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养育的选择》
【全书结构框架】
一、关于安全感
1.安全感来自信任
2.“安全依恋”的秘密
3.不同成长阶段,如何培养“安全依恋”
4.用理解而非说教让宝宝逐步建立安全感
二、关于早教
1.大脑发育既有敏感期也有可塑性
2.怎样早教?谁来早教?
3.过多过早看电视易引起注意力障碍
4.真人互动对孩子更有益
5.谨慎有效地利用多媒体
三、遵守规则与延迟满足
1.规则不是“禁止”,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规则不会压抑天性
2.执行规则,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解决问题要先解决情绪,情绪引导需要灵活运用方法
4.跳出“延迟满足”的纠结,全面发展孩子的自控力
5.如何培养自控力
四、赏识教育、挫折教育、快乐教育与竞争意识
1.赏识教育对孩子未来的自我评价意义重大
2.称赞是一项“技术活”
3.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制造挫折,而是父母与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4.欢笑和泪水对孩子的成长同样重要
5.以成长型思维正视竞争: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6.着眼未来:从竞争中学习合作
五、独立性、想象力与创造力
1. “倾听”和“独立性”并不对立
2.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3.认知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
4.用“合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原书信息】
养育的选择
作者:陈忻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社
版次:2016年7月第1版
书号:ISBN 978-7-5086-6192-6
【开篇介绍】
《养育的选择》是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忻老师针对广大年轻父母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用发展心理学的视角给出的答案。它旨在让处在焦虑之中的年轻父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站到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从而不再迷失在对孩子个别行为的修剪纠正和自身某一次不当行为的纠结中。
既有理论性知识作为坚实基础,了解孩子的心智能力发展规律,又有对孩子处境、情感和需要的用心感受,能看见真实的孩子,不被知识绑架,这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也能努力达到这样一个境界。
【第一章主题】
关于安全感
今日导言
如今,大量80后妈妈在育儿过程中充满焦虑,总是担心由于自己某个地方做的得不够好而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出现了“‘安全感’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现象。那么,儿童的安全感究竟指什么?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安全感”没有建立好?
【第一章内容】
1.安全感来自信任
对小婴儿来说,安全感是逐步从信任妈妈,和妈妈给予的呵护中发展出来的。如果妈妈对宝宝的需要比较敏感,能够有规律地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他们就会对妈妈形成基本信任感,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secure attachment)。反之,如果妈妈对宝宝的需要不敏感,或对他们的需要满足不规律——有时满足,有时又不满足,宝宝就会形成对妈妈的不信任感,建立的就是对妈妈的非安全依恋(insecure attchment)。
在这里,妈妈能够提供比较利于儿童发展的、稳定的环境,回应也比较稳定和积极的家庭,孩子一般就可以建立较好的安全感,即“安全依恋”。
2.“安全依恋”的秘密
在心理学家哈洛(Harlow)用幼猴做的一系列实验中,幼猴出生后不久就与母猴分离,被关在单独的笼子里。笼子里有两个玩具母猴,一个是铁丝妈妈,一个是绒布妈妈。铁丝妈妈提供乳汁,绒布妈妈没有乳汁。结果发现,幼猴除了饿了会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多数时间都和绒布妈妈在一起。据此,哈洛指出,母亲给予的身体接触和舒适感很可能对婴儿形成对母亲的依恋至关重要。
实验中,幼猴还会将绒布妈妈作为它的安全港湾,在那里获得尽情探索世界的勇气。根据这一点,心理学家认为,拥抱和拥抱带来的舒适感、情感上的支持,是宝宝和妈妈建立依恋的基础。
当然,这里的妈妈,由于各种现实情况,还可以是爸爸、祖父母等。只要为孩子提供稳定规律的生活,对他们的照顾也稳定有规律,这些孩子都可以和爸爸或祖父母建立安全依恋,不会缺乏安全感。
3.不同成长阶段,如何培养“安全依恋”
心理学家鲍比(Bowlby)指出,在婴幼儿期间,依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比较宽泛的阶段:0-6个星期的前依恋阶段、6个星期到6-8个月的依恋形成期、6-8个月到18-24个月的依恋明确期和18-24个月及之后几年的互惠的关系期。
安全感并不会因为一次分离就缺失,也不会因为某一段时间的相处就必定稳固不变,它是在宝宝从小和父母互动的点滴中形成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状态和规律。
4.用理解而非说教让宝宝逐步建立安全感
了解了安全依恋形成的原因和各阶段特点后,父母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形成对自己的安全依恋,快乐健康地成长呢?
