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宣●
教育部下达最新通知,下学期,孩子们的课本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通知内容信息量较大,这里整理出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几条教材改革信息:
Ø 下学期开始,小学1-3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全部使用全国统一的部编版教材。
Ø 初中7-9年级,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全部使用统一的部编版教材。
Ø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具体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带大家来看一下!
语文课本变天:一年级就有《论语》
使用新教材的语文大量增加古诗文,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未来语文的地位急剧上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对于阅读少、不读书、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经不是噩梦而是审判。教改后考察大量语文的超纲内容、考察全科素质成为标配,临时抱佛脚没有指望。
中高考语文未来会难在哪里?
考卷文字的增加
例如“全国卷Ⅱ”的语文考卷,现代文言文篇幅极多,题目或许不多,但是阅读起来很费时间。这样就考验了考生的阅读速度和抓住重点的能力。
范围变得更广,不再局限于课本
对于名著的考核标准已经逐渐提高。例如,相对简单的是这样的题目:
该题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与情节的识记。
而在未来,名著阅读的试题会考到更多的细节,以免学生只是在得过且过地背诵。
或者是对比分析人物,让孩子谈谈对主人翁的个性化感悟;
或是结合给出的具体片段内容,鉴赏评价人物或者作品语言特色;
或者是对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种写作风格等等。
从最开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现在的阅读理解,无一不在提示家长和老师,务必提高对孩子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
不积累古诗文文言文,吃大亏
古诗文在语文试卷里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再加上名著阅读的分数,可以说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占了语文分数的百分之三十。
所以不重视古诗积累、文言文阅读,将失去这几十分。
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
自前两年起中小学都已陆续更换教材,开始使用“部编本”的语文教材。
从今年下半学期开始(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
语文在各学科间的重要程度也已经凸显。
看看高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学科重要程度的变化、还有这几年爆红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语文节目……所有现象都在告诉我们: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以后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确切地说是阅读水平。
语文重要,变化大,该怎么学?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语文、是最难学好的一个科目,是见效最慢的科目,也是对教师功力要求最高的一个科目!
那在最后给大家介绍五个可以帮助你学好语文的小习惯!
勤阅读,读好书,读经典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好课堂上用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读好书、读经典。娱乐化的浅层次阅读是无效的。
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
从小学阶段培养阅读习惯,一旦阅读习惯养成,阅读对孩子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本不用家长督促,他们自动会抓紧一切时间阅读!
勤做阅读笔记
不但要阅读,还要有效阅读。做读书笔记是有效、最容易操作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阅读批注。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
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
a.摘抄、摘录;
b.做卡片;
c.提要钩玄;
d.写读后感。
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
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一定要让孩子大量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都能被体会出来。
背诵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牢记于心。
勤于练笔、写日记
语文考试的大头是写作,也是今后孩子一生必备的生存技能。
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只有勤写!
比如,坚持写日记就是学好语文的最重要的习惯。记录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日记还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写得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但坚持写下去就会逐渐提高。
写作和阅读一样,一旦形成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更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出口。
网友评论