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六)

王阳明(六)

作者: 王忆尘 | 来源:发表于2021-04-26 19:51 被阅读0次

初入仕途

01

“格竹”失败后,王阳明把心思转回到学习上,听从王华的建议开始为科举考试做准备。王阳明本就是聪明之人,一番准备后,首次科考顺利通过。1492年,年仅21岁的王阳明在乡试中考中了举人。作为父亲的王华自然非常高兴,鼓励儿子再接再厉,争取也考个状元。

但王阳明却不以为意,因为乡试的顺利通过,在第二年的会试中,22岁的王阳明名落孙山,没考上进士。王华怕儿子受到打击,便安慰他不要在意,以后,继续努力,其实王阳明根本没受影响,因为他的人生追求并不在此。

为了开导王阳明,王华带王阳明拜访当时会试的主考官李东阳,王阳明写下了《来科状元赋》,受到李东阳的称赞。

1494年,23岁的王阳明在第二次会试时,再次名落孙山。但这次的失败,是有人嫉妒他的才学,故意使了绊子。

02

1499年,28岁的王阳明考中进士,当上了刑部云南清吏主事,从此步入仕途。临行之前,王华告诫儿子为官之道,要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要得罪领导,吃亏是福,但王阳明的内心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他立志做一个好官,正所谓“为官者不求荣华富贵”,但求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民“。

1505年,弘治皇帝驾,享年36岁。身为太子的正德皇帝继位。其荒淫无道,整天与太监混在一起。太监刘瑾狐假虎威,大坏朝政。

太监刘瑾沾了正德皇帝的光,摇身一变成了权倾一时的大宦官,他手下的小太监,也因为刘瑾的权势,到处耀武扬威。太监收钱办事,官员任命、纠纷处理统统搞定。

刘瑾飞扬跋扈,狐假虎威的德行,惹得朝廷上下怨声载道,大家是敢怒不敢言。

03

1506年,戴铣、薄彦徽等人上书皇帝,要求严惩刘瑾一伙,结果反被打入死牢。

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出于义愤,冒死上书,请求释放戴铣等人。结果被刘瑾重打四十大板后,贬去贵州龙场驿当一名没品级的驿丞。

尽管这样,刘瑾仍不想放过王阳明,暗中派人追杀王阳明,准备在其赴任途中将他害死。却被王阳明发现了,王阳明心生一计,把自己的衣物留在钱塘江边,留下遗诗:“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制造了自己投江自杀的假象。让追杀者误以为真,放弃了追杀。

“金蝉脱壳”后的王阳明,一路走走停停,耗时一个多月,才到贵州龙场驿。龙场驿荆棘丛生、人烟稀少,他只好住在一个山洞里,自己亲手种粮种菜。

经此一役,王阳明对功名利䘵不再挂怀。惟有生死一念,横亘于心。他凿了一副石椁,日夜端坐其中,自誓:“吾惟俟命而已!”

相关文章

  • 王阳明(六)

    初入仕途 01 “格竹”失败后,王阳明把心思转回到学习上,听从王华的建议开始为科举考试做准备。王阳明本就是聪明之人...

  • 大道至简!走近先贤王阳明之八

    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六月,本来在老家安闲讲学的王阳明被朝廷征召,奉命出征广西思田。 此时的王阳明已年过五十,...

  • 关于王阳明(六)

    如果说王阳明处处表现出天才的一面,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就会发现王华这个当爹的表现,就显得有些不正常。孩子喜欢象棋,说...

  • 官场险恶逞私欲 柱臣沦落股掌间(6)

    【王阳明传略】137 嘉靖六年(1527年) 6、深谋远虑,力主招安 明世宗虽然命姚镆致仕,但王阳明未抵梧州,故姚...

  • 读《王阳明》收获(一)

    近期读《王阳明》一书,收获颇丰。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概括起来是:六个字和四句话 这个六个字就是“心即理”和“致良知”...

  • 白话《传习录》(8)上六

    传习录上 |徐爱| 六 徐爱听了王阳明解释《大学》里“止至善”的解释,觉得有道理。但是王阳明对“格物”的解释和朱熹...

  • 官场险恶逞私欲 柱臣沦落股掌间(7)

    【王阳明传略】138 嘉靖六年(1527年) 7、解散官军 决意抚平 黄绾、方献夫、霍韬都举荐王阳明入阁,杨一清和...

  • 五、少年王阳明2:“不动心”修行以及次序

    一、普通人可以拥有王阳明的“不动心”吗? 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春,21岁的王阳明参加会试。在公布成绩的地...

  • 六经四子非根本 知行合一惟自修

    【王阳明传略】140 嘉靖六年(1527年) 王阳明日常教学繁忙,近年又家事纷扰,更兼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已较少文字...

  • 大明圣贤王阳明(六)

    短短几年里,王守仁已经跑遍浙江上下,遍访道馆寺庙,读佛经,参佛语,只为了能从中获得如何做圣贤的启示。 然而,王守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ae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