0-6个月,父母对宝宝哭声反应及时,能揣摩出他们需要什么并给予比较恰当的满足,就能帮助孩子逐步建立对外部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6-24个月,是大部分宝宝体验分离焦虑的高峰期。面对黏人宝宝,父母需要理解他们,尽量有耐心,在孩子用哭声召唤之前,就主动和他一起玩,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逐步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
6个月之后,宝宝的情绪发展很快,应多表达积极的情绪、支持和爱,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孩子尽情探索。
幼儿园适应期,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尽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未知事物都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帮助孩子度过分离焦虑。
安全感的建立和亲子互动模式息息相关,只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关心和尊重他们的感受,及时恰当地回应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对来说稳定、良好的环境,就不需要时刻担心孩子缺乏安全感。
【第二章主题】
关于早教
今日导言
早教既不应该局限于早教机构,也不应毫不作为,完全放手不管,更不等于“早点教”。父母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早教,为什么要进行早教,早教应遵循的儿童成长规律是什么,再来解决什么早教算好早教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从敏感期说起,谈谈有关早教的问题。
【第二章内容】
1.大脑发育既有敏感期也有可塑性
《捕捉儿童敏感期》(孙瑞雪)这本书曾经影响了很多初为父母的人,敏感期的概念也逐渐进入父母们的视野。一直到今天,敏感期的概念已经被无限放大了。
敏感期,其实来自关键期的概念。
在动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时间段内,他们已经在生理上具备条件,用来在某一方面发育或者发展;而且,此时这个个体对来自环境的刺激也最敏感。如果得到了相应的刺激,就会正常发育或者发展;如果错过了就很难弥补。这段时期就是关键期。
而敏感期,则是发展心理学提出的更为灵活的概念。它和关键期不同的是,它没有严格的边界定义。如果在敏感期环境没有给予恰当的影响,发育和发展仍然有可能发生,只不过,可能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一方面,孩子的学习窗口从来不会关闭,父母们没有必要对“敏感期”草木皆兵;另一方面,儿童的发展既有共性,也有个体差异性。个人兴趣千差万别,爱画画不等于进入画画敏感期。父母们要警惕拿“敏感期”作为尺子去衡量孩子的一切行为,这样很容易掉进“敏感期”的陷阱:要么为某些所谓的敏感期焦虑,强迫孩子去做;要么机械地消极等待某个敏感期的到来,完全不作为。
早期大脑的发育,既有一定的敏感期,也有可塑性。比如有的孩子一出生双眼就有白内障,如果4-6个月内做手术,视力会恢复得很快;如果到成人才做手术,视觉损伤就会非常严重,并且是永久的。
在不焦虑的同时,早期的信息输入必须适度,信息输入过多、过少或者不平衡都极有可能会阻碍儿童的发展。了解儿童发展的共性和差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2.怎样早教?谁来早教?
大脑的可塑性决定了早教的必要性。早教,就是提供各种条件,帮助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知觉等各种感觉上得到均衡发展,这是早教的重要目标。那么,早教到底应该怎样进行、由谁来进行?
