉醒, 1%依靠他人的提示, 剩下的99%来自生活。 换句话说, 人很难突破自己的认知, 改变自己的习惯,...

  • 认知觉醒(5)深度学习

    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和便捷,人们的深度学习能力大大损耗。生活中不难发现:一小部分知识精英依旧直面核心困难,努力地进...

  •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源动力

    什么是真的正认知觉醒? 认知觉醒这四个字的含义,我们可以分别将其拆解为两个词语,一是认知,二是觉醒。 认知,即是我...

  •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5:元认知

    为什么人人都有反思能力,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却如此之大呢? 因为元认知分为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从被动到主动,这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觉醒》(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yr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