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来自《财富自由之路》的幸福课

来自《财富自由之路》的幸福课

作者: 茹此说来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18:21 被阅读70次

    背景说明:

    该文章是我参加剽悍读书营的精读营(十天看一本书)总结感悟,希望大家勇于指正,我也很希望进步~

    Ps:这次参加007徒步活动收获满满,之后我会写一些我听到,看到,感受到的故事,请大家关注我后续的文章~


    十天的精读营结束,我和同桌紫晶说,我二次阅读《财富自由之路》,每天打卡输出,收获就是理清了之前一直没有去理过的书籍构架,给自己一直以来比较迷茫的思绪找到了一些出路。

    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慢热的性格,我始终没有其他老铁那样的热情和兴奋,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紫晶说是也许我比较内敛,情绪不太外露,但是我感觉自己内心是没有这种火热的情绪的,感觉也是淡淡的。

    这十天的我输出的主题分别是:

    1.发现自身问题                                        2.三种商业模式思考                              3.是否被需要,是否有用                      4.镜像世界和自证预言                          5.刚需是自我驱动力,不要觉得很多事都和自己无关                                      6.运用元认知能力思考更深的本质,而不是看表面,屈服于惰性                  7.做进取型人才而不是表现型人才        8.习得技能的三大法宝                          9.如何练就融会贯通的能力                10.自己才是一切的关键,执行力

    对我感触最大的应该是第三天的“被需要”,第五天的“将优秀当做刚需”,和第十天的“干一行爱一行”。

    成为最希望被需要的那个角色

    “被需要”是我之前一直不愿正视的,因为我认为做好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吧。可是渐渐的我发现自己会羡慕那些能很快和别人打成一片的人,我会思考那些乐观的人他们是怎么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也很希望和他们靠拢,想要吸收一些他们传递的正能量,就像感受在太阳下的温暖一样,你知道的,很舒服。

    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开始,我注意到之前的自己总是向朋友倾诉自己的抱怨和负能量。之前我一直以为好朋友就是无话不谈,痛苦和欢笑都要分享,只不过在我这里不顺似乎比顺利总要多那么一点。后来意识到我这是在消费我的朋友,我的资源,我的品牌。我传递一个负能量的形象,让朋友被负能量污染,也让他们对我失去耐心,而我也不会再被需要。

    大学的时候,我很喜欢一个男生,但不敢表白,那时候我学网球,他网球打的很好,恰好有一个网球比赛,他需要组队报名,于是他拉我组队,那时候虽然我打的很不好,但是被需要我觉得很开心,哪怕是去捡球也觉得很充实。

    被需要意味着我对别人是有价值的,就像我对那个男生有价值的一样,因为这样我有了接触他的机会。

    同样,在工作中,希望得到认可,得到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将工作中的关键节点做好,做到优秀,然后再做些工作范围之外的有价值的工作,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让自己被更多人的需要和依赖,那认可也就不成问题。

    再者,主动花费时间去链接周围的朋友或者想结交的朋友,让真诚和温暖被他人接收到,成为被他们需要的朋友。

    笑来老师说他对朋友的定义从最初的“共度时光,感到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付出”进化到“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而且我也敬佩的人”再进化到“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的人”,从最初的依附关系进化到互相独立的关系再进化到共生的层次。

    细想我与我最要好的朋友也仅仅只是在第一个阶段,我们互相倾听,互相鼓励,却又各不相同。而我需要和朋友共同成长,互相肯定,频率相同才会长久。

    我们社群的老铁们似乎又是符合第三种,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成长,但离开了交流群我们又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因为互相钦佩,互相学习而交流鼓励,我们也在2018乃至以后更长的时间里互相陪伴。

    恍然大悟,社群其实就是三种定义的结合体,所以才具有这么大的能量,因此社群的兴起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虽处在不同的地域,却互相被需要着,好酷,那些拥有强链接的老铁们怎么能不幸福呢?相当于拥有了整个世界呀!我想这也是这么多人愿意为社群贡献自己的时间和力量的原因吧。

    将优秀当做自己的刚需

    被更多的需要意味着将承担更多的责任,意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自己的品牌,品牌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不必细说。

    之前的自己知道要做好工作,但也会偷懒,事情太多的时候就会选择妥协,做完就好,可是时间久了,会发现做的事情就仅仅是工作,因为没有对它投入100%的努力,所以对结果也就没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对工作的热情也就渐渐消褪了,生活也是如此,每天都差不多,一年过去也只是在感叹时间好快,然后新的一年又在一次次的差强人意中流逝。