书中给出了这样几条建议:
首先,充满爱的照料是宝宝良好发展的基础;其次,鼓励孩子通过感知和运动探索世界;再次,玩具不是越贵越好,泥土花草都是宝宝最好的玩具。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
3.过多过早看电视易引起注意力障碍
婴幼儿的行为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并不能理解电视节目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当孩子对一个事物失去兴趣时,只有新鲜的信息才会重新唤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过多、过早看电视,易产生注意力障碍。
另外,孩子有时候需要学会独处、观察、自我娱乐、运用想象力、解决问题等这些很重要的能力,把电视作为背景会干扰损害他们锻炼这些能力。
4.真人互动对孩子更有益
而与真人的对话、游戏,能够帮助婴幼儿更有效地建立神经细胞的连接。
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电子游戏就像其他让人上瘾的东西一样,会让人脑释放多巴胺(dopamine)。这种物质使人快乐,从而让人不知不觉地沉溺其中。如果在幼年时期经常被电子游戏刺激而释放多巴胺,大脑就会形成这样的奖励机制,这在以后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损害儿童做事的内在动机、让他们难以在相对平淡的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等。
因此,这就需要谨慎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特点,适当选择,适度使用,让孩子从多样化的渠道学习,平衡发展。
5.谨慎有效地利用多媒体
当今社会,不接触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必须保证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还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相应控制看电视时间、选择合适的节目,和孩子一起看,改变孩子一个人看节目的消极性,采用一些办法,促使孩子积极思考;
第二,把节目和阅读、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印象和理解;
第三,多提供屏幕以外的活动机会,避免因为和同龄人交往时间减少,而导致与人交往和情绪控制等能力得不到最佳发展。
【第三章主题】
遵守规则与延迟满足
今日导言
在制定和执行规则时,父母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就不会压抑孩子的天性。只有符合儿童天性的规则养成,才能让孩子懂得自由的边界。
【第三章内容】
1.规则不是“禁止”,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规则不会压抑天性
制定规则并不是为了限制孩子,也不是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管理孩子,相反,制定必要的规则,是为了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学习人际互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按照年龄阶段,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说,规则能让孩子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和习惯,懂得安全的边界。
为孩子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程序,让他们对生活的“规定动作”有所预见和期待,行为习惯形成了,孩子就不会觉得规则是一种禁止。比如从小坐餐椅吃饭,从小建立睡前程序等等。
又如在停车场,要让宝宝遵守一定的规则,以保护自身安全;在游乐场,告诉宝宝玩秋千的规则,以避免危险,更好地和别人共同玩耍。这和“为了成人的方便而设立规则去限制孩子”一定要区别开来。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规则让孩子学习社会规则,建立学习习惯。
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要学习一定的社会规则。如果孩子进入小学阶段还丝毫没有规则意识,可能会有自控力格外差、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和影响他人等问题。学龄儿童不仅需要学习群体规则、人际规则,还需要养成学习习惯。这样才有可能在高年级自己管理时间和有效学习。这一阶段学习习惯建立不好,中学甚至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都可能受到困扰。
因此,规则不是禁止,更不是对孩子自由天性的压抑和抹杀。
破除规则与自由个性的对立关系,需要认清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我们建立的规则是否遵循了孩子发展的规律;
第二,我们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身心特点。
做到这两点,规则就不会压制孩子的天性,父母也不必为此感到内疚。
在实践中操作以上两点,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鼓励孩子思想自由。尊重孩子是独特的个体,让孩子可以自己思考,自由表达想法。
第二,不制定做不到的规则。如果按照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这个年龄的孩子并不能达到规则的要求,那这个规则就没有必要制定。
第三,规则越具体越好。大而空的比如“要有礼貌”这样的规则,就是无效规则,“触摸别人要轻柔,不能退人打人”,是更为具体的规则。制定规则后,还要耐心解释和示范。
第四,用孩子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温柔而坚持”如果只限于表面的理解,很可能会演变成软暴力。温柔,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和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坚持,不是寸土不让,而是守住底线,不能越界,底线之内可以灵活。
2.执行规则,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意味着尊重孩子,一同理心去理解孩子,并不是对孩子百依百顺,那不是尊重,而是溺爱和放纵。更不能从成人的角度,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纠正他们。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首先,理解孩子,避免火药味。执行规则的过程,应该贯穿着爱和理解,贯穿着对孩子的适当满足和引导。比如用游戏的方式,以孩子能够接受的形式引导他执行规则。
其次,坚持底线,方式灵活。比如睡前刷牙是底线,在哪里刷可以选择。
再次,启发孩子思考,从内心认同规则。启发孩子换位思考,或者用具体可见的图片让孩子产生最直观的感受,传递我们想要孩子认同的观念。
第四,偶尔让步,让孩子感受爱与界限。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他的感受,偶尔满足他的一些小要求,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爱和界限。他的一些要求不被满足时,也能通情达理。
最后,避免不规律的生活和规则的随意性。规律的生活能给孩子以安全感。规则不能有随意性。不能随着父母心情的变化而改变。否则,孩子会无法理解自己行为的界限。
规则,是引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和生活负责。只有这样,规则才有意义。
3.解决问题要先解决情绪,情绪引导需要灵活运用方法
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存在认识误区:
误区一: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就是坏性格
误区二: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是做父母的失败
误区三: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是对自己的挑战
误区四:希望我的孩子时时刻刻都快乐
误区五:父母过度保护孩子,千方百计取悦孩子
情绪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你不喜欢它就消失了;情绪还是一种主观体验,我们只能体验、疏导它,不能压制它。
在应对孩子负面情绪的时候,如果只看到行为,没有看到行为背后的情绪,而一味去纠正,效果往往不好。因此,解决问题要先解决情绪。
情绪引导大致需要四步:
第一步:帮孩子认识情绪
在生活中,经常帮孩子定义情绪,给情绪贴标签,看一些介绍情绪的绘本,帮孩子学习用语言或合适的行为表达情绪,都是可行的办法。
第二步:认同孩子的情绪
认同不仅仅是接纳,还让孩子感觉到情绪有合理性。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认同孩子的情绪?
