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计划人人都会,可是做一个好的计划就不是那么容易。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SMART原则。
Paste_Image.pngSpecific
目标要具体。“做一个勤奋学习的人”,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学习更多管理知识”更具体一些,但是还是不够具体。“学习更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又更具体了一些,但是还不够具体。怎样才具体,要加上第二点。
Measurable
目标要可衡量。而要可衡量,往往需要有数字,把目标定量化。“读三本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著作”就更具体了,因为它有数字,可衡量。
Attainable
目标要化为行动。“做一个勤奋学习的人”不是行动,“读三本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著作”是行动。但是,实际上“读”还只能算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行动。怎样才算读?读了10页算不算读?匆匆翻了一遍算不算读?所以,还可以继续细,化为更具体、更可衡量的行动,“读三本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著作,并就收获和体会写出三篇读书笔记”。
Relevant
目标要现实。如果你从来没有读过任何一本管理著作,或者从来没有写过任何一篇读书笔记,那么上面的目标对你不现实。如果你是个IT经理,对人力资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上面的目标对你可能也不现实。也许对你来说,现实的目标应该是先读三篇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章。
Time-based
目标要有时间限制。多长时间内读完三本书?对我来说,一般是三天,最多不超过三个星期。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可以是三个月,可以是六个月。因此,加上时间限制后,这个目标最后可能变成:“在未来三个月内,读三本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著作(每月一本),并就收获和体会写出三篇读书笔记(每月一篇)”。
可以对照着自己的计划看一看,是不是符合上述五个原则。
接下来着重谈谈为什么要设立时间表。
进度条的设计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同样的耗时,如果不给任何进度提示,只是在完成之后才弹出 一个完成消息,中间没有任何动态变化,那么整个过程就会让人等得非常焦急,导致一些人干脆把程序关了了事。
我们也要给计划设置进度条,这样知道我们进行到哪一步了。
如果你对整个目标的几个重大步骤有清晰的界定, 能够对每个步骤的耗时作出靠谱的上界估计,你就不会被不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时间投入感到恐惧,就不会 被这种不确定感压迫到过早退出。
有很多在迷茫期的同学,迷茫都是相似的:面前有两条路,到底选哪一条?“转行还是不转行?”“学 C++还是学 Java。?“做管理还是做程序员?”有些问题 其实不是问题:比如“学 C++还是学 Java。”答案是都学而且还不仅学两个。有些问题不是一个泛泛的答案能够适合的,比如转行还是不转行,需要考虑很多自身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有人会因为无法作出决定就推迟决定,然而实际上推迟决定是最差的决定,在推迟决定期间,时间悄悄流逝,你却没有任何一条路上的积累,白白浪费了时间。
这个的启示在于再纠结也要做出选择,而不是踟蹰不前。
列计划时候不要期望过高,每个人都非常容易过高估计 “明天的自己”,而把现在的自己没抓紧——很多事情就都推到了明天或者下一秒,于是拖延症开始了。因为未来对年轻的自己看起来似乎无限长,可等你到60岁时候猛然发现,一事无成
目标提醒。 目标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实际上作用太大了。学习一些目标管理的方法很有用。举一个目标管理的方法,把自己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写下来,然后贴在显眼的地方,比如墙上,或者作为电脑桌面,或者是屏保等等,反正目标提醒一定要显眼,这样可以保持自己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事情。
参考
Smart法则_百度百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