    前几天听一个战友的分享,和我同龄的她在短短几年内已经从专科学生成为了公司总经理,她的人生密度是我的两三倍,她经历了很多,也做了很多,快速得到成长和认可,选择艰苦的、更困难的,选择可以给自己带来改变的,现在的她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更有趣的,更具引领风向的,更想成为的自己。她在每次选择后都尽力做到最好,在一件件小事中积累自己的能力,她抱着不平凡的梦想成就了不平凡

    而我抱着平凡的心态平凡着,这没什么不好,只是总觉得生命的意义也许不止于此,我的意义需要我自己去创造,而创造的过程注定不凡。

    尽善尽美、拼尽全力、付出120%的努力、每天睡四五个小时,经常飞来飞去还上着进修的课程……这些我只做到了最基础的那个:对细节尽善尽美,但优秀远不止于此,卓越就更不用说。

    将优秀当做自己的刚需,想到的,做到的应该会很多,应该也会很累,但这才是生命该有的意义。主题营开始时,竹子邀请我加入设计组,我拒绝了,因为我怕自己忙不过来,我怕我可能要熬夜才能做完所有事情。但前几天有一个007班级里有一个分享,值月生邀请我去做主持,可是离开始只有两个小时了,但我答应了,后来真的完成了,结果还不错。

    让优秀成为自己的刚需不应该仅仅只是口头禅,而是做选择时的准则,我们可以做很多,做很好,只要去做了,想着做好了。

    干一行爱一行

    笑来老师说执行力就是一个人是否清楚的知道要怎么一步步走下去,是否能在觉得困难的时刻还坚持做下去

    说到干一行爱一行我是有愧的。

    大学学习的专业后来成为了我的工作,而且非常符合,但由于大学时没有深入钻研,而当时的公司又没有这方面的人带我,对于一些大型的项目就明显感觉吃力,而且当时还要做其他不是我专业的工作,当时有种求救无门的感觉,做到后来都觉得恐惧,因为我的每张图都涉及生命安全,而我怎么也钻不进去了,现在想想应该是心里自证预言的作用,内心的潜台词当时应该是:我就是不适合这个专业,好好做,否则要坐牢的,做着感觉不开心吧,要不就考虑去做自己喜欢的吧。

    我就真的换了工作,那个我认为自己喜欢的。但我不知道的是这个专业的知识比之前的专业要琐碎的多,要会的技能也更多,而且这个行业真的是看创意和能力的行业,竞争更激烈。但是选择了就跪着也要走完,凭着对专业的喜欢,现在还走在小白的进阶路上。

    但每每想到我之前的专业我是很愧疚的,感觉自己愧对它,投入了六年的时间,最后放弃,一切归于零,而这恰恰是我执行力差的表现。在执行力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热爱程度。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不懂就学,学不会再看课程问老师,然后再学,有什么是难到一定不能解决一定要换个赛道才能解决的?

    之前群里有分享一个叫平凡英雄的短片,看完后我感触很深,在感觉遇到瓶颈绝境的时候,停下来,换个纬度思考,换个方向思考,也许结果会不同,自己是一切的根源。

    那些从一个赛道到另一个赛道依然玩的很溜的人,我相信他们在前一个赛道就已经做的很优秀了,不管换到哪个赛道,他们已经掌握了将一件事情做到优秀甚至卓越的思维和方法,不管在哪个领域他们都能很出色,这些方法里面包括执行力,包括学习能力,包括沟通交际,包括很多很多,所以综合能力很重要。像杨澜,像王石,像张泉灵。

    但不得不说,有的时候,或者因为行业整体在处于下坡路,或者因为个体与工作排异反应严重,或者因为外力因素等很多不可抗原因必须要跨入另外一个行业,一定要记得,不要裸换,个体需要必备一定的资源。

    每个行业都会有最低的门槛,比如设计行业,进来之前最起码要会CAD,PS,AI,3Dmax等,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或工科知识;例如进入证券行业最起码要具备证券从业资格证;想要做运营,最起码得有策划组织的能力,要是可以做出漂亮的PPT(版式+内容)就OK了,不一一列举了,但是进入一个行业之前具备一定的能力真的很重要,幸运的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实现基础技能的快速掌握是很easy的。

    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意味着从头做起,可是从头做起意味着低薪低职位(普遍情况下),如何度过刚起步的那段艰苦的日子取决于之前的积累。而这些对于刚换行业时的我是懵懂的,于是在初入新的行业的时候,我因为生活的窘迫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到现在我依然很惋惜,后来看了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就直叹气,如果那时候遇到这本书该多好,然而没有如果。

    保证成长的持续性

    当你尝试进步的时候,你遇到的更可能是打击,而不是鼓励。

    前几天我来参加一个写作社群007组织的线下徒步活动,来参加的初衷是看看我和那些已经成长为另一个物种的人们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牛牛连长说见牛人很重要,所以我来了。