因为如果你不认同他的情绪,对在幼儿园因为想妈妈哭了的孩子说,不要想妈妈了,妈妈下班就会来接你。孩子可能觉得他不应该想妈妈,由此产生内疚感和羞愧感。这种情绪和没有得到疏解的想妈妈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会给他带来情绪上更大的困扰,我们也更难安慰。相反,如果他听到老师认同他,并且说老师一个人想爸爸也会哭,很正常,就接受了自己的情绪,没有羞愧感,很快就能平静下来了。
第三步:让孩子学习恰当地表达情绪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表达情绪的行为却有好坏之分。研究认为,情绪表达是后天学到的,学习适当地调节和疏导情绪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认同孩子的情绪之后,要让孩子学习恰当地表达情绪。小朋友往往在生气或者遭受挫折的时候发脾气,推别的小朋友,扔玩具等等。如果理解这些情绪的同时容忍这些行为,孩子会认为这样宣泄情绪是对的,在类似的情况下就可能会继续使用这些不恰当的方式。所以,可以让孩子想一想,什么样的发泄方式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也不破坏东西。
第四步:启发思考,通过解决问题来疏导孩子的情绪
有时候,仅仅认同情绪还不够,我们需要启发孩子思考,解决问题。一旦开始思考,他的情绪就已经得到疏解了。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情绪引导是个系统工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所以想进行情绪引导的时候,不要拘泥于教科书,切忌盲目和简单粗暴,不要以大人的方式去替孩子归因,而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个性、喜好、兴趣等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技巧。
最重要的是,常常和孩子建立情感上的连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4.跳出“延迟满足”的纠结,全面发展孩子的自控力
实际上,延迟满足并不仅仅是“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发展心理学里,它指的是人能够等到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再做想做的事。“推迟的满足感”在一些特定的情景里能反映出儿童的自控力,而自控力是比“推迟的满足感”更广的概念。
在著名棉花糖实验及相关研究中发现,在4岁时就能为两块糖等待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较高的效率和较强的自信心,能够更好地应付挫折和压力。
所以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孩子能够等到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这是“推迟的满足感”原本的含义。既然如此,那就没有必要事事推迟,也没必要总是故意不满足孩子的要求,总是让他等待。尤其是,如果对孩子的情感不做及时和适当的回应,反而会伤害亲子关系,而不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5.如何培养自控力
首先,必须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考虑孩子的发育现状,不能拿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其次,可以在社交和游戏等生活细节中学习自我控制,像“请你跟我这样做”和“我是一个木头人”这样的游戏,就能够让孩子专注、思考、排除干扰,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动作。
还可以提供一些脚手架式的帮助,让儿童能够自己实现目标。
最后,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是培养自控力的根本。无论是合适的情景中,让孩子等一等,还是合情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形成良性循环,都是以这个根本为原则的。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如果父母能从全局出发去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就会促成一系列的良性循环。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控力,要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就不再是问题了。
【第四章主题】
赏识教育、挫折教育、快乐教育与竞争意识
【第四章内容】
今日导言
赏识教育、挫折教育、快乐教育都曾经风靡一时,竞争意识更是被很多父母们反复强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一下被很多人误读过的这几种观念和意识。
1.赏识教育对孩子未来的自我评价意义重大
首先来说赏识教育。
孩子需要赞扬,这一点毋庸置疑。很多人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无条件地夸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夸:“你真棒!”但慢慢地父母发现,这样称赞孩子,孩子不是变得有错说不得,就是变得更胆怯,不敢接受挑战。这使得很多人对赏识教育产生了疑问:是不是不应该实行赏识教育?
