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鲁:汪容甫之“穷”与“富”

周鲁:汪容甫之“穷”与“富”

作者: 周鲁 | 来源:发表于2017-08-08 12:23 被阅读0次
汪中《述学》

汪容甫之“穷”与“富”

周鲁

早岁贫寒,后致身通显,此在清儒之中,绝不鲜见。汪容甫恃才傲物、不重科名,故无缘享朝堂之富贵,然若谓其终身穷困难支、冻饿交困,则未为知言矣。

侯外庐先生尝以容甫之穷,而论其所谓“市民阶级的意识”,其《中国思想通史》之第五卷第十二章第二节云:

“汪中没有写成这部大著作,原因是贫困把一个天才残害了。……他在幼小的时候早因饥饿把他的身体磨折到贫血的程度,以至患了沉重的心脏病。江藩说他‘以劳心故,病怔忡,闻更鼓鸡犬声,心怦怦动,夜不成寐’。又记他的话说:‘近日患怔忡,一构思则君火动而头目晕眩矣。’(‘汉学师承记’卷七‘汪中传’)再由汪中自己所记述的他的身世看来,他的思想是和他的阶级出身有相应关系的。……他在中年时代治学,不是如一般富贵公子,安居乐业,而是如他说‘牵于人事,且作且止’,他研究学问,大都在饥饿中执笔。……

冻饿的汪中,由书佣成名家,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卓然不移的人物。他的思想和地主阶级的士大夫们的思想之所以不同,原因是他代表了市民阶级。因而他在当时怀抱着‘独学之忧’的心情,时人也以‘变雅’悲剧学者来称呼他。他的历史悲剧,是反映了清代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的悲剧,他的思想已经包含着新时代的意识的觉醒了。”

又云:

“书佣出身的汪中,要比商贩出身的戴震更富于市民阶级的意识。”

外庐先生论汪中之穷,又引其诗以证之,如“当年负米最伤贫。”又如“最是梦回呼不应,昏镫落月共凄神。”又如“细雨春镫夜欲分,白头闲坐话艰辛,出门便是天涯别,明月思亲梦里人。”又如“白头空有子,终岁走风尘。”又引其文以证之,如《述学•补遗》之《先母邹孺入灵表》云:

“直岁大饥,乃荡然无所托命矣。再徙北城,所居止三席地,其左无壁,复之以苫。日常使姊守舍,携中及妹傫然匄于亲故,率日不得一食,归则藉藁于地。每冬夜号寒,母子相拥,不自意全济,比见晨光,则欣然有生望焉。”

又如《述学•别录》之《上竹君先生书》云:

“光伯叩城,竟以冻死,楚望谈经,终日未饭,恐其续,奈何!”

按:近世之极“左”翼学者,以阶级分析之方法论吾国历史之人物,多流于武断,外庐先生言容甫先生之穷,即为极明显之一例也。

侯外庐先生像

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引汪中《上谢侍郎书》云:

“某壮岁以前,饥寒劳苦,夫子所具知。今荷嘘植成全,甫得饱食著书,以没余齿。”

又引汪中《与巡抚毕侍郎书》云:

“窃以为阁下之德量,古人未之有也。何者?古之人虽好士,必见其人而后好之,而阁下乃施之于其所不相识之人。”

按:谢墉、毕沅二先生,皆以饱学之师儒,而任朝廷之大吏,其提携容甫,兼及于生计,此不仅为士林之美谈,亦官场之佳话矣。

方濬师《蕉轩随录》卷一之“容甫书函”条云:

“汪容甫先生(中)乾隆丁酉科拔贡,湛深经学,以科名为不足重,遂不求进取。稚存太史诗中所谓‘不敢随车试大廷,头衔应许号明经’是也。先生恃才傲物,多所白眼。毕秋帆宫保抚陕西时,知先生名而未之见也。一日,先生忽以尺书报之。宫保拆视,乃笺纸一幅,上仅书四句云:‘天下有中,公无不知之理。天下有公,中无穷乏之理。’毕公阅竟大笑,即以五百金驰送其家。先生之旷达,宫保之礼贤,时两称之。先生子孟慈太守(喜孙)为先世父丁卯同年,余侍先世父时尝闻斯语云。”

瞿宣颖《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之“汪容甫之生计”条云:

“汪容甫自叙颇道贫薄,而孙渊如撰传称其能鉴别彝器书画,得之授数十百倍,家渐富裕。虽负狂名,而渊如称其深自敛抑,为诗曰:‘佯狂骂坐自平日,焉知生命如鸿毛。'又寓书规之曰:‘学问观其会通,性行归于平实。’刘台拱亦云:‘君藏书多善本,朱墨灿然,横列座右,杂以金石彝器之属,凡数十年,未尝去手。’江藩《汉学师承记》亦云:‘晚年有盐使耳其名,延君鉴别书画,为君谋生计,藉此稍能自给。’容甫盖不患贫,亦非甚狂也。”

按:子严先生为咸丰乙卯举人,其伯父与容甫先生之子孟慈,同为嘉庆丁卯举人,毕秋帆赠金汪容甫之事,即闻自其伯父。兑之先生为清季军机大臣瞿鸿禨之子,熟知前清之掌故,其论汪容甫之生计,引孙星衍、刘台拱、江藩诸名家之说,以证其“不患贫,亦非甚狂”,且“家渐富裕”。

郭绍虞《照隅室杂著》载《〈黄仲则研究资料〉序》一文云:

“黄仲则是清代的杰出诗人。其《都门秋思》云:‘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好似穷苦不堪得很可怜。于是有人遂以诗能穷人或诗人多穷为言。实则穷有二重意义:一是穷富之穷,一是穷达之穷。由以前的知识分子言,不达便不会富,所以诗人之穷好似理所当然。于是穷困、穷苦、穷窶、穷乏种种语词都与诗人生活连缀起来,好似诗人生活变得不堪设想,连到衣食都发生问题了。其实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哪能没有游资;诗人交游很广,未必全无资助。总之,在当时所谓文士而言,其所谓穷,只是对达而言,啼饥号寒,不过一时现象,毕竟还与一般寒士有别。”

王力《龙虫并雕斋琐语》第十六之附录云:

“中国古代的文人喜欢装穷装病,我也染上了这种习气。”

按:绍虞先生之议论,最为持平。了一先生之自嘲,非无来由。容甫先生之诗文,与其友人仲则先生之《都门秋思》,亦绝相类,故其穷困,恐非如今人之渲染。外庐先生所谓“市民阶级的意识”云云,更属无根之谈。后之治中国思想之史者,当引以为戒。

西历二〇一五年六月作于南京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相关文章

  • 周鲁:汪容甫之“穷”与“富”

    汪容甫之“穷”与“富” 周鲁 早岁贫寒,后致身通显,此在清儒之中,绝不鲜见。汪容甫恃才傲物、不重科名,故无缘享朝堂...

  •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2

    第21章 孔德之容 第二节 【原文】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①。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①甫:甫与父通,...

  • 中国传统文化——《儒行》

    1)原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

  • 郭奎章 | 小事易成,大事易挫,小事小乐,大事大忧

    幸福的主因是你自己的内心要遵循什么?凡事都有其因果,小富小穷小快乐,大富大穷大烦恼。大富与小富、大穷与小穷、...

  • 你穷吗?

    人生在世,无谓穷与富,穷是怎么样的呢?富又能怎样呢?其实穷与富只是一念之间,无所谓穷富之分,其实每个人都有...

  • 穷与富

    穷与富这个话题非常值得人深思,你是穷还是富?穷在哪里?富在哪里?富的是什么? 精灵家的情况是又穷...

  • 【特优鲁鲁与拉嘉迪玛】

    《一》 简洁方便灵活迅猛 穷能吃苦富能摆阔 飞天入地能屈能伸 自由自在特优鲁鲁 特优鲁鲁…… 是一只强健的雄豹...

  •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文/六尺巷里 民之贫贱者庶之,谓为脱贫。 庶民之穷者富之,谓为致富。 庶民之富者教...

  • 苏轼:立即行动,活在当下

    从前,有一穷一富两个和尚,想去南海朝圣。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和尚问:“子何恃而往?” 穷...

  • 穷养 富养 教养(研修48/90)

    今天看了李老师的书,穷养 富养 教养。 “穷养”和“富养”的本质不是教养之“养”,而是穷和富。 一个心理健康的普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鲁:汪容甫之“穷”与“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dt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