    可是在我来之前,同事问我参加什么活动,我说了后他问我,“你测过智商吗?”我说“我测过呀,还不错”;他又意味深长地说“你可小心,注意保护措施,小心”。我知道他的想法,他怕我加入什么类似传销的组织一去不归~家人也对我来参加这个活动三缄其口,叮嘱我注意安全。

    可见成长的过程中阻力总是很多的,更多的支持也只会在你获得肉眼可见的成功时才会靠拢,而这其中更多的阻力其实是来自于我们自己

    成长的过程很慢,可能很久都看不到效果。这是比减肥还困难的事,可看看减肥成功的人的比例,就可以想象成长这件事了。就像那个复利曲线,在经过那个“长期”之前,都像是“恒定没有斜率的直线”,只有经过“长期”,已经度过某个时间点,才会有“肉眼可见”的“飞扬”。而在“昨天和今天有什么不同”的纠结思考中,很多人早早的就丢盔卸甲,那些仍然坚守的人也不知道那个该越过的时间点在哪里。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呵护自己的希望就很重要了,要对未来的自己自信。

    之前笑来老师说我们要能“见得了别人的好”,其中的一层理解是:现实中我们很多人是见不得别人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别人好了,那就意味着别人比自己前进了一步,而自己就相当于退步了,可谁又愿意做退步的那一个呢?如此看来,不进则退是多么的智慧。这种被动的退步就是“被证明为退步”,谁会喜欢?所以我们进步中的部分阻力就可以解释了。

    所以每每看到群里这么多老铁每天叽叽喳喳输出自己当天的成长时,我会觉得很悦耳。这里保护每一个人进步的希望的火苗,很多老铁的鼓励会让这个希望越来越亮,我想这也是大家为什么喜欢这里的原因,大家共同努力,互相监督达成那个“成长”的目标。

    笑来老师说“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出路”。我们的幸福感是来自于我们和周围世界之间的强关联。在读书营这个世界里面很多人用他们的不脸、热情、上进成功链接了很多人,在这个世界里面,他们很幸福,因为和像家人一样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长是何其幸福。

    现在我可以回答我开头的迷惑了,我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幸福感?

    一方面,我清楚自己努力的目标,我清楚自己打卡的收获,可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未知,还要靠践行去实现,在那之前,这些仅仅是一些概念,一些行动思想,我无法体会它们有多么深的意义和价值。

    再一方面,我没有过多的去链接老铁,看到其他老铁的文章点赞,同样的看到其他老铁对我的点赞,我知道这是一种鼓励,却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而更多的不足我无法具体感知,有的是工作之余赶出来的,自己也知道还不够好,所以自然期待不多;

    另一方面,平常和连里老铁的链接也不多,作为一个在岸边看别人游泳的人和正在畅游的人来说,感受自然是不同的,弱链接就意味着弱影响

    回归正题,成长虽然是长期的,可是我们每天每件事其实都可以见到成长的迹象。例如现在的我知道了优秀应该成为我的刚需,做每一件事我会尽力去做到最好,投入更多的热情;知道我之前错过了多少,我开始关注那些我本以为是和自己无关的人和事;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我开始思考大体的框架和本身的复杂层次,而不是时不时的上课,长时间没有成效;想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想结识更多的人,而不是埋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拒绝接纳和自己无关的人事;多多联系我的朋友,逢节日发些我的小设计,多和他们链接,而不是一年一次的问候……其实真的想要改变,太多了,人的想法一变,行动自然就变了,而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自律,要知道那些从平凡到不凡的人都是自律,克服了惰性,学习能力强的人。

    《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最后一句话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好的存林里面,而这个存林理论上会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吗?

    我们在进化,我们生活的丛林也在进化,大家不断的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价值观变化,世界观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变化是常态,不变才是怪事。让我们期待从小白兔进化成健雅迅捷的美洲豹的那天吧!


    后记:

    十天精读营带给我的改变还需要后续的实践,但这里我要感谢王子姐姐每天的督促提醒;感谢文杰、蒋瑶、邓小葵、Achilles对我文章的点评,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和价值;也感谢那些给我点赞的老铁,要知道鼓励可是稀缺资源;还要感谢竹子,虽然链接到她是因为工作需要,但是她对我的鼓励可是很多的,包括她做事的态度都感染到了我;最后感谢读到这里的你,谢谢你花费时间读这篇可能还比较空洞(因为很多都还是作者的话,不是我行动后证明的)的文章,期待我们变、变、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自《财富自由之路》的幸福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zg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