还有一些父母担心,称赞孩子,会不会破坏他们的内在动机,导致孩子为了讨好父母或者迎合别人的期望去做事呢?
实际上,我们称赞孩子的目的恰恰应该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逐步认清自己的能力,恰当地进行自我评价。而且,我们对孩子评价的方式往往影响着孩子将来对自己的评价。
作为父母,需要长期地、习惯性地引导孩子去关注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事情的结果。“你为了准备比赛花了很多时间、查了很多资料。”这样的评价,能够让孩子关注能力的发展和实现目标的过程。即便目标没实现,他们也可以查找原因,下次改进。这才是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
2.称赞是一项“技术活”
如何称赞孩子,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呢?
首先,真正的赏识教育需要具体、客观地评价孩子,体现父母对孩子真诚的赏识。具体,是指父母用赞赏的语气来描述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任何称赞也都应该是诚恳的,需要父母仔细观察,找到孩子的闪光点。
无条件地称赞孩子,用“你真棒”的方式去称赞,既不具体,又不能体现诚恳。这样空泛的夸奖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反倒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敷衍,他也更无从得知父母是从哪些方面评价他的,因而也无法学习怎么评价自己。
父母还应该重视运用何种称赞模式的问题。
把好的结果归因为自己的努力、仔细等可控因素,这种评价方式,心理学家称之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相反,把好的结果归因为天分、运气等无法控制的因素,这种评价方式被称为“固定型思维模式”。
心理学家的一系列实验发现,经常被固定型思维模式称赞的孩子更注重事情的结果,不愿意挑战自己;而经常被成长性思维模式称赞的孩子更注重事情的过程,愿意接受挑战,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所以称赞孩子,方式很重要。
孩子的自信来自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和实践。自信心能促使孩子在幼儿期敢于尝试新事物。父母在孩子尝试一些挑战时给予一定的称赞,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自信心的建立必须是全面的、整体的,不能过于偏颇。
有着全面信心的孩子,如果一个方面没有达到理想,也没有关系。因为他的自信可以迁移到其他方面,所以这对他整体自信的打击就没那么大。
如果一味强调孩子的某个长项,他的自信可能只来源于这一项,这样的信心在遭受挫折时就容易被动摇。也不能迁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帮助孩子挖掘更多的自我认同感,建立全面的自信心。
此外,还需要注意,有些父母可能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尽管孩子确实聪明,也觉得一定要夸孩子努力,绝对不能夸孩子聪明。甚至帅、漂亮,这些都是遗传的,不是孩子的功劳,所以一律不能夸。其实,这样的担心没有必要。关键不在于是否称赞孩子聪明,而在于是否帮助孩子建立了“成长型思维模式”。
真正的赏识教育,一定是建立在父母和孩子都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的。
3.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制造挫折,而是父母与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接着来说挫折教育。
从我们的教育目标出发,挫折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韧性、百折不挠的品格。
对小朋友来说,父母眼里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是挫折。孩子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这种机会,根本不用煞费苦心地创造所谓挫折教育的机会。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我们给孩子制造挫折,而是陪伴孩子面对挫折,最终陪着孩子走出挫折。
挫折教育的核心,是父母的全面支持。
面对挫折,孩子为什么需要父母的全方位支持?
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的大脑发育水平决定了孩子不具备独立面对挫折的能力,他们的认识和情绪发展规律决定了一个事实:父母的支持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是必不可少,且极为重要的。缺乏父母支持的所谓挫折教育,是在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面对挫折,父母应该怎样支持孩子?
首先,当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须在情感上给予支持。认同、疏导孩子情绪,在情感上理解孩子,不能一味指责或者完全消极。这里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孩子失败时指责孩子。这只能让孩子在负面情绪里越陷越深,对自己丧失信心。
误区二:故意对结果轻描淡写。这并不能疏导孩子的情绪,也无法帮助他们学会面对自己真实的情绪。
误区三: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不由自主有很多表达爱的行为;一旦孩子表现不太好,就和孩子一起生气、伤心。这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不自信,害怕失败。
误区四:在孩子失望时千方百计取悦孩子。这样虽然转移了孩子的情绪,却也剥夺了孩子在遭遇挫折时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处理自己感受的机会。
除了情感上,父母还需要在认知上给予孩子支持,让孩子认识到,失败和错误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失望和伤心也是我们经常经历的情感,关键是怎么去对待。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养成“我需要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要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父母必须提供全方面的支持——情感支持、认知支持、思维方式的支持,在实际生活中,更需要整合起来运用。
父母的爱是孩子坚强意志的后盾,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渗透“犯错很正常,能改就好”的观念,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认同孩子的情绪,给孩子适当的建议和鼓励。这样,孩子才能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面对挫折,顺利渡过难关。
4.欢笑和泪水对孩子的成长同样重要
再来说说现在很流行的“快乐教育”。成长意味着变化,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适应变化的过程,既然如此,成长中就不可避免要面对挫折、伤心、害怕等种种情绪。那么,这些负面情绪一定会伤害孩子吗?
实际上,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应该体验各种情感。只体验“快乐”一种情感才是不正常的。
孩子的成长伴随着不同的情绪变化,情绪的发展又是渐进的,即使是负面的情绪,对孩子的发展也很重要。比如,当孩子做错了事,适度的内疚感会让他们想办法弥补过错。所以,适度的内疚感实际上能帮助幼儿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技能。
很难想象一个四五岁的幼儿从来没有体验过内疚或者羞愧。这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发展和道德发展毫无益处。相反,不快乐的时刻反而是珍贵的教育契机。泪水和快乐对一个人的成长同样重要,父母恰恰可以抓住这些“不快乐”的时刻让孩子学习行为规则,学习思考,学习解决问题,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快乐成长,应该着眼于未来,尊重儿童普遍的发展规律,观察和满足儿童自身的个性特点。
父母切忌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本身是快乐的,并伴随着成就感。具备与人交往的能力,能理解他人的情感,能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知道行为边界,这样的孩子往往更快乐。相反,没有边界的孩子经常会不快乐。在家父母百依百顺,出门就会出处遭遇冲突甚至挫折。给孩子一些机会理解父母的感受,让孩子保有最初的赤子之心、感恩之心,也能让孩子更容易获得快乐。
因此,快乐教育,更确切地说应该称为“获得快乐的教育”,它更重在让孩子学会如何获得快乐。
5.以成长型思维正视竞争: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最后来说说竞争意识。
时下很流行培养孩子竞争力的说法。毋庸置疑,将来的社会是全球竞争的社会。甚至人工智能都要成为未来很多人的竞争对手。那么,怎么让孩子做好准备呢?
首先,父母要做到淡化不必要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进一步探讨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原则一:人生不是比赛,无需时刻比较
人生不是比赛,不需要时时刻刻把孩子放在跑道上和别人比。我们也应该让孩子明白,吃饭是为了自身成长,整理东西是为了房间整洁。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注重事情本身,注重过程,而不是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要保持住自己的长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短处,激发内在动力,持续主动进步。
原则二:正确评价的力量:对事不对人
如果孩子经常被父母和老师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他们今后就会以别人为评价自己的标准。这并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还是更应关注做事的本来目的和过程,让孩子关注自己可进步的空间。
原则三:正视不可避免的竞争: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对于“不得不”的竞争,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和激励。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和老师是怎样看待输赢的,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态度。从孩子未来发展看,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其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6.着眼未来:从竞争中学习合作
一个社会,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小项目,要顺利地运转下去,需要团队合作。因此,从小独占鳌头,以后不一定有竞争力;在竞争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充满竞争本来就是这个社会的真实情况,无需屏蔽。
在竞争中,让孩子学会用成长型思维模式面对失败,激励自己进步,才是更好的做法。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在遇到困难时专注于想办法解决问题,而非抱怨。
竞争不可避免,从幼儿到青少年,我们应该面对孩子的成长,有足够的耐心。
【第五章主题】
独立性、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五章内容】
今日导言
以前,父母都觉得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后来,一些年轻的父母觉得要求孩子听话,就是抹杀孩子的个性。他们认为孩子不听话、不守规则就是孩子个性的体现,要保护孩子这样的“天性”。那么,“听话”到底好不好?要求孩子“听话”会抹杀孩子的独立性吗?今天的内容,就来重新界定“听话”的含义,理清和“听话”相关的概念和关系。
1. “倾听”和“独立性”并不对立
我们这里的“听话”定义为倾听。
以前的要求孩子无条件顺从的“听话”,是我们完全反对的。但它的对立面不是“不听话”,而是独立思考。
我们不希望儿童无条件顺从,但是我们必须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倾听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既和学习有关,又和人际交往有关。倾听的含义是,听得到、听得懂别人的讲话。
在婴儿期,听觉帮助孩子获得信息,发展语言能力。
倾听能力还和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倾听能力需要练习。从小没有得到练习的孩子,上学时没有意识去听别人讲话,听不到或听不懂,不能很好地在工作记忆里加工听觉信息,这让他们丧失了很重要的学习途径。
倾听还有助于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倾听和了解他人意图很重要;在一些社会情境下,了解别人的意图也很重要,对不同的话和意图,孩子也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去沟通。这些都是在逐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要明确:倾听是孩子必须发展的能力,它和盲目顺从决不等同,更和独立思考完全不冲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呢?
首先,懂得倾听孩子。父母一定要对儿童的行为和感受非常敏感,言传身教和对孩子的尊重使他们反过来也会尊重父母,愿意倾听。
其次,用简单明了、有趣的指令培养倾听能力。可以在生活中自然而然提出一些要求,
再次,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帮助。比如幼儿园老师会用一些有规律的拍手声之类的小技巧来帮助孩子。
倾听和独立思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相结合。听从指挥不等同于盲目顺从,和自己思考做判断并不矛盾。理想的状况是,鼓励孩子将两者相结合,这能促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社会规范的独立个体。
2.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首先,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石。我们要支持孩子们和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逐步独立思考、有主见,最后成为独立的人。
其次,培养孩子“独立性”需要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当父母让孩子独自做事的时候,必须事先评估一下孩子的判断力、成熟度、处理意外的能力,不能追求表面的独立。
3.认知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
很多父母认为,学习知识一定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很多人以为想象力无拘无束,稀奇古怪,但其实,它不是空中楼阁,它和知识不可分割。认识并体验、学习世界的规律,是和想象力、创造力共同发展的,而不是对立和互相伤害的。孩子对世界的持续学习和理解、好奇心和兴趣是源源不断输送给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养料。
4.用“合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学习和体验的信息不符合儿童发展水平时,如让学龄前儿童背乘法表,当学习的过程不容许儿童试错和探索时,比如孩子专注游戏时,父母去纠正孩子的做法,当追求标准答案,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表达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受到伤害。
而输入的信息并不会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是信息输入的内容和方式必须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和自由表达,比如用游戏的方式。从各种活动和孩子接触各种人来看,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各种因素一起作用的“合力”结果,并不是通过一种活动,短时期内可以培养出来的。
因此,提供符合孩子水平的各种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开放轻松的氛围,这些因素都会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一种作用力。
综合以上五个部分的内容,我们再简单总结一下本书的主要观点:
1.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在稳定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对妈妈形成的基本信任感,妈妈能够提供比较利于儿童发展的、稳定的环境,回应比较稳定和积极的家庭,孩子一般就可以建立较好的安全感,即“安全依恋”。
2. 早教,就是提供各种条件,帮助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知觉等各种感觉上得到均衡发展,充满爱的照料是宝宝良好发展的基础,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
3.过多过早看电视易引起注意力障碍,应多和孩子进行真人互动,谨慎有效地利用多媒体。
4.规则不是“禁止”,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规则不会压抑天性
5.执行规则,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6.解决问题要先解决情绪,情绪引导需要灵活运用方法
7. 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是培养自控力的根本。
8. 真正的赏识教育,一定是建立在父母和孩子都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的。
9. 挫折教育的核心是父母的全面支持。
10. 快乐教育,更确切地说应该称为“获得快乐的教育”,它更重在让孩子学会如何获得快乐。
11.应以成长型思维正视竞争: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应着眼未来:从竞争中学习合作。
12. 倾听和独立思考并不矛盾,将两者相结合,能促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社会规范的独立个体。
13. 认知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应用“合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本书主要是站在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儿童教育,启发大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成长,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尊重儿童个性特点,把育儿这件事看成一个整体,有全局和长远的眼光,不再纠结于一招一式。
本书的拆解到此告一段落。
EN